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走向提升科学素养的应然追求
2020-07-14崔鸿朱家华
崔鸿 朱家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揭示,认识的主体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事物和从事社会实践的人。科学传播是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行为,而科学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实践活动,二者的主体都是“人”。具言之,科学传播指借助各种有效媒介,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及科学精神,促进人们理解、支持和参与科学的过程。科学教育指借助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技术能力的实践。不难发现,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均围绕着“科学”这一主题,尽管各有侧重,方式也不相同,但二者的最终目的都落脚到“人”。
因此,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虽然分属不同的学科领域,在方法论、认识论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二者在内容范围、作用对象、实践过程等层面达成了和谐一致,甚至彼此交融。教育的结果之一是引起人在某一方面的经验增长,从而出现身心持久的变化;传播的結果之一是利用媒介将信息从宿源传递到宿主,由宿主对信息作出反馈,激发应答性行为。在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的过程中,如果把科学内容(如知识、经验、方法、技能,乃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作为信息的内容,通过教育活动、陈列展示等形式,传递至学生身上,经过判断、思考、领悟及内化,从而带来自身在某科学领域的经验增长,这期间既包括科学教育的过程,也包括科学传播的过程。
《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概论》一书以案例分析和行动研究为基础,立足“如何更好地提升公众科学素养”这一核心问题,面向正规教育的主阵地——中小学校园以及非正规教育的主阵地——网络、场馆、社区、家庭,注重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方面内容在教材中的渗透,力求作出三点贡献:
首先,重新梳理并阐述了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的基本概念。进入“十三五”以来,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推进了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例如2016年国务院制定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针对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群体,涵盖科技教育培训、社区科普益民、科普信息化、科普基础设施、科普产业助力、科普人才建设等工程,进一步明确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充分认识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从一年级起开设科学课程,确保落实规定课时,并突出教学实践环节。本书从“科学是什么”入手,探讨了科学的本质和内涵,回顾了科学教育的历史沿革,厘清了科学传播的基本问题,此外还创新性地论述了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的关系,自上而下建立了层次分明的理论体系。
其次,提出了场馆课程化的现实方案。有别于课堂教学,在科技馆场域中,科学经验的获取具有流动性、开放性和偶然性的特征,因此学生的学习是创造性的、个性化的、即时性的。促进场馆课程化,就是促进场馆的课程生成,使得场馆的教育要素更合理、更有序、更系统,即在教育目标上真正做到“全面育人”,在教育内容上适应学生个体经验的动态发展,在教育组织上实现教师与学生、形式与载体、过程与环境的良好整合,在教育评价上发挥对教育过程的诊断和监督、对学生成长的导向和激励。从资源开发到活动策划,本书尝试指明并规范场馆学习的实现路径。
最后,推动了正规与非正规科学教育走向融合。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场馆与学校之间藩篱高筑。关于教育的功能定位,场馆学习始终被视作学校教育的补充、拓展。事实上,只有打破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界限,才能促进双方形成优势互补,产生“1+1>2”的效果。本书介绍了学校教育与场馆学习的区别与联系,旨在积极推动“馆校结合”,共同促进科学教育的繁荣。近年来,除了传统的现场参观之外,馆本课程、师资交流、平台搭建等一些新的策略促进了合作形式的多元化。然而,形式上的多元并不意味着深度的衔接,关键在于教育的理念、教育的内容与目标以及核心价值的追求。
综上所述,《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概论》一书大胆创新,从实际需求出发,理论与实践并重,致力于引导不同层次的学习者自主学习,为广大科技教师及科普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情境。
书 名:《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概论》
主 编:崔鸿、李秀菊
出 版 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