APP下载

聚焦高考评价体系优化政治备考策略

2020-07-14李彤

考试周刊 2020年58期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教学策略

摘 要:为了提升高考复习的效率更加科学、精准的备考,文章在研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就如何优化政治备考策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析。首先,文章阐明了备考理念和策略的重要性,并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高考真题等作为制定备考策略的主要依據。其次,文章从实施《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目的、内容和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作为制定高考备考策略主要依据的原因。再次,通过研究高考真题和对考生的考情分析,总结了近五年《生活与哲学》模块高考全国(Ⅰ、Ⅱ、Ⅲ)卷主观题命题特点和复习的重点内容,并从命题特点中选取其中一点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备考策略提供重要的指引。最后,通过对学生日常答题情况分析总结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再结合高考评分细则获得备考启示用来指导复习备考工作。

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教学策略;高考试题评析

制定备考策略是复习备考的首要环节也是关键环节,它在高考复习备考过程中发挥方向引领作用,直接影响复习备考的效果。如何有的放矢的制定科学备考策略,成为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重点研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考试大纲(2019年版)》、高考真题等高考命题指导性文件和资料,领会高考精神,明确考试的目标和要求,关注考试内容和范围及教材的变化,深挖高考真题对知识、能力、素养的考查深度、广度和方式。另外,结合近几年的考生考情分析作为文章研究高考备考策略的主要依据和载体。

一、 关注顶层 悟育之道

为了高考改革更符合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使改革的理论成果更加科学系统,实践指导作用更为持久长效,2019年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图1)。“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完整系统地回答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为未来新高考改革、高考命题和高考实践的重要指南。

二、 剖析真题 寻考之迹

刘芃在《考试文集》中提到“往年的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在高考备考中应始终坚持“以题释考,以考研学”,将研究历年高考真题作为高考复习备考的重要抓手。通过专研高考真题,帮助我们指明备考方向,精准把握备考内容。另外,通过分析近几年的考情发现:在高考政治试卷中主观题失分过多。因此,在复习备考中要重点围绕如何突破主观题,提高政治成绩下功夫。

文章通过研究近五年《生活与哲学》模块高考全国(Ⅰ、Ⅱ、Ⅲ)卷主观题,总结其主观题的命题特点(表2)分析发现设问类型以说明类居多,五年考查频次高达6次之多,这一类题型设问往往以“运用某一具体知识加以说明”作为开始,一般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解题思路来作答,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彰显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接下来我们重点研究说明类题型,以便我们更加深入学习和理解《高考评价体系》。

     【设问】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10分)

运用政治主观题解题三步骤(表4),梳理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40(2)的材料逻辑为:

首先,阐明传统村落的价值;

其次,介绍目前传统村落面临的问题(显性);

最后,提出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的要求。

运用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表3),组织生成答案,通过呈现答案生成的思维过程(表4)可见高考主观题充分体现和渗透了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评价体系指导高考命题,二者相辅相成,在复习备考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 注重细节 炼行之器

通过学生日常答题情况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表5),再结合高考评分细则(表6)获得几点备考启示:第一,重视基础,系统复习,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多角度、多维度整合知识,构建网络体系,强调有意义记忆。第二,突出重点理论、主干知识的背记掌握,突出易错易混点的复习,坚持落实知识清单,扎实落实好重点理论的背记掌握。第三,关注时政热点,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将时政热点的学习贯穿于专题梳理之中,基于热点整合相关知识。让学生认真阅读热点荟萃,掌握时政术语,把握考查角度,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四,精选习题,有效训练,培养能力,把握规律,规范格式,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表7、表8)。

高考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这要求我们从顶层设计的高度,领悟高考精神,把握高考动态,依托高考真题、高考评分细则和考情分析等重要载体,深入了解高考内容和考查方式,再结合学生的学情分析,宏观把握科学统筹,不断优化政治备考策略,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科学的备考策略将会使复习备考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涵.新时代的高考定位与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4-12.

[2]姜钢.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J].教育革新,2016(10):1.

[3]杨月和.一道哲学问答题的文化解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9):75.

[4]陈友芳.考试内容改革背景下思想政治学科素养测评体系构建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8(10):7.

作者简介:

李彤,广东省中山市,中山市桂山中学。

猜你喜欢

高考评价体系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高考物理命题如何体现学科素养的导向作用
以高考评价体系为统领的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的心得
落实评价体系 深化教学改革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