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小少年·大大梦想”

2020-07-14刁国斌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0年3期
关键词:整合资源

摘 要 依托扬州科技馆现有资源,整合馆内外资源,通过优化升级“科普+创新”相结合的培训课程,启动“小小少年·大大梦想”系列主题培训班项目,引领青少年热爱科学、学习科技、发明创新。

关键词 青少年科普 整合资源 主题培训课程

1 策划理念

校外教育不但是整个教育系统中重要一环,同时也是科技场馆重要的社会职能之一。如果仍然简单以面向大众的讲解作为主要的科普手段,必然无法与现代及未来教育模式匹配。因此抓住教育改革的机遇,充分利用科技场馆平台资源的优势,研发一套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校外教育项目是十分必要的。扬州科技馆以现有科普资源为依托,携手社会教育机构、企业共同研发了“小小少年 大大梦想”系列主题培训班课程,让参与者进入科技的奇幻世界。“小小少年·大大梦想”面向7~15岁青少年开展,从青少年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展开科学问题,通过参与者们资助进行动手实验、操作,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技能、进而建立科学思维的科技创新实验课程,主题培训班包括“小小工程师”“小小程序员”“小小创客家”“小小飞行员”等系列课程,让参与者既能学习到简单的科学知识,同时培养参与者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该项目自2019年9月开始至12月结束,每周末于扬州科技馆固定活动区域免费向公众开放。培训课程鼓励参与者们注意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通过实操学习科学知识,以较为直观的形式让参与者们自己发现事物的规律,掌握相关科技的简单技能。课程中,将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做法反映到科学教育中来,积极鼓励参与者们提出问题,解释科学现象。科普教育老师针对这些问题,确定进一步的引导方案。力图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让参与者理解复杂的科学知识,利于培养其科学兴趣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2 项目方案设计

2.1 项目准备

(1)制定活动主题:小小少年·大大梦想。

(2)明确活动时间:2019年9月1日—2019年12月31日。

(3)活动版块设置:将展区和活动区充分利用、紧密结合。

(4)市场需求调研:充分了解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的喜好,针对中小学生兴趣爱好广泛、注意力容易分散、游戏因素占主要影响力等特点,更倾向于为他们设计一些动手参与、多媒体体验类的游戏环节,结合中小学课程标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启发他们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发现科学原理。

(5)整合科普资源:结合扬州科技馆的场馆资源,与科普企业密切合作,紧跟前沿科技,运用最新科普展教品开展教育活动,注重开发智能化、娱乐化、艺术化、标准化的科普课程,从单一传播科学知识向承载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并重转变。

2.2 项目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同时对相关职业的技能有一定了解,结合所学知识对未来职业规划有一定的认知。

(2)能力發展目标:参观科学场馆,培养参与者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升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

(3)情感培养目标:小组合作,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通过自主实验与模拟操作,让参与者对科学技术产生兴趣,对中国科技发展有更直观的认识,加强国家认同感。

2.3 受众准备

(1)确定合作机构和对象。与社会教育机构、企业合作,整合资源,明确各方的职责。

(2)招生准备。招生对象:7~15岁青少年,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具体划定;招生人数:小班制,每班8人;招生形式:通过官网预约,人满即止。

3 项目实施

“小小少年·大大梦想”是由一系列主题活动构成的,每个主题都围绕一个内容展开,“小小工程师”是机器人搭建,后期还可参与机器人考级;“小小程序员”是机器人编程活动,基于Scratch利用传感器创作出作品;“小小创客家”利用纸电路开展红绿灯等科技制作;“小小飞行员”是开展制作、遥控航模活动。下面以“小小工程师”和“小小程序员”为例,进行简单课程介绍。

3.1 “小小工程师”活动课程

活动主题:我是未来工程师。

活动时间:9—11月,每周六上午9:00—11:00开课。

活动地点:扬州科技馆1楼创新驿站。

招生情况:招收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对机械工程知识学习充满兴趣的7~10岁青少年8名。

课程安排:如表1所示。

3.2 “小小程序员”活动课程

活动主题:我是小小程序员。

活动时间:9—11月,每周六上午9:30—11:00开课。

活动地点:扬州科技馆5楼机器人教室。

招生情况:招收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对编程知识学习充满兴趣的10~15岁青少年8名。

课程安排:如表2所示。

4 实施效果

(1)本项目的主体是青少年学生,承办方是扬州科技馆,合作方是社会教育机构、企业,探索了“产、学、研”的新模式,拓展了科技馆与学生的融合。此次系列主题培训班项目,共计开设课程116次。开展月主题活动、时令特色活动、科学表演和制作课共计200次,参与人数达12 500人次。

(2)在教育资源利用上,依托扬州科技馆的科普教育场馆的平台优势,鼓励参与者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完成对社会职业认知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共建,是对校外教育资源的开发,符合科技场馆社会教育资源开发的原则和要求,以活动主题为立足点,最大限度地利用科技馆的社会资源。

(3)在活动对象的定位上,考虑到活动存在一定的难度,将活动对象定位为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对相关知识有极大兴趣的,同时动手能力强并具备一定思维能力的青少年,保证了活动的效果。

(4)在活动目的的定位上,突出了知识性与动手性并重,更将参与者学习过程中的归纳和整理能力运用进来,实现了科技场馆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5)在活动设计方面,前期阶段以知识和技能辅导为主,现场活动阶段,充分发挥参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现场应变能力,让参与者成为活动的主体,辅导老师主要配合参与者完成活动的实施。

作者简介:刁国斌(1972—),男,现任扬州科技馆副馆长,E-mail: kejimi@126.com。

"Big Dream for Little Young People": Science series training course project of Y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DIAO Guobin

Author's Address Y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E-mail: kejimi@126.com.

Abstract Relying on the existing resources of Ya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integrating the resourc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museum, and by optimizing and upgrading the training course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 innovation", we launched a series of training courses on the theme of "big dream for little young people", leading young people to love science, lea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novate.

Keywords popular science for teenagers, integrate resources, theme training course

猜你喜欢

整合资源
浅谈广播媒体活动的创意与策划
以整合资源提升音乐课堂趣味性
地理课堂教学流程的优化研究
开展社会化少先队活动增强队员社会责任感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广东省中考化学计算题命题趋势和备考策略
整合德育资源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基于儿童成长,生成个性阅读精彩
整合资源提升数学教师课程领导智慧的研究
对高校工科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挖掘资源,提高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