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探索

2020-07-14刘聪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5期
关键词:数据准确性计算能力

刘聪

摘  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山区环境的特殊性,山区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相比较城市的学生而言,会更为困难。在此情况下,教师既要继承传统计算教学扎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又要思考计算能力对学生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而针对、有效的培养学生“全”“新”、“活”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兴趣;数据;准确性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需要形成的一项基本能力,是提升其他学习能力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学生初步建立了数学知识体系,这一时期也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起始阶段。但目前,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为薄弱,尤其在山区小学中,由于各种外在条件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更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任务。因此,为了提高山区小学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教师需要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并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此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进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本文笔者以小学中年级数学为切入点,从“生活情境、比赛情境、强化记忆、验算训练”四个方面对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进行分析。

一、构建生活情境,增加计算兴趣度

计算兴趣是计算能力得以提高的前提,也是学生主动展开计算行为的驱动力。目前,小学生在面对计算问题时,往往没有参与感,并且计算题总是以枯燥的数字、符号作为载体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则容易导致学生失去计算的兴趣,计算的行为也无法自动产生。因此,教师可构建生活情境,并将数字问题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问题中,主动参与到“找答案”的过程中,进而增加他们计算的兴趣度。

以“长方形的面积”为例,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求出长方形的面积,笔者首先提出一个生活问题:“一个长为30米,高为20米的长方形果园,农夫需要施撒肥料,已知一平方米需要撒多少肥料,但不知道这个果园有多少平方米,同学们可以帮我算一算吗?”这一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在已知条件的情况下利用乘法运算得到问题的结果。因此,通过计算生活问题的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感受到长方形公式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还改变了学生对计算行为的态度,进而加强了他们对计算的兴趣度。

二、创设比赛情境,强化口算灵活度

口算是计算的一部分,其灵活度也是计算能力的一项重要体现。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的高峰期,并且小学生具有较强的胜负欲。因此,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比赛情境,这样既能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还能够在比赛的过程中唤醒学生的思维意识,提高他们的口算灵活度,从而为提高计算能力奠定充分的保障。

以“混合运算”為例,在这一单元教学结束后,由于学生对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强化他们的口算灵活度,笔者首先创设比赛情境,然后组织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方式分为若干组,以此设置比赛规则,即:答对一个问题积一分,打错或者不答不得分,最后积分最多的一组获胜。最后由笔者出示口算的问题,如:(25+29)÷9。由于每个小组都想获得胜利,因此,每个学生都自己参与到小组讨论中,这时,课堂呈现出了愉悦的氛围。通过这一比赛形式,不仅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还强化了学生的口算灵活度,以此提高了他们的计算能力。

三、强化学生记忆,建立数据信息库

数据信息库作为学生解决问题的依据,是储存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内容。然而,数据信息库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需要学生循序渐进地总结计算规律,并且是领会、记忆后的结果。此外,当学生再次遇到类似问题,进而能够从数据信息库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将其解决,同时,这也是一种操作自动化形成的过程。

以“乘与除”为例,由于学生已经对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为了使学生的头脑中建立整十、整百相乘的知识体系,笔者重视了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记忆过程,并在教学中,提出几个问题,即:200×6;50×2等等。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在此基础上,他们能够将乘法口诀的知识迁移到以上问题中,进而得到“1200、100”的结果。因此,通过问答的形式能够训练学生对乘法计算的记忆,并且在学生掌握乘法口诀的基础上,也使得他们循序渐进地建立了知识库。此外,当学生遇到类似问题,这部分内容则可发挥正迁移的作用,进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四、重视验算训练,提高计算准确度

小学生的知觉整体性还未发展成熟,在计算问题时,常常由于“马虎”造成计算中出现错误,进而结果出现一定的偏差。造成这一结果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教师应重视验算训练,这既是提高学生严谨态度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基本过程。此外,通过教师鼓励学生将计算问题加以验算,还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其计算能力。

例如:在计算“解方程”相关问题时,笔者发现学生总是出现诸多错误,当问及学生错误的原因时,他们所反馈出的结果为“马虎”。在此情况下,笔者引导学生在计算这类问题时,要进行验算,即:把得到的结果带回原式子里,观察等式是否成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验算训练后,学生解方程的正确率提升了,并且他们也主动进行验算,以此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因此,通过验算过程,不仅验证了运算结果的正确性,还强化了学生对解方程的计算训练程度。此外,对于每一个问题进行验算的过程,也能使学生主动发现运算中的错误,并以此作为出发点,不断提高了运算的正确性,从而使他们形成了良好的计算习惯。

综上所述,计算能力作为小学生应具备的基础能力之一,是教师培养目标中的重中之重。同时,计算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各类数学问题,还能为学生接下来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充分的保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构建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适当创设良好的比赛竞争情境,强化学生的口算灵活度。并且在计算过程中,教师还需引导学生记忆常见的数学计算式,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数据信息库。除此之外,教师也应鼓励学生进行验算,以保障计算的准确度,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文青.浅谈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16):162-162.

[2]  瞿利亚.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5(5):24-24.

猜你喜欢

数据准确性计算能力
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产前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对胎盘植入诊断的准确性评估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Task 1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一种借助数据处理构建的智能食堂管理系统
浅谈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预购电管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