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寿螺的防治措施研究

2020-07-14伍芷韵

神州·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防治

伍芷韵

摘要:福寿螺作为一种外来物种,现阶段已经被评估为外来入侵物种。该生物具有着较强的繁殖力,对周边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此需要对福寿螺进行针对性的防治。本文首先介绍了福寿螺的危害,之后再提出集中有效的防治措施,希望为相关单位在治理福寿螺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福寿螺;防治;人工防治;农业防治

前言

福寿螺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当地的农户,其极强的繁殖能力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福寿螺主要以蔬菜等水生植物为食,在农业种植周围出现,就会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对水稻、蔬菜等造成严重的威胁,为此需要明确福寿螺的防治措施,保障农业种植的安全性。

1 福寿螺的危害

福寿螺是以人为引种的形式传入到我国台湾和大陆南方等地区。由于是外来物种,没有了天敌的制约,同时水稻又是福寿螺的喜食植物,在我国的天气条件下,进行了大量的繁殖,对当地的水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每年的四到六月份和八到十月份是福寿螺的大量繁殖期,同时也是粮食灾害的重灾期。福寿螺由于十分喜欢把水稻作为食物,能够对水稻的整个生长周期都造成严重的威胁。

福寿螺对诸多水生作物都造成着严重的威胁。现阶段经过国际专业的组织统计,福寿螺是最强的生物之一。在我国的农业发展当中,福寿螺被列为具有严重危险性的入侵生物。福寿螺还能够成为一些病毒或者寄生虫的载体,在食用福寿螺的过程中,一旦采用的烹饪方式不正确,造成食材未完全熟透,就会对人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其中的寄生虫会造成一系列严重的疾病。在农户进行水稻种植过程中,生长在其中的福寿螺由于外壳的锋利,会造成农户手脚的划伤,同时福寿螺产出的粪便直接污染了下面的水源。这种生物没有了原产地的天地制约,就会导致当地淡水生物的减少,甚至出现绝迹的可能性,不利于水环境的物种多样性发展。

2 福寿螺的繁殖措施

2.1 人工防治

2.1.1 春种前捕杀

首先在经过立春节气之后,由于去年越冬的大小福寿螺需要进行繁殖和产卵,为此可以在这个时期进行福寿螺的捕杀。一般来说,在种植水稻的池塘周围、水稻基地还有福寿螺的存在。基本上每平米有着三到六只的福寿螺,也就意味着每亩地的稻田之中,有着2000-4000只左右的福寿螺,对这个时期的福寿螺,进行人工的捕杀可以有效的进行防治。采取春种前进行捕杀,因为还未有水稻生长,所以能够清晰的发现越冬的福寿螺,对整个田地进行翻耕,以便发现隐藏在土壤当中的福寿螺和福寿螺卵,实行全面的捕杀。

2.1.2 秋收后捕杀

在晚稻的生长后期阶段,一般来说在十月份的中下旬,这个时期也是福寿螺最后一次的产卵繁殖期。雌福寿螺会将卵产在水稻基部上方约10cm左右的地方。经过相关部门长期的统计和实践,每一亩地当中约有1100到1400区域的产卵区。为此在晚稻收获完毕之后,就会将福寿螺卵暴露出来,这时候就可以进行人工方式的灭卵和捕杀。可以采用直接把其有着卵块的稻苗,利用火烧的方式消灭卵,以免处理不当导致虫卵成功越冬,对来年的水稻造成严重的威胁。

2.1.3 雨季洪水退后捕杀

在中國的南方地区,经常会在夏季和秋季发生洪水,而在每一次洪水退了以后,水稻的种植区周围沿岸各种支流入口处都可以发现很多福寿螺。这是由于福寿螺受到洪水的冲击之后,导致进入淤泥当中无法脱身,表面的螺壳又被淤泥黏住无法动弹,因为留在了水流口处,为此可以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集中的捕杀。派出专门的人员对各种支流的入口处以及石穴当中进行调查,保障不会遗留福寿螺。

2.2 农业防治

2.2.1 农田水利冬修灭螺

在种植水稻的区域周边,例如山塘、水库当中,每年开春的时间都需要进行详细的淤泥、杂草的处理工作,从而可以有效的破坏成功越冬的福寿螺生长繁殖地,降低了福寿螺的生长环境,进而可以有效的降低福寿螺的数量。同时还需要在防治过程中结合其实际的冬休水利工程,对整个沟渠进行合理的整治,以此最大程度破坏生存环境。同时也可以在整治过程中对卵块进行人工的摘除,从而限制住福寿螺的大量繁殖。

2.2.2 田间追肥灭螺

在每一年所需要进行的早晚稻移栽到大田之后,需要在12到16天之内进行追加肥料处理,以此达到灭螺的效果。在化肥使用上,需要按照每亩地大约24到31公斤左右的碳铵使用,或者也可以采用每亩地11到16公斤左右的尿素来实现这一效果,将其拌入到44到51公斤左右的细土当中,并进行均匀的施肥,之后再进行浇水处理,使其维持5-6cm左右的水层,时间控制在两到三天左右即可,之后再利用氨水就可以达到良好的灭螺效果。

2.2.3 鱼塘消毒灭螺

福寿螺一般来说会喜欢在鱼塘挥着水库当中进行栖息和繁殖,为此在每年四到五月份之间需要进行鱼塘和水库的底层淤泥清洗工作,之后在进行充分的消毒工作。

首先需要把鱼塘之中的水分抽干,进行细致的淤泥处理,在用生石灰进行均匀的涂抹,之后早将水放回到鱼塘之中,控制在14-16cm 的水深,时间控制在2-3天左右,可以实现九层以上的福寿螺消灭效果。同时清理淤泥的过程中还能够对隐藏在其中的卵和幼虫进行消灭,提升消灭福寿螺的效果。

2.2.3 生物灭螺

可以利用养鸭的方式进行灭螺。经过专业人员的试验表明,将两个月大的幼鸭放入在有福寿螺的区域内,每小时可以捕食35-62只左右,其中还不包含进食的卵粒。并在鸭子在这期间对水稻种植区域内不仅仅捕食福寿螺,还能够消灭掉出现的各种害虫,为此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进行福寿螺的防治,减少了人工成本的前提下,还能够促进池塘的生物平衡。

3 总结

综上所述,福寿螺作为严重的外来物种,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此需要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重视福寿螺的防治工作,针对福寿螺的生存特征来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减轻其危害。

参考文献:

[1]何全生,艾红武,姚晶晶.洪湖市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危害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J].绿色科技,2018(10):47-49.

[2]钱久李,黎华寿,林佳炜,等.蕉岭地区福寿螺分布与防治措施调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8,32(25):114-118.

猜你喜欢

防治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