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思想谈青少年体育教育
2020-07-14谭淑珍
谭淑珍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青少年可以说是国家的未来,学校除了要重视文化课程的教学,还要对体育课程教学加以重视,既要保证学生精神的文明,同时还要使学生能够有一个强健体魄,基于这种理念,对青少年体育教育也应该要进一步做出探究,针对于我国当前青少年体质堪忧的发展现状,需要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着力推动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青少年;体育教育
如今我国社会整体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信息化发展程度也相应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革,虽然使得人们生活更加便利,但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问题。很多青少年如今都沉迷电子产品,缺乏体育锻炼,这就直接导致了很多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比较差,并且学习的精力也不足,针对于这种问题,学校也要相应的创新教育方式,在“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教育观念指导下来展开教学,使学生可以在体育锻炼中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1]。
一、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教学现状
(一)仍旧存在“重智育,輕体育”的教学观念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升学和考试成绩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目标,即使当前素质教育的推行越来越深化,但是很多学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仍旧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学生在学校当中难以接受体育锻炼,而过分重视智育教学也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由此便直接导致学生体质下降,进行学习的精力也相应存在不足。
(二)青少年没有树立起终身体育意识
通过体育锻炼,人们的身体素质可以因此而得到提高,因此说体育锻炼本身就是需要终身践行的,但是当前由于学校教育的缺乏,所以很多学生自身并没有树立起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并没有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内化于心,这样一来在进行课堂学习的时候,很多学生也并没有体会到学习所带来的积极作用,难以培养起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体育教学的质量也自然难以得到提高[2]。
二、“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思想下如何进行体育教学
(一)注重对学生健身意识的培养
想要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提升青少年自身的身体素质,那么首先就需要在意识层面进行教学,培养起学生的健身意识。习主席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也是很高的,主席在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小学进行考察的时候,就曾经明确的提出:“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从习总书记的担忧当中,也不难看出当前青少年在体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的发展当中,青少年是未来发展的希望,而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身体素质,是他们未来做一切事情的一个基础,而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时,促进青少年发展健康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习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青少年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3],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成为时代发展所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因此学校要对学生的观念培养加以重视,帮助学生树立起健身的意识,通过广泛宣传进行体育锻炼的意义,来让广大青少年都可以更重视体育课外活动,培养起自己的体育锻炼兴趣,帮助他们培养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注重任务教育理念
当前一些学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时,还需要重视和智育教育之间的结合,既要强健体魄,也要文明精神,针对于各种体育运动的特点,来相应的进行系统性教学,使学生能够对体育运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且对各种体育项目也能够有一个全面了解。通过体育锻炼,学生不仅可以强健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培养起坚强的品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4]。
(三)注重对体育教育的保障
想要切实的实现体育教育加强,着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话,那么也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有机配合,习主席在看望南京青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时候,曾经明确的指出:“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强、青年强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健康、体魄强壮、体育精神。”习主席自身就是全面健身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对于青少年健身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也有很大的重视,积极的鼓励并且支持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5]。在以习主席为代表的党中央支持下,要继续开展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结合发展现状,来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使学校的体育教学可以切实的开展下去,为了更好的配合体育教学的开展,学校还要适当的扩大体育教学场地,在体育教学器材和设施方面也需要适当增加投入,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好的环境。
结语
综上,在当前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学校教育也需要结合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相应做出改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面对当前青少年普遍缺乏体育锻炼,体能下降的发展现状,学校要通过体育教学来促进改变,坚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教育理念,避免出现应试教育下重智育而轻体育的问题,着力促进青少年自身体质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卢文洲,冯云."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思想指导青少年体育教育[J].山东青年,2019,(4):61-62.
[2] 高瑞,常毅臣.《体育之研究》的哲学基础与思想内涵[J].甘肃高师学报,2017,22(11):41-46.
[3] 施燕飞.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体育师友,2014,37(1):43-44.
[4] 郭中友.浅谈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如何改进教学[J].科学导报,2015,(20):293-293.
[5] 周娜.青少年体育教育中体育精神培养的路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24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