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助力学生课内外同步阅读探究

2020-07-14韩会娟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5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

韩会娟

摘  要:近几年,网络技术高速发展,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平台如雨后春笋班涌现,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可以将丰富的阅读资源应用于阅读教学中,开展专题阅读或整本书阅读。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进行深入的阅读,将课堂上习得的阅读方法灵活运用于课外阅读之中,真正落实阅读的实效性。由于网络资源十分丰富,学生的阅读方式也逐渐趋于多样化,这将有利于延展阅读的深度和广度,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从而提升语文阅读素养。

关键词:同步阅读、信息技术、课内外同步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朱永新教授也曾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其实就是他的阅读史。”如果我们仅仅将学生的阅读局限在课本中,圈定在课堂上,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甚至影响到学生终生的发展。所以,如何有效地将课内外阅读衔接起来,是提高阅读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课题。信息技术的巧妙助力,起到了课内折射课外,课外升华课内的作用,为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课内外同步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古至今,阅读方式始终是一个人们一直探索的问题,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阅读正是一个影响学生行为方式的重要途径。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新课标不断推广,教师在课内外阅读整合方面也进行了很多积极的探索,多文本阅读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阅读教学模式。仅局限于教材的单一的课内阅读指导课,信息量小,内容相对枯燥,专题阅读、对比阅读、阅读速度的训练都无法有效实施,也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必影响到阅读教学效率。所以要做到课内外同步阅读是非常重要的,阅读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家庭熏陶、教师引导、社会氛围缺一不可。当代互联网发展所衍生出的信息技术平台,方便快捷,资源丰富,电子书、有声书为课内外高效阅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信息技术对同步阅读的重要作用

1、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了阅读分享及学习形式

有信息技术网络的存在,学生之间可以通过QQ、微信、电子文档等多种形式进行阅读内容及感想的讨论。信息化教学手段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很多限制,它借助网络技术,可以轻松获取知识点,使得学生们可以即使走出课堂也可以继续学习,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效性。

2、多种途径的课外阅读模式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和思维空间

网络上具有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阅读资源,这些阅读资源的形式也千姿百态,学生可以在网络上,选择自己最容易接受的阅读形式,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比如在学习了《草船借箭》一文后,学生对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越来越浓,这时学生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平台来获取与《三国演义》相关一系列其他形式的内容,丰富的信息资源会很大程度上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提升学生的阅读的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们阅读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互联网资源的不断丰富,使得学生可以更加容易的从互联网中获取自己想要的内容。教师们只需要做好网络信息的筛选和鉴别,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让学生们学会自主探索感兴趣的内容,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

三、信息技术在学生阅读方面的具體应用

1、调动视觉—利用图片、视频导入激趣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阅读从被动变为主动。在学习课文《自相矛盾》时,动画中播放楚国卖矛与盾者哑口无言的尴尬模样,让学生在质疑、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弄清成语故事的来龙去脉,明白“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揭示的深刻含义;根据《西游记》改编的动画、影视作品较多,学生对书中的重要情节很熟悉,组织整本书导读活动时,就可以播放经典片段,如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让学生猜猜是什么情节,再让学生阅读小说原著中对应的内容,在对比阅读中有所获,从而激发起孩子们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2.调动听觉—巧用视听资源,提升朗诵感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改善课堂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效果,化静为动,化难为易,让抽象的概念能够更好的被学生们所理解,同时也将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能够充分吸引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书本中的内容声情并茂的展示出来,让原本单一的课本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例如:在学习《景阳冈》一文时,视频播放武松赤手空拳打猛虎的片段,让学生对武松勇武又机敏的英雄性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孩子们朗读感悟和复述故事都会有很大帮助。随后,结合“资料袋”的学习,孩子们会更有兴趣了解《水浒传》中其他人物的故事,进而更深入的阅读整本《水浒传》。

结束语

在有信息技术助力的课内外阅读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提升知识的广度,还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积累阅读经验,提升阅读兴趣;此外,学生在阅读中还能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极大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育工作者们应该紧追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改变思想,把信息技术引进课堂阅读教学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途径[J].喻天官红.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

[2]  与它同行,一路风情——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J].杨黎白.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9)

[3]  《浅析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杨建明.学周刊. 2019(32)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深度融合初探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素养提升的信息技术与美术欣赏活动的整合运用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