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安市公共体育设施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2020-07-14金昌涛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5期
关键词:六安市

摘  要:本文运用调查问卷法、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六安市公共体育设施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具体分析六安市公共体育设施在布局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优化利用体育资源措施,为实现六安市区公共体育设施的科学合理布局提供参考。

关键词:六安市;公共体育设施;优化利用;合理布局

1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公共体育设施的基础建设速度明显提升,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越来越高的需求相比仍显滞后,尤其是在基层的城市社区、小型城镇和农村以及西北部的偏远地区。

近年来,六安市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群众不断增加的精神文明需求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市政府加大了城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使六安市群众体育在资源配置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提高。但六安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分布、数量、种类和维护是否科学、合理,使用率如何,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六安市公共体育设施分布状况调查及分析

只有科学合理的公共设施布局理论才能让最少的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伴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的增加,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城市的公共体育设施规划理论也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发展 [1]。公共体育设施的分布应全面考虑到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效益,尽可能的达到布局科学合理,各种大中小型的公共体育设施拉开层次,按照级別合理分布,不同级别的体育设施中心对应着不同规模的消费人群。为了了解六安市市区的公共体育设施的具体分布状况,作者先后通过信息检索和实地走访调查了解到,六安市市区共有8个街道、一个乡范围、以及相邻的三十铺镇、新安镇、城南镇、徐集镇和城北乡,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约为120平方千米。大部分街道(乡镇)都拥有对居民免费开放的文体活动中心、老年人休闲站点或者青少年活动站,半数以上的社区(村)也拥有免费开放的体育文艺活动站点。其中,金安区由于区域内拥有较多的体育健身场馆和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的高等院校体育场地,从而使金安区的公共体育设施资源要优于裕安区。金安区和裕安区内各街道乡镇之间也存在差异,据调查统计(如表1),三里桥街道、中市街道和东市街道等由于周边存在大量的公园等公共建筑,因此而公共体育设施资源丰富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

三十铺镇、平桥乡和新安镇等由于位置相对偏僻、交通不便等原因导致公共体育设施资源相对匮乏。综上可知,六安市街道社区文体活动中心网络体系已经基本成型,并基本覆盖了六安市主要居民区。但是六安市的公共体育设施具体布局,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居住人口数量的多少和交通便利与否等情况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性。

2.2 六安市公共体育设施数量状况调查与分析

在任意的一个城市里,公共体育设施数量的多少是直接衡量这个城市体育工作开展好坏的重要指标与直接证据。一个城市只有拥有充足的公共体育设施资源,才能让大部分居民运动休闲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如果城市内的公共体育设施的数量匮乏,不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足够的运动健身场所,那么正常体育工作根本无法开展,因此公共体育设施的数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数据。近些年在六安市市政府   的不断努力下,六安市的社区健身路径、健康绿道以及各种体育俱乐部和健身中心等体育设施大量增加。

据统计得知,目前六安市拥有各类体育场地设施2300余处(如表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和其他的体育设施相比,篮球场地占了最大的比例,具体比例为40.52%,乒乓球场馆、全民健身路径和小运动场也分别占有一部分比例。但是由于自身地理位置以及经济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六安市的部分公共体育设施如网球场、游泳场和足球场等数量相对较少。和全省的公共体育设施的数量(见表3)相比则可以看出:在排名靠前的场地中六安市的全民健身路径、篮球场和乒乓球场馆占六安市总场地数量的比值都略大于全省相应的比值,小运动场的比值则相差无几。

综上分析,六安市的基础公共体育设施的数量已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但在大型的体育场馆的数量上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2.3 六安市公共体育设施种类状况调查与分析

城市居民因为受到性别、年龄、性格、收入差距等因素的影响,会选择类型不同的体育设施进行锻炼。因此只有修建不同种类的公共体育设施,才能满足群众多样化的体育健身需求[3]。

通过调查了解六安市的公共体育设施使用情况如下(如表4):篮球场和健身路径占得比例较高,表示该两种项目场地的建设相对充足,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锻炼基础。田径场和乒乓球场馆相对较少,表明这些设施不够充分。选择其他设施的也有相当的一部分,表明有些人会在除以上设施外的活动中心进行锻炼,活动中心一般设有羽毛球场和体操场地等。没有的部分表明六安市有少部分的地区体育设施匮乏。通过在体育馆调查访问了解到:六安市的各大型体育场功能较为单一,只适合进行专业竞赛和观赛,并且开放与维护工作的成本比较高,不足以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运动健身需求。

另经统计,近些年六安市先后举办了六安市龙舟赛、六安市传统武术比赛、安徽省轮滑比赛、六安市职工广场舞大赛、8.8全民健身日纪念活动、六安市迎新春长跑、六安市羽毛球赛、六安市球赛、六安市乒乓球联谊赛、六安市直单位第一届职工运动会、全国体育舞蹈邀请赛暨全市第二届体育舞蹈锦标赛等大型比赛和体育活动。据此可以看出,六安市群众体育开展种类丰富,公共体育设施种类多样。群众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体育锻炼方式,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锻炼需求基本上能够满足,但地区差异较大。

2.4 六安市公共体育设施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

公共体育设施是为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直接工具,是我们应该珍惜受用的珍贵资源。只有合理的管理使用维护公共体育设施,才能让公共体育设施更加长久的为居民服务[4]。《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第二十五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依法配备安全管理设施、人员保证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完好,确保公众安全。公共体育设施内设置的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体育项目[5],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服务技术要求。但是经实地访问和调查问卷(见表5)发现六安市市区的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存在下列问题:一是大型公共体育设施场馆,虽然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但是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体育设施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二是社区街道公共体育设施缺乏专门管理人员维护和管理,以至于部分体育设施毁坏或丢失,空有场地却不能提供体育健身所需要的器材;三是市区部分公共体育设施如健身绿道等,存在被改建、霸占等现象。综上,可以看出六安市公共体育设施在使用上存在安全隐患和使用率不高。

3结论与建议

3.1六安的城市发展,是建立在老城区的改造基础上,很多地方限制了整个城市规划布局,导致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布局上不尽合理。出现人口密度小的地方却有大量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人口密度高的地方无或者很少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等情况。政府要从全局考虑规划设计公共体育设施的布局,提高其利用率。

3.2六安市公缺少大型的公共体育场馆,不能满足城市举办大型公共活动。政府应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权责,确保体育工作能科学有序开展。宽融资渠道,加强与学校、企业和俱乐部之间的合作,调整工作思路,建立能长期有效运行的机制。

3.3六安市公共体育设施的总的来看种类丰富,基础的体育设施数量也充足,但是具体街道社区的体育资源供给单一,不能为所有类型的居民服务。政府在布局建设时要从其数量、功能等方面的规划设计,应尽可能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

3.4六安市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与维护缺失,缺乏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与维护,公共体育场地存在被侵占或改建的现象。政府应建立社会体育管理组织,设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岗位,指导市民进行合理锻炼,同时对公共体育设施进行管理维护。

参考文献

[1]  高艳艳,毕红星,付革,王方雄.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研究进展[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5(01):37-40+74.

[2]  安徽省第六次全省體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N].安徽日报.2015-01-20.

[3]  索红杰,陈锡尧,倪伟,张玉玲.上海社区体育设施合理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1(03):55-56+69.

[4]  张凡涛,宋金美.我国普通高校竞技体育项目布局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01):23-26.

[5]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第二十五条[Z] .2003-08-01.

作者简介:金昌涛(1980—)男,汉,安徽舒城,硕士,皖西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学。

基金项目:皖西学院校级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103762015B04),安徽省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zdjy104)

猜你喜欢

六安市
小小书画廊
风景图
小小书画廊
《晨曦》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9)
作品赏析3
小小书画廊
小小书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