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体育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创新

2020-07-14旷涛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5期
关键词:探索体育教学高效课堂

旷涛

摘  要:基于新课程教学的深化改革,体育课堂教学也呈现出全新发展趋势。长期以来,体育教育的模式、方法和理念等均存在一定缺陷,很难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十分关键,作为一名基层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提高重视,积极采取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路径。基于此,文章将体育课堂教学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探讨高效课堂的创新路径,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体育教学;高效课堂;探索;创新

体育教育不仅关乎学生身体健康,同样也与国民综合素质存在直接关联。特别是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充分彰显了素质教育的成果,因而体育教育的作用不容小觑。但因体育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很难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体育教学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创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体育课堂教学现状阐释

首先,师生课堂前后交流与讨论缺失。很多体育教师对岗位认知不完善,教学态度不认真,而且对于和学生的交流重要性严重忽视,不仅影响了师生间的和谐关系构建,同样也难以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凸显出来,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低下[1]。

其次,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未深入研究体育教材,且未明确体育教学的内容。而且在体育教学中,始终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且教学手段的创新性不足,很难将学生主体性以及教师主导性体现出来。加之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缺失,无法营造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性,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直接影响。

再次,体育教师并未正确认知备课的重要性,所以工作态度不认真,无法充分准备教学内容和模式,对于学生的疑问也很难准确地进行解答,直接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另外,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具有强制性,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使得课堂教学效率显著下降。

最后,体育教学场地统筹规划有待完善。很多学校体育可均被安排在上午的最后一节或者是下午第一节,而且班级数量较多,集中上课容易出现体育器材分配不均的情况,加之场地受到限制,班级之间也会互相影响,同样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2]。

二、“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背景下的体育高效课堂教学必要性

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以及区域性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学习与研究力度不断加大,致力于区域教育品质的全面提升。在体育课堂教学期间,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贯彻五育并举思想,不仅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样也提升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为此,体育高效课堂教学期间,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建设师德师风,在教学中遵循立德树人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体育教育和教学环节的结构性,进一步推进体育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培养合格的建设者[3]。

三、高效体育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创新

以上针对当前体育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教学背景,结合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深入探索了体育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创新路径。

(一)合理设计体育游戏

在课堂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是备受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所谓的游戏化教学,具体指的就是在教学期间设计游戏教学活动,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即可有效渗透体育教育内容。为此,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方面,体育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参考学生年龄的特征,对游戏教学活动进行设计,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时候,学习有关体育科目的教学内容,并达到课堂教学工作目标。在引体向上专项臂力训练方面,教师即可设计“拉人角力”游戏,要求两名学生相对站立,并出脚相抵,出受相拉[4]。随后学生相互进行拉引,将对方拉过来一方胜利。对拉期间,双方一脚要始终相抵且不应移动各自位置,手要握紧且不能松开,避免出现摔倒的情况。在完成一臂练习后,即可进行另一臂的锻炼。在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就能够逐渐将其当成娱乐性的活动,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二)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在新课程背景下,情景化教学的应用也十分常见。所谓情景化教学,具体指的就是在教学实践期间,为学生创设多种教学情境,而学生在情境当中则会被潜移默化地感染而接受相应的教育。开展体育教学期间,教师需要以教学内容为切入点,综合考虑生活实际,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这样一来,学生在融入更为形象且逼真的教学情境后,即可自主学习教学内容,最终实现课堂教学工作的目标。以立定跳远训练为例,教师即可为学生设置青蛙过荷的教学情境。要求学生使用跳绳设计出不同的荷叶形状,并且学青蛙的样子在荷叶之上来回跳动。通过这一教学情境,即可有效渗透课堂传授的立定跳远技术动作,使学生切实感受学习乐趣,并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即可实现体育教学向实际生活的回归[5]。

(三)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在新课程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同样属于全新学习模式。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具体指的就是教师综合考虑的实际学习情况对班级内部学生进行分组处理。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求组内成员要相互学习、团结合作并且共同进步。为此,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形成深入了解,并参考教学的内容对学生加以引导,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学生在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可对相应的教学内容牢固地掌握,以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但在教学分组时,体育教师应遵循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的基本原则,保证科学搭配各组学生的学习与组织能力,使得成员之间互补且能够公平竞争。而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也能够不断增强和其他人的协作能力,增强其自身的协作意识水平。

(四)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要想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学生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多学生家长并不认为体育学科十分重要,因而使学生同样产生此类想法,对体育科目的学习热情下降,课堂教学氛围缺乏活跃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涣散且行动迟缓,使得教学效率受到直接影响[6]。为此,在提升体育教学课堂效率方面,要求学生家长与学生态度端正,能够正确认知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为此,体育教师应加大管理学生迟到早退的行为,在期末考试成绩中纳入日常出勤率指标,且日常课堂表现同样被纳入期末的测试成绩中,适当降低期末测试成绩所占比重。借助考勤制度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更端正,进一步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

结束语:

綜上所述,在体育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特别是“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背景下,体育教学工作一定要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中有关五育并举的讲话精神,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  王小梅.构建多样化体育教学,促进高效体育课堂[J].中国科技投资,2019(35):277.

[2]  张云峰.关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高效教学方法的探讨[J].科学咨询,2020(4):167-168.

[3]  朱忠华.选择性教学模式对促进"体育与健康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6):151-153.

[4]  聂文兵.融合快乐体育教学理念打造初中体育高效课堂[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1):159-160.

[5]  吴玉峰.体验课堂快乐感悟体育魅力——小学体育课堂高效教学策略探索[J].新课程·上旬,2019(8):193.

[6]  陈海汇.体验课堂快乐,感悟体育魅力——高中体育课堂高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下旬,2019(8):184-185.

猜你喜欢

探索体育教学高效课堂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