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本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研究

2020-07-14顾芬

神州·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生本理念模式

顾芬

摘要:以生为本,不仅适应教育发展规律,符合新课改的核心思想,对于老师的课堂实践也有诸多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生本理念为指导,深入探究了生本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提出了转变理念、滋养土壤、强劲动力、平台建设、自然发展“五位一体”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生本理念;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一、生本理念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生本理念,即生本教育理念。生本理念认为,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和受教育过程中已经具有先天的、家庭的,以及后天学习的诸多学习资源,同时还具有诸多可待开发的潜能,而并非是零起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遵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生本理念打破了传统注入式、填鸭式,机械化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扮演着课堂的引导者、辅助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这符合新课改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

二、生本理念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一)转变理念: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学生对于老师也带有莫名的畏惧。这种师生关系下,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常常處于紧张状态,不能很好地放开思想,打开思路,真正地沉浸在课堂之中。学生对于课堂中的疑问或者自己的想法往往不敢表达出来。因此,老师应主动改变自己和学生的理念,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真正凭借老师的人格魅力,讲课风格,以及渊博的学识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发自内心的产生敬佩感。在这样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放开自我,独立思考,主动学习。

(二)滋养土壤:培育广泛阅读的习惯

语文学习注重学生的日常文学积累,广泛的阅读是滋润学生语文土壤的法宝。广泛的阅读,不局限于语文或文学作品,其他学科的书本皆可阅读。这其中,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让他逐渐的积累,这样才能使语文这颗大树茁壮成长。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目,或者由老师根据学生的年级指定符合学生成长和学习水平的书单,以供选择;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在班级建立班级阅读角和研讨制度,让学生有书可读,读完能够有机会分享,这样在阅读和交流过程中才能不断地滋养学生的语文土壤。

(三)强劲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强调,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推动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将学习作为自己的乐趣。语文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讲授的内容往往较为抽象,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去理解和思考。因此,老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老师应以教学内容为抓手。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讲授内容,增设一些故事性和趣味性强的内容,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此外,还可以采用多元的教学模式。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采用情景教学或者语文角色扮演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以赏识稳固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多些鼓励和赏识,让其在学习种感觉自己的成长,感受到别人对他的肯定。这样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自然兴趣会愈发浓厚。

(四)完善手段:借助新媒体的育人功能

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的普及,我们可以说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广大青年学生,更是网民和新媒体最重要的主体。他们借助新媒体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也可以进行生活娱乐活动。可以说网络和新媒体是高中生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老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可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也不符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更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借助新媒体的育人功能。比如在讲授诗词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诗词中的境界和体会诗人的历史背景和所处的环境。借助新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语文中的情景,让学生最大程度的沉浸其中,去感知,去思考。

(五)自然发展:建立开放式的自由发展空间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个性、兴趣、特长和潜力。老师在课堂教育中不能将所有学生等同视之,而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区别,并尊重学生的差异和区别,顺应学生自身的学习规律。老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开放、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释放自我。当然这里的开放和自由是相对的,老师也要把控好船舵,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航行。此外,开放的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之中,找到自主学习的兴奋点。

三、总结

教授知识的目的是实现文化和思想的传承,因此老师并不是课堂中最重要的主体,而是被培养的学生。生本理念的核心观点正是以学生为主体,顺应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生本理念符合新课改的核心思想,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本文以生本理念为指导,分析了生本理念的指导价值,并探究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提出转变理念: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滋养土壤:培育广泛阅读的习惯;强劲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手段:借助新媒体的育人功能;自然发展:建立开放式的自由发展空间等建议。

参考文献:

[1]谢佳欣.回归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J].中国教育学刊,2020(02):107-108.

[2]王华.浅谈生本理念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9(36):131.

[3]王永霞.生本理念下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的有效运用[J].学周刊,2019(12):108.

[4]陈甜甜.语文课堂是要讲究几点精神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59.

[5]陈富.以生为本,构建高中语文作文幸福课堂[J].当代教研论丛,2017(10):35+45.

[6]杨淑花.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95.

[7]吴娟.生本理念下“先学后教”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摭探[J].成才之路,2020(07):74-75.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生本理念模式
提问机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课堂的运用
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合”乐而“不为”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漫谈
永续债券探析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