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训一体、共同体发力:提升初中教师专业能力

2020-07-14王永新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5期

王永新

摘  要:2016年我校外请了华师大的专家团队对我校进行了调研,拟制定我校的三年发展规划。在对老师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其一,教师普遍处于“单兵作战”阶段,学校尚未形成合作型教师文化;其二,教师日常工作繁忙,罕有时间静心思考、学习新知,不利于专业水平的持续提升;其三,学校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缺乏体系化设计,培训的主题、内容及其相互联系有待进一步思考;其四,与一流学校相比,本校尚缺少能够整合学校发展与教师团队专业发展的“主打项目”;其五,教师队伍年龄偏大,“新鲜血液”匮乏,后续发展动力严重不足。为此,华师大专家团队提出研训一体、共同体发力:提升长桥中学初中教师专业能力。

关键词:研训一体;共同体发力;教师专业能力

一、研训内容注重共性。例如,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父母对于他们都是“散养”教育。家长忙于生计,没有时间陪伴,有一部分孩子之前都在老家和爷爷奶奶生活的。所以有一部分父母和孩子疏离的,每个班都有部分学生特别喜欢上网、打游戏,有的甚至网瘾很重。针对此,开展了关于此共性话题的研训活动。活动要求:谈谈你是如何指导学生上网的,有什么具体的事例或做法,尤其是成功的事例,请记录下来,大家一起分享。

二、研训一体化零为整,注重经验累积。例如:其中一个“研训”主题讨论:关于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生存能力,但在一个班级中,大家总会发现有那么一个两个或者几个同学不那么合群,缺乏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你曾经遇到过类似学生吗?你是如何帮助他/她走出困境的?失败的例子有吗?在班主任群里我们展开了积极的讨论。经过大家的探讨,在交流中,我们班主任博采众长,特别是对于新任班主任的工作开展中更是手把手的教了一手。我们的班主任不仅提出了管理中的问题,更重要的事我们还总结了做法。

三、研训一体初见成效。很多有经验的班主任都分享了他们在带班过程中碰到的個案,这个对年轻老师是个很大的启发,相信在这样的探讨交流中他们会有所启发、领悟、改进。在研训期间我校新上岗的老教师施小英就所学所悟写了一篇德育论文《对症下药——初探外来工子女的有效教育》,获得了吴中区第十八届论文评比一等奖。

自“十三五”课题立项以来,学校在“共同体发力”主要进行了以下实践:

一、各有“侧重”的教研组

我校教研组除了常规的教研活动之外,更是根据学科的特点有所“侧重”。

(一)主抓“二次作文”的语文教研组

我们学校学生的写作素材少,范围狭窄,题材老旧,照搬照套的多,教研组就把如何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进行讨论研究,具体做法如下:

二次作文的做法:一次”作文的批改:根据老师的讲评,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批改;自己改(“一次”作文跑题作文重写);小组合作批改;有的学生“一次”作文问题太多,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集合团队的力量帮助他找到修改的方向。对于个别做得不够好的作文,可以是三次作文甚至是四次作文,我们教研组的目标是用好一个题目,写好一篇作文,反复写,反复改,不断升格,努力做到每个学生最起码达到切入分,一部分同学得高分的理想要求,当然我们学校离这个要求相差甚远。对于写的优秀的作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扬。

(二)着力“课堂练习”的数学组

数学教研组结合学校实际,实行科学减负,做到“减负不减责任,减负不减质量”。真正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研组时刻关注教师教学情况,经常组织老师研讨,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提出指导意见,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们普遍做到:

1.聚焦课堂:充分利用好课上的时间,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向45分钟课堂教学要效率。把该讲的讲明白,该做的做掉,该批的批掉,尽量不要把问题留到下课以后。不要给学生留下太多课后负担。

2.限时训练:由一个选择题、一个填空题、一道简答题组成,相对有一定的难度,合理设计难度坡度,让学生慢慢适应并提高。通过限时训练,增加适当紧张度,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及审题能力,更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养成高效的习惯。

3.安排小练习:由四个选择题、四个填空题、两道简答题组成,主要以基础题为主,通过小练习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是检验、反馈学习效果。

(三)践行“导学案”的化学组

化学根据区教研室的要求使用教学案已经5-6年了,经过这几年的摸索和不断完善,我们化学的教学案形成了一个体系。本着温故知新原则,化学教学案分三大部分:一、课前测试。以小练习卷的形式,主要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每次大约5分钟时间,3个选择题、化学用语(化学符号、化学方程式)等基础知识为主。练习完成后收起来批改,课后当天完成订正。二、课堂教学过程大约30分钟。主要围绕本节内容在中考说明上的要求,每节课编写3-5个知识点进行探究分析,再归纳总结。每个知识点后配上对应的练习及时应用巩固。三、课后巩固练习。主要复习巩固本节新授知识点,试题量控制在8分钟内完成,以简单基础题为主,完成后最后2分钟时间对答案,讲解分析。利用教学案后我校连续几年中考化学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科均分名列苏州市吴中区前茅,化学备课组也被评为中考绩效先进备课组。

二、落到“细节”的备课组

我校备课组活动的要求很具体:1、定时间、定地点,形成常态:中考科目每周一次,非中考科目两周一次,每次活动都要有记录,并拍照发教务处留档;

2、备课组活动内容:教学目标;教材重难点;教学方法;学生状况;练习巩固。

3、备课组活动的组织形式:每个课题可选定一位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模拟试教;备课组的听课、评课。

4、提高备课组教研质量的措施:学校应高度重视;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保证备课组活动时间,使备课组活动常规化。

在2018年我校初三政治、历史备课组获得区教育局考核优秀备课组称号;2019年初三化学、体育备课组获得区中考绩效考核优秀备课组称号。

三、人人“参与”的班级组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元素”,班级管理工作搞得好坏不但关系到学校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而且也影响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所以说班主任的工作是任重而道远。在绝大多数学校里,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一旦当上班主任,班级大小事宜都得管,责任重大。因此,班主任又苦又累,很多人不再愿意担任班主任。所以,调动其他任课教师的积极性,让其他任课教师参与班级管理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我校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管理,推行了“班级组”这个共同体:让任课教师参与班级管理,旨在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帮助任课教师自身发展,同时达到提升班级管理质量的目的,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具体做法如下:每周三下午第八节课,由年级组长组织,集中在一个固定场所,以班级为小组开展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围绕以下三点:进行工作交流,达到管理共识。2、进行思想交流,达到育人共识。3、进行情感交流,达到合作共识。对于班里组织的各项活动,班主任要积极邀请任课教师参与,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运动会等等。任课教师的参加不但可以为班级活动献计献策,还可以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

一个学校的发展如果不能建立在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之上,学校的发展是走不远的。学校通过与华师大专家团队合作,在课程建设与教师发展方面有所作为,研训一体、共同体发力:从而提升了我校教师的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