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20-07-14丁小斌
丁小斌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引发新一轮国家和城市实力消长和位势更迭。近年来,党中央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赋予成都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部署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明确支持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此,成都市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推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发布科技创新“18条”和人才新政2.0版,加强城市科技创新战略部署。
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打造城市创新发展动力源
建设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增强高质量发展科技供给。以成都科学城为核心载体,规划建设天府实验室、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加快建设宇宙线物理研究与探测技术研发平台、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等,加快建设成都超算中心,积极推进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落地建设。推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尽快落地建设。深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打造创新驱动先行区。
推进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加快产业功能区创新赋能。搭建校地对接平台,梳理国家级科研平台,分层分类向产业功能区推动,开展“校企双进”系列活动,达成合作项目800余项。加强校地合作,先后与在蓉“2+6”双一流高校及清华、中科院等知名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引进落地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等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在能源互联网、精准医学、大数据、网络安全等领域建成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11家,孵化科技企业100余家。建成“环川大知识经济圈”“电子科大一校一带”“环交大智慧城”等环高校知识经济圈,注册科技型企业500余家,培育创新团队480个,转化高校成果790余项。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升级。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并给予专项补助,2019年,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64亿元,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额231.29亿元,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149家,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235家,位居同类城市第4位;新经济企业突破36万户,培育独角兽企业6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五大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万亿元,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5%以上。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构建最具活力的创新生态。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项目管理、经费使用等方面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设立14亿元天使投资基金、50亿元科技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累计发放“科创贷”67.48亿元。深化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连续举办“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持续开展“菁蓉汇”系列活动,打造“双创”升级版经验获国务院大督查表扬,全国“双创”第四城地位进一步巩固。
实施疫情防控科技专项,打造全国科技抗疫成都力量。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组织实施科技防疫应急攻关计划,第一时间动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市疾控中心、迈克生物、峰际生物等医疗机构和生物医药企业,收集梳理疫情防控技术需求,围绕疫情防控检验检测设备、体外快速诊断试剂、新冠肺炎治疗药物、疫苗、社区疫情防控等。组织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中医药大学及迈克生物、成都博奥晶芯等单位参与科技部应急攻关任务。
贯彻落实中央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部署,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未来,将深入贯彻中央创新驱动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部署,全面落实全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以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打造面向未来的创新载体,营造最具活力的创新生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进一步加强城市创新驱动顶层设计。主动对接国家重点大战略部署,编制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规划。起草《成都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为科技创新提供法治保障。
加快推进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进一步完善科学城建设战略规划,突出“一核四区”联动发展,大力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筹建天府国家实验室,探索建立首席科学家制度。推动成都超算中心、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落地建设。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打造成都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启动建立“领导小组+功能区管委会”和经济区、行政区适度分离的管理体制及“风投基金+政策激励”等运行机制。
着力构建开放型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梳理分析重点领域的产业链、技术链、创新链“薄弱缺”环节,实施补链强链专项行动计划,引导产学研资源向重点产业链匹配。建设集成研发设计、金融服务、供应链保障等功能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实施重点产业专利导航计划,打造产业创新平台集群。鼓励龙头企业以“众创、众包、众筹”等方式,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和创新联盟开展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制定国际标准。
加快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布局建设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硬核科技“二次开发”实驗室、中试共享生产线以及重点产业垂直孵化器等载体,打造全方位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支持创新产品市场验证、技术迭代、应用推广。推动构建“科创空间+专业化运营队伍+创新创业载体+创新服务平台+科创基金”的创新综合服务体系。
深入推进校院地企协同创新。设立专项资金,联合高校院所共同争取大科学装置。持续深化“校企双进”系列活动。推进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规划建设国际合作高层次办学集聚区,引进世界级大学共建特色学院和研究生院。支持高校和龙头企业聚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金融等产业需求联合设立学科(专业)、创办办学机构和实训(实习)基地。采取“高校教学+企业实践”“企业提需求、高校出师资、政府给资助”和“校企双导师”方式,联合培养产业发展急需人才。推动“企业用、高校聘、政府贴”联合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探索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科技转移中心,共同策划举办 “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推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制定出台“三评”改革方案,组建“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完善“城市机会清单”制度,建立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度、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负面清单”制度,设立创业投资母基金和蓉漂人才发展基金,建立健全科研诚信体系,推进作风和学风建设。
作者
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外国专家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