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微企业现状及发展路径的调查研究

2020-07-14李娟

广告大观 2020年9期
关键词:小微企业发展

摘要:作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微企业在发展经济、活跃市场,促进就业、稳定社会,推动创新、改善民生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复杂形势下,本就规模小、资金少,处于产业链末端中小微企业,如何谋求更深一步的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经济发展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中小微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大量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延后。对于一些实力薄弱的中小微企业而言,更是面临着资金流缺乏、生产运营被迫停止、产业链中断以及员工无法复工等多重经营困境,仅依靠企业自身力量维持,形势不容乐观。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决胜之年”。我国中小微企业的数量达到3000多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更是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就业岗位。作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微企业在发展经济、活跃市场,促进就业、稳定社会,推动创新、改善民生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战胶着反复、终结无期,我国经济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面临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多重矛盾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复杂形势,本就规模小、资金少,处于产业链末端、产品附加值低,缺乏核心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弱,在夹缝中求生的小微企业,如何谋求更深一步的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中小微企业概述

(一)中小微企业概念及标准

在中国,中小微企业的概念非常宽泛,主要是指是工商个体户。目前中国大约有9000多万家中小微企业,其中个体工商户接近6000万家,剩余3000万家是法人企业。我国通常把企业按规模划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几种类型。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是相对于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来说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通常以雇员人数、营业额、资产总额、资本总额中的一项或几项指标来界定,由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于2011年提出。

为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让小微企业轻装前行,自2019年1月1日起,我国执行新的小微企业标准:资产总额5000万元以下,从业人数300人以下,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元以下的企业。据财政部测算,放宽小微企业认定标准,惠及企业1798万户,占全部纳税企业总数的95%以上,其中98%是民营企业。按照新标准认定的小微企业,享受国家新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等优惠扶持政策,这对于苦苦挣扎的小微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重大利好。

(二)中小微企业特征

1.发展极不平衡。中小微企业在国土面积辽阔的我国,布局差距很大。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省的中小微企业数目众多,中部数量稍小,西部稀少。

2.营业收入来源多样化。中小微企业可能拥有多项知识产权,也可能是非常低端的制造业或零售行业。中小微企业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改革程度不断深化而迅猛发展。

3.低门槛导致存活率低。经营理念落后,多为家族经营,缺乏制度规范,缺乏长远规划,岗位权责不明,经营效率低下,决策容易失误。创新不足,生产盲目。缺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意识,创新发展能力不强,跟风式生产严重,生产经营盲目性大,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低,劳动力密集。小微企业规模小,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弱,据统计,我国近30%的小微企业在2年内消失(国内小微企业平均寿命仅2.9年),60%在4-5年内消失,与美国的平均8.2年,日本的平均12年差距较大。

4.分布范围广、数量多。由于我国工商行政审批的速度优化加快,注册中小微企业越来越便利。中小微企业可以说是遍布了各个行业,企业的数量在全国企业总数上占据半壁江山。小微企业占我国企业总量的99%,大约贡献了50%的稅收、创造了60%的国民生产总值,解决了80%的就业,遍布城乡各行各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等实体经济领域,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二、中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政策引领下,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节节攀升,然而现实中,由于受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一批又一批小微企业“昙花一现”,很多小微企业在亏损或微利状态苦苦支撑。

(一)自身局限突出

从以上概念和特征可以看出,小微企业存在“小、散、乱、低”的先天局限性。“小”就是企业规模小、资金少;“散”就是每个行业的集中度较差,企业分散,各自为战;“乱”即市场不规范,无序竞争、同质化生产严重,越是技术含量低、行业门坎低的行业,无序竞争越严重;“低”就是产品技术、质量,管理水平“低”。不是说我们没有好的小微企业,主要是总体来说,“小、散、乱、低”是当前小微企业的普遍状况。

(二)生存环境堪忧,市场经济环境不利于中小微企业发展

当前,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经济环境下,广大中小微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发展问题,而且还有一个生存问题。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部分企业家对拿土地、搞房地产、拆借资金赚取高额利差的兴趣在增大,产生了“脱实就虚”的现象。市场生存环境也不利于企业发展,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经营者在处理工伤、用工等劳动纠纷中比较被动,应享受的权益有时候得不到保护。受在城区地域影响,中小微企业所在区域因缺少电影院、文化中心等娱乐设施,难以解决员工的业余生活问题,员工流动性较大,企业留人难、留住技术工人和高级人才更难。受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产业转型升级等复杂环境影响,加之企业规模、资金、技术水平等自身局限,占我国企业总数99%的小微企业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开工开不起,停产停不起”“赔本赚吆喝”成为当前多数小微企业举步维艰的真实写照。

1.原材料价格、人力成本上涨,用工难用工贵、人才缺乏,房价地价高企、租金上涨,环保政策高压,生产废水废气废物处理费用大幅上涨,综合运营成本持续上升。

2.外需下降、成本上升,订单减少、市场萎缩,产能过剩、销售困难,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利润微薄,收不抵支、入不敷出,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3.因普遍经营困难导致的赊账欠账、呆账坏账增多,人欠我我欠他,债务关系复杂,追索欠款、债务困难,生产垫资高昂,资金周转困难,融资困难、转型艰难。

(三)经营管理落后,缺乏专业知识

中小微企业经营者大多从创业初始逐步成长起来,非专业管理人才,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中低学历者居多,管理、决策缺乏科学性、前瞻性,由自身局限导致的决策失误往往使企业面临破产倒闭的境地。员工多是管理者亲戚朋友,员工行为主要依靠家庭、亲情道德约束,“家族式”管理,任人唯亲普遍。由于规模小、员工少,小微企业很少制定规章制度,生产和管理往往依靠经验进行,生产经营随意性大,少数即便制定了规章制度,也是挂在墙上,形同虚设,照章办事、依规生产难以执行。

1.财务风险意识淡薄

中小微企业的员工培训基本上不涉及财务风险意识的培训,认为培训只要培训其岗位上的技能就足够了。这很容易造成除财务人员外,其他员工认为财务风险与其无關,不把公司的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这种情形下很容易造成公司的管理者为了追求超额报酬而冒巨大风险,由于底下员工没有建立财务风险意识体系,自然也不会劝阻管理者的冒进行为。由此导致公司出现很多财务问题,如现金流不足等。

2.对资金链的重视和理解程度不够

除了老板关心企业资金链问题,公司的管理者和财务部门对企业资金链重视程度不够。通常普通员工受传统观念影响会认为公司的资金链问题是老板的事,是决策者的事,甚至有些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分配完全由老板说了算。在此情形下,很多管理者对其都不甚重视,财务部分只负责核算,甚至把资金链简单的理解为资金的流动,只要账上的钱够支付各项费用就行,不够再找老板谈。这样发展的结果是,公司的管理者和财务基本不考虑公司的资金运营情况,更别提资金链的问题了。

(四)融资难和融资成本高问题较突出

中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金融部门很少予以青睐,因此在贷款融资方面不能得到很好支持,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其成长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中小微企业因转型升级需要资金需求在增大,而银行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规模却在不断缩小。同时受到政府投资项目和房地产融资成本上升的间接影响,以及人民币汇率的持续上升,使从事纺织服装、电子电器等传统产业出口的中小微企业订单不断减少,库存量增加,企业汇率损失、应收帐款数额呈现上升趋势,资金周转速度减慢,不少企业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五)政府关怀缺位

为帮助小微企业走出困境,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优惠和帮扶政策。但是,由于小微企业数量众多,散乱零星,加之基层相关部门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导致许多小微企业没有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有经营者表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大反腐力度,净化了政治生态和经济生态,同时,政商关系也经历着深刻转型。“以前有党政领导联系企业的对话机制,但近几年很少有领导来企业走访调研,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以往有问题可直接向政府部门写报告,现在企业有问题没有正常的反映渠道。”由于对“亲”“清”政商、政企关系没有形成具体的操作规范,基层干部感觉与企业打交道的尺度无章可循、不好把握,怕出问题,干脆袖手旁观不作为。

三、中小微企业发展路径探索

中小微企业要摆脱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给予政策上的扶持,更需要基层部门积极配合、严格落实,切实减轻小微企业负担,为其创造良好环境;中小微企业自身也应加强管理,内部挖潜,科学规划,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打造适应新常态的内生动力。

(一)加大政府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引导作用

1.强化责任担当,有效落实扶持政策。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相继推出了多项改革优惠举措。2019年以来国家再次放宽中小微企业标准,新推一系列扶持中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金融扶持、优化服务、简政放权等优惠政策,中小微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有道是“一分布置,九分落实”,现实中却存在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致使中央的好政策成了摆设。相关部门要经常深入小微企业,与经营者面对面交流、交心,宣传党的政策,倾听企业呼声,帮助解决困难。针对上级政策进行解读、释疑,让小微企业充分享受党的政策,感受政府关怀。建立定期长效的沟通帮扶机制,最大限度的用好、用足帮扶政策,帮助小微企业提振发展信心,解决实际困难,度过当前难关。

2.转变工作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在环保监测、土地使用、安全生产、质量标准等愈来愈严的背景下,个别执法部门服务与执法本末倒置,针对小微企业频繁检查、罚款,变相骚扰、刁难,“钱”字当头,动辄责令关停、高额罚款,令小微企业苦不堪言。优化营商环境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要从转变工作作风做起,动真格、真落实。要对小微企业“少罚款多帮助,少指责多指导,少说教多服务”,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引导帮助小微企业想办法、找出路,节能降耗、降低污染,规范生产、提高标准,适应新常态。树立以企业为中心的理念,为小微企业服好务、铺好路,想其所想、帮其所需、解其所困,使小微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生产、长足发展。

3.建立中小微企业联合监管、纠纷处理机构

由工商部门、司法部门为主导,联合各地方公益性组织、企业代表、金融机构,建立一个专门用于中小微企业监督、管理和处理经济纠纷的组织机构。通过工商、司法部门调配专家负责各个网点,并将网点分布到地区,以填补经济纠纷处理方式的不足,更好更快更省地满足企业乃至普通民众的需求。承担监督市场健康发展的功能,通过工商部门联合地方公益性组织、金融机构、各地区企业代表,发挥各自优势,分别从金融角度、市场交易规范角度、企业行业内自我监管角度,共同监督市场。开设举报、投诉管理窗口,广泛收集和处理中小微企业的不良交易信息,并统一移交由工商部门处理。

4.建立中小微企业定向融资基金,提供企业内部管理培训、考核。针对中小微企业规模小、信用评级不足、内部管理缺失、融资渠道不通畅、银行贷款偏向大型企业等问题,政府需内外兼顾,两头抓。不仅要解决中小微企业内部问题,而且还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引导金融机构服务于中小微企业。根据中小微企业总体融资需求,制定基金规模目标,各大银行义务性参与投资,基金也面向社会投资群体。同时,政府为从该基金融资的企业提供内部管理培训,并制定企业培训考核标准。根据考核数据,制定企业下一期的融资份额。

5.制定优惠政策,切实解决融资困境。全面落实普惠金融政策,为小微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金融服务。金融服务机构要创新金融服务,多角度、多渠道、多方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简化手续,降低门槛,解决其融資难、融资贵的问题,助推小微企业健康成长。

(二)中小微企业要重视高质量发展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升竞争能力。建立适应市场的现代企业制度,制定清晰的战略定位、发展方向和远景规划,培育自我积累、良性发展的能力。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为金融部门和投资者提供客观准确的财务信息,提高投融资水平。增强信用意识,正确处理生产经营中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建立筹借有方、使用有效、偿还有信的资金营运机制。把握市场先机,努力开拓市场,做到以销定产、以销促产,压缩资金占用,控制生产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加强管理培训方案,提升业务能力。小微企业管理者要不断充电,与时俱进,提升文化素养,主动学习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及现行法律法规等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将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用于企业经营中,提升决策和管理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任人唯贤,适度放权,从琐事、杂事中解脱出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3.谋求长远发展,重视人才培养。在经济下行的市场环境中,优胜劣汰机制会迫使企业优化重组,优势企业往往通过兼并重组,推进产业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要打破“破产”即死亡的陈腐观念,看到困境也是机遇,要改变单打独斗的经营理念,与合作伙伴报团取暖,共同应对挑战,共享发展成果。一方面积极寻求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争取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入股等形式争取把社会资本融入企业的发展当中,保持企业长久活力和竞争力。积极寻求与产业链上游企业建立采购、配送、零部件加工等合作机制,积极开拓市场和业务范围。积极参与政府惠民工程项目,目光放长远,寻找未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新兴市场、朝阳产业。要树立以人才为中心的理念,培育关爱人才、团队合作、互帮互助、亲如一家的企业文化。

中小微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极广,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既要重视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具体问题、表象问题,也要重视制度、政策层面的深层次、根本性问题,更需要中小微企业不断提升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只有多管齐下、多策并举,才能使中小微企业走出眼前困境,迎来新机遇、迈上新台阶。

作者简介:李娟(1982-),女,汉族,河南渑池人,本科,中共漯河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法学。

(作者单位:中共漯河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小微企业发展
小微课大应用
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2018上海企业100强
小微企业借款人
区域发展篇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