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长跑强度训练中综合提高心肺功能的方式方法

2020-07-14任雪峰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5期

任雪峰

摘  要: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提升了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丰富了人们的认知,中长跑运动训练是现代田径训练中重要的训练科目之一。在中长跑训练过程中不仅要通过强度训练等方式塑造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和耐久力,在强度训练过程中提升运动员的心肺功能也是重要的训练目标。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立足于中长跑运动员心肺功能的特点分析对中长跑强度训练过程中的现存问题和提升心肺功能的训练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优化中长跑运动员强度训练方式方法做出贡献。

关键词:中长跑强度训练;综合提升;心肺功能;方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全民运动理念的普及,国民对于进行运动训练的热情空前提升,运动员也逐渐成为一种职业,运动训练成为了一些学校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旨在为国家培养优秀的运动员,在中长跑强度训练过程中不仅要进行能力培养和精神培养,而且还要通过优化强度训练方式对学生的心肺动能进行综合提升,提升能力的同时塑造健康的体魄。

一、中长跑运动员的心肺功能特点

通过实际研究可以发现中长跑运动员具有以下心肺特点:

(1)静息状态下,中长跑运动员的最大通气能力、通气储备能力和心搏量优于同性别同年龄阶段的普通人,除此之外不同性别同龄的运动员一般为男运动员的心肺功能优于女运动员[1]。

(2)在亚极能量符负荷运动的过程中,女子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摄入氧气能力强,气体交换能力也处于较为优质的状态,男运动员经研究结果分析可知无明显差异。不同性别的对比下男运动员的心脏工作效率和机体利用氧能力优于女运动员。

(3)极量运动负荷时,少年女子中长跑运动员两个年龄段间心脏工作效率是有显著差别的,同性别高年龄段的心脏的工作效率要远远高于低年龄组。

(4)不論是在极量负荷运动还是在亚极量负荷运动时,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男女两年龄同性别之间能量代谢方式是相同的,均由糖供能,机体都是以无氧供能为主[2]。

二、中长跑强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1、训练积极性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中长跑运动训练方式有着较大的突破,但是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因为人员和环境的影响,整体的训练效果还处于不可控状态。在中长跑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积极性对训练效果有直接影响。但是中长跑作为一项动作单一的运动,长时间进行机械性的重复动作很容易导致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产生厌烦心理,这种心理状态也是中长跑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参与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实际的训练效果与预期的训练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3]。

2、容易出现极点现象

中长跑训练因为训练过程中存在相对负荷量较大的现象,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因为身体的原因常规会出现肌肉酸、呼吸困难、动作迟缓和情绪低落等问题。这些极点现象不仅会导致运动员陷入疲劳状态不愿意参与训练,而且在训练过程中会出现陷入疲劳状态而不愿意参与训练的现象,这种情况的频繁出现不仅对训练效果的保持有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会导致运动员对训练产生抵触心理。

3、运动员的速度感训练难度大

在中长跑的训练过程中,速度感训练对运动员的训练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在训练过程对队员进行针对性的速度感训练是中长跑训练的重点训练内容。因此在实际的中长跑过程中运动员会因为速度感差在比赛过程中无法均匀的分配体力,造成成绩提高缓慢的现象[4]。除此之外,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因为运动员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导致教练无法对每个运动员的心理情绪进行全方位照顾,训练过程中的相关因素可能会对运动员的身心造成影响。在比赛过程中心理因素会不仅会导致运动员身体机能的下降,而且会缩短运动员产生疲劳感的周期,对运动员的训练成绩稳步提高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在中长跑强度训练中综合提升心肺功能的措施

1、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中长跑作为一项体育项目在训练过程中不能盲目的训练,科学的训练方法是取得良好训练效果的基础保障。运动员在中长跑训练过程中会一直身处于训练、疲劳、恢复的一个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导致运动员的身体技能问题,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教练要以现阶段的训练需求和实际训练情况作为制定训练计划的基础依据。在训练过程中以科学的训练方法让运动员的各项身体机能进行充分激发,避免一直疲劳状态下的恶性循环训练,让训练方式成为训练效率提升的基础保障。

2、丰富训练方式

在传统的训练过程中,枯燥单一的训练方式成为了运动员心理状态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教练要学会在不同的训练场合使用不同的训练方式,让丰富的训练方式成为调动运动员训练积极性的基础方式,从而提升训练效果。在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可以通过对中长跑的方式变化和训练场景的变化提升学生的训练体验感觉,使用比赛形式或者积分形式来提升运动员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在训练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训练场景不仅可以提升对运动员的感官刺激,而且可以通过场景的变化来调解运动员参与训练的心情,使其在训练过程中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3、科学的加强技术训练和力量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奔跑过程中的经济性和实效性的训练对后期的训练结果有着直接影响。在中长跑的训练过程中不仅要进行运动员跑步耐力的训练,科学的跑步技术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运动员技术提升的关键。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不仅要进行技术的训练,而且要加强运动员的力量训练,通过科学的训练增加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同时还要通过技术训练让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可以对自身的体力进行合理分配。例如在中长跑的摆臂训练过程中,教练可以通过科学的指令让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使自身的呼吸与摆臂动作合理融合,提升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动作与生理的融合度。在进行力量训练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腰肌训练和腹肌训练,以此来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

4、提升对运动员疲劳恢复的重视程度

对运动员来说,参加训练或比赛是常有的事。当训练和比赛负荷超过于机体承受的能力,而产生的暂时的生理机能减退现象,是运动员为了提高运动成绩而进行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所引起的机体机能的变化。产生疲劳是训练的正常反应。疲劳大体分肌肉疲劳、内脏疲劳、神经疲劳。疲劳的程度一般可以通过运动者的自我感觉和某些外部表现来判断。在训练过程中教练首先要对运动员的认知进行纠正,运动疲劳是每一位运动员都会在运动过程中面对的问题,运动员要在训练过程中学会正视自身的问题。在训练过程中教练要进行状态观察,对长期运动疲劳的运动员进行针对性指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长跑的训练过程中要秉持着“健康第一,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强度训练过程中以人为本。在强化训练过程中达到对学生心肺功能综合提升的目的教师首先要认识要训练方法的重要性。在进行训练方法的选择过程中不要盲目的进行选择,要结合队伍或者学生的现存训练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然后在训练过程中技术结合实训进行科学训练,培养能力的同时在训练中对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进行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园园,张丽芳,王峰.有氧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2018,8(1):49-51.

[2]  郝霞.高校田径教学中长跑运动训练的恢复方法分析[J].体育风尚,2019(3):39.

[3]  杨凤娇,钱钧,唐肖雄.有氧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IL-6、IL-10及心肺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9,34(8):420-422.

[4]  罗朝华.中长跑训练中组合训练方法的应用探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5):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