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适度超前布局成都东部新区新型基础设施的对策建议

2020-07-14黄毅刘青松刁龙全潘况

先锋 2020年6期
关键词:新区成都基础设施

黄毅 刘青松 刁龙全 潘况

以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推动我国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将为成都东部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向南开放门户枢纽、成渝相向发展的新兴极核、引领新经济发展的产业新城和彰显天府文化的未来之城,提供关键“硬核”支撑。通过梳理近期国家级新区的具体情况,深入分析本地现状优势,在此提出适度超前布局成都东部新区新型基础设施的对策建议。

当前国家级新区新型基础设施布局情况

(一)上海浦东新区。作为上海浦东新区传统四大开发区的金桥,在2019年初就围绕新基建提出以5G商用为契机,大力发展“未来车、智能造、大视讯”等主导产业,打造5G产业高地的设想和规划。目前,作为上海首个5G全覆盖、提供完整5G产研条件的金桥创新园,已吸引华为上海5G创新中心、上汽联创智能网联创新中心、中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5G应用创新中心、中国信通院5G标准开放实验室等四大对外开放平台,以及一批技术创新和相关应用领域的企业落地,聚焦“5G+未来车”“5G+智能造”“5G+数据港”三大“硬核”产业,推动工业同5G、AI智能深度融合,打造更多智慧示范应用场景。2019年5月,国家宣布建设上海(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将聚焦人工智能的芯片、算法、开源开放平台等核心技术,引导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一些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在面向制造、医疗、金融、交通等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应用场景等方面促进人工智能新产品新技术的普及应用。

(二)广州南沙新区。广州市南沙区近期发布了2020年区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计划安排项目203个,涉及总投资额超731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项目中,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格外亮眼,共有54个项目纳入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库,涉及总投资2080亿元,2020年计划投资148亿元,新基建项目在所有项目中总投资占比28.4%。其中,5G及网络应用类项目5个,年度投资17亿元,占比约11.5%,包括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5G基站建设等项目。创新基础设施类项目10个,年度投资60.7亿元,占比约41%,包括广州南沙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建设等项目。数字基础设施类项目19个,年度投资18亿元,占比约12.2%,包括海芯中国区总部及集成电路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国际数据传输枢纽”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节点、芯聚能第三代半导体封装功率模块研发与生产基地等项目。智能制造类项目16个,年度投资46.9亿元,占比约31.7%。城际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类项目3个,年度投资5.5亿元,包括新建深圳至茂名铁路深圳至江门段(广州段)、南沙站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工程等项目。

(三)重庆两江新区。在今年3月疫情影响期间,重庆两江新区就聚焦新基建,围绕氢能源、无人机智能物流、智能驾驶等大数据智能化项目,率先开展“云签约”活动,大力推进5G网络、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应用,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当前,重庆两江新区正加快推动以5G网络、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位于两江新区水土园区的云计算产业园现已汇聚腾讯、浪潮、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两江云计算、重庆有线、腾龙、万国数据、远洋等数据中心,支撑了政务、视频、游戏、金融、工业、电子商务、创业创新等多个领域和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两江新区乃至重庆的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能力。

(四)贵州贵安新区。作为贵州省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贵安新区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主攻方向,贵安新区在深入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中,始终把大数据作为核心竞争力和主导产业来抓。目前,已形成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及华为、腾讯、富士康、FAST天文大数据中心等10个以上大中型数据中心的聚集之势。2020年,贵安新区围绕新基建谋篇布局,持续在5G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加速跑”,实施数字经济提升行动,将建成华为数据中心、腾讯云西南基地、腾讯数据中心二期,加快建设数博大道十大工程、浪潮大数据产业基地、国致科技机器人产业基地、数字丝路跨境数据自由港等,进一步构建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创新推出新消费、新制造、新服务,为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五)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出台《青岛西海岸新区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将于未来三年(2020-2022年)计划建设5G基站等基础设施7000处,实现全区5G信号网络全覆盖。截至2019年年底,青岛西海岸新区共建5G基站1257处,占青岛市年度5G基站建设总量的18.49%,位列青岛市建设数量、计划完成比例两项第一;三大通信运营公司探索实施“5G+”产业赋能、产业智能、产业聚能44个商用示范试点项目。2020至2022年,青岛西海岸新区还将实现全区5G信号网络全覆盖,整合利用灯杆、信號杆、监控杆、电力杆(塔)、公交站台等市政设施和资源,通过“一杆多用”的集约高效多能共享方式,大力推进共同建设节约资源减费降能模式。

成都东部新区布局新型基础设施的现状优势

(一)区位优势。成都东部新区位于成渝地区之间,距离成都中心城区约50公里,距离重庆中心城区约200公里,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大极核城市之间唯一的特大规模新城开发区,北联德阳,南衔资阳、眉山,具有极强的扇面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将有利于在未来承接核心城市功能和发展要素外溢、联动周边区域支撑成渝地区中部崛起。

(二)生态优势。成都东部新区生态资源主要由“三线三网”构成,三线是指龙泉山、龙门山、长秋山等山脉线;三网是指,贯穿区域的岷江水系网、沱江水系网与涪江水系网。当前,东部新区主要生态格局为“一山、一水、多湖”。其中,“一山”指国家级城市森林公园,滋养成渝城市群的高品质绿心;“一水”指以沱江为主、支流为辅的沱江水系,东部新区位于沱江流域下游丘陵区,属都江堰扩灌区所在地,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多湖”指区域内已有的三岔湖、龙泉湖、东安湖等多个水库、湖泊。

(三)空间优势。成都东部新区整体呈现丘区特征,区域地形起伏和缓,适宜开发的土地资源较为充足。在当前的规划模式中,将通过长远考虑和科学合理的用地布局,为成渝地区未来发展提供足够的战略留白用地。同时,东部新区位于成都国际铁路港、双流国际机场的联结点,北向联动金青新“大港区”,南向联动“两场一体”“大航都”,外联“东蓉欧”陆海国际联运大通道,是构建枢纽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的重要载体。

(四)产业优势。天府国际机场、沱江发展轴示范工程、天府奥体公园、龙马湖商务区、绛溪河片区、国际合作教育园区等一批功能性、标志性、引爆性項目加快推进;东西城市轴线、金简仁快速路等关键道路开工建设,城市骨架体系已初步呈现。当前,成都东部新区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相继启动,由“全面规划”进入“全面建设”的新阶段。比如,淮州新城通威光伏产业基地总投资200亿元,项目内容为“30GW电池片及配套”,以高效电池无人智能制造路线为主,建设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物流仓储及相关配套设施。在空港新城,天府国际机场1-5KM范围圈布局了航空智能智造园,正构建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航空制造+智能制造”片区产业生态圈。

对策建议

(一)专题开展成都东部新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战略研究。建议邀请国内外优秀科研院所、尖端企业、高端智库等专家人才,在现有规划优势、生态优势基础上,加快实施东部新区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适度超前进行规划布局。同时,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加强成都同重庆、德阳、眉山、资阳等地研究合作,做好增强片区协同性和衔接性的远期考量。

(二)分类编制成都东部新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建议发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政策优势,立足东部新区沱江发展轴、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战略规划以及天府国际机场、成渝中线等重大功能性基础设施,充分借鉴上海、广州等城市先进经验,理清适合东部新区新型基础设施布局的关键领域,找准重点发力方向,分类分级编制东部新区新型基础设施2021年-2025年专项规划,推动工业互联网、智慧物联网、公共服务网、社会治理网融入东部新区城市脉络。

(三)设立成都东部新区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建议运用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投融资方式,通过政府出资与其他社会资本包括金融资本联合设立投资基金,制定东部新区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明确政府与企业职责边界,发挥市场合理竞争机制,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和盈利模式,大力鼓励技术龙头企业、高成长性潜力企业以及民间投资资本参与,通过激发下游应用场景、激发数据和信息应用等多种途径创造经济效益。

(四)策划成都东部新区新型基础设施领域重大项目。建议围绕东部新区九大片区产业特点,继续加强新型基础设施领域项目投资和招引,适度倾斜新型基础设施领域项目市级支持政策,落实配套的财政投入,做好银行贷款衔接,大力保障资金支持。持续加大向上争取力度,主动对接国家部委和省级有关部门,摸清国家政策走向重点和资金支持重点,争取策划一批东部新区新型基础设施领域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实施。

(五)探索成都东部新区新型基础设施中远期智慧应用场景。建议重点针对景区游园、天府绿道、TOD项目、产业功能区、城际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线路节点等重点区域,开展新型基础设施应用场景评估,在5G基站、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设施建设过程中,探索更多“多智合一”的场景应用模式,做好未来智能驾驶、智慧医疗、绿色交通、无场所办公等智慧应用场景的空间预留,提高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应用价值和战略属性。

猜你喜欢

新区成都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穿过成都去看你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成都
宁波三门湾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