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6G的极化编码链路自适应技术
2020-07-14牛凯
【摘 要】作为第一种达到信道容量的高性能编码,极化码(Polar Code)是未来6G数据传输的重要候选方案,由此提出了面向6G的极化编码链路自适应传输框架。在此框架下,高性能的级联极化编码方案,逼近有限码长信道容量极限;通用的极化编码速率适配,支持高效HARQ机制;灵活的极化编码调制,显著提升链路频谱效率。极化编码链路自适应方案能够显著提升无线传输性能,满足超高可靠低时延与高频谱效率传输要求,在未来6G数据传输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极化码;信道极化;极化编码调制;极化编码链路自适应;极化编码HARQ
0 引言
2019年9月,芬兰奥陆大学发布了全球第一个6G白皮书,标志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争夺焦点,正从第五代移动通信(5G)转向第六代移动通信(6G)。文獻[1]、[2]指出,未来6G移动通信需要同时满足高可靠低时延(中断概率小于10-6、通信时延达到50~100 μs)与高频谱效率(峰值速率达到100 Gbit/s~1 Tbit/s)的性能要求。为了应对这些艰巨挑战,迫切要求6G无线链路传输技术取得突破。
2009年,土耳其学者Ar?kan在文献[3]提出了极化码(Polar Code),首次以构造性方法证明信道容量渐近可达。极化码发明10年来,成为信道编码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2016年11月,极化码入选5G移动通信的控制信道编码候选方案,并最终写入5G标准[4-5]。极化码作为5G控制信道的编码标准,只是实用化的一小步,在数据信道中应用极化码才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为了应对6G数据传输的技术挑战,基于极化编码的链路自适应传输将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一种候选技术。本文旨在介绍满足6G传输需求的极化编码链路自适应技术,展望极化码在6G数据信道中的应用前景。
1 极化编码的6G数据链路框架
1.1 极化编码
极化码基于信道极化现象设计,它最早由Ar?kan引入[3],是指将一组可靠性相同的二进制对称输入离散无记忆信道(B-DMC)W采用递推编码的方法,变换为一组有相关性的、可靠性各不相同的极化子信道的过程,随着码长(即信道数目)的增加,这些子信道呈现两极分化现象。
一般地,对于给定的B-DMC信道W,可以采用不同的构造方法[5-6],评估N个子信道的可靠性。其中K个高可靠的子信道集合A,称为信息集合,用于承载信息比特,而剩余的N-K个低可靠子信道集合Ac,用于承载收发两端都已知的固定比特(一般默认为全零),称为冻结比特(Frozen Bit)。
给定(N,K)极化码,信息位长度为K,编码长度为N,则编码器输入比特序列由信息比特与冻结比特构成,表示为u1N=(u1 ,u2,…,uN )=(u,u)。令x1N=(x1 ,x2,…,xN)表示编码比特序列。则极化码的原始编码表示如下:
x1N=u1NGN (1)
其中编码生成矩阵 GN=BNFn,BN是排序矩阵,完成比特反序操作,Fn表示矩阵F进行n次Kronecker积操作,实质上是Hadamard变换矩阵。由于采用蝶形结构编码,极化码的编码复杂度为O(N1gN)[3]。
极化码也可以采用简化编码方式,5G NR就采用这种方式[4],即:
x1N=u1NFn (2)
对比公式(1)可知,其编码过程直接进行Hadamard变换,不必再进行比特反序操作。Ar?kan在文献[3]中证明这两种编码形式是等价的。公式(2)的编码过程更简单,但在译码端需要调整接收信号的顺序。
1.2 数据链路框架
为了满足高可靠低时延与高频谱效率的6G传输需求,我们提出了图1所示的极化编码链路自适应框架。
如图1所示,这一框架是级联极化编码/HARQ/调制的组合。在发送端,首先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编码,接着进行极化码编码,然后再基于HARQ机制进行速率适配(包括凿孔/缩短/重复等操作),最后进行编码比特到星座信号的映射操作。
相应地,在接收端,首先进行信道估计与软解调,生成比特级对数似然比(LLR)信息,同时提取信道质量信息(CQI),反馈到发送端。接着,基于HARQ的重传方式,进行信号合并、解速率适配与解交织等操作,将合并处理的LLR信息送入一个或多个极化码译码器。最后,根据译码输出进行CRC校验,如果校验通过则产生ACK信令,如果不通过则产生NACK信令反馈到发送端。
需要强调的是,为了适应无线信道的动态时变衰落特征,这一框架需要采用链路自适应机制,包括了码率、重传方式与调制阶数的自适应调整。基于接收端反馈的CQI信息,发送端进行调制阶数与编码码率的调整,一般而言,信道质量差、低信噪比条件下,采用低码率(R<1/2)与低阶调制(QPSK),而当信道质量变好或高信噪比条件下,则采用高码率(R>1/2)与高阶调制(16/64/256QAM)。基于接收端反馈的ACK/NACK信令与CQI信息,发送端选择蔡司合并(CC, Chase Combination)或增量冗余(IR, Incremental Redundancy)重传模式,调整速率适配图样,产生重传编码比特序列。
实际上,一般通信系统中也广泛存在可靠性差异导致的广义极化现象,例如星座调制的各个比特具有不同的可靠性[5]。上述框架就是基于广义极化思想设计的极化编码/调制整体极化系统。采用极化编码、HARQ与高阶调制,能够逼近信道容量极限,大幅度提升6G系统性能。
下面从极化编码与构造、极化编码HARQ与极化编码调制三个方面,分析与设计极化编码链路自适应系统。
2 高性能极化编译码与构造
Ar?kan最早提出了串行抵消(SC)极化码译码算法[3],码长无限长条件下,采用这一次优算法即可达到信道容量极限。但在有限码长下,采用单独极化编码以及SC译码的性能较差。为了提高极化码有限码长性能,人们采用了CRC级联极化码以及高性能译码算法,在有限码长条件下,相对于Turbo、LDPC码有显著的性能增益[6]。为了满足6G超高可靠性要求,需要进一步探索极化码的各种实用化构造技术。
2.1 高性能极化短码构造
为了探索极化码短码的极限性能,笔者在文献[7]中提出了高性能极化码编译码方案。如图2所示,发送端包括CRC编码器与极化码编码器,接收端采用的是一种混合译码算法。该算法由CRC辅助的自适应串行抵消列表(SCL)译码算法与CRC辅助的球译码(SD)算法组成。
針对CRC级联极化码,我们在短码N=64, 128情况下进行了优化设计。短码条件下,CRC码的结构非常重要,会显著影响整个级联码的最小汉明距离与重量谱分布。经过精确计算与枚举搜索,文献[7]得到了各种码率下最优的CRC生成多项式。通过优化CRC生成多项式,可以显著提高级联码的整体性能。
高性能译码算法是提升极化码有限码长性能的关键。笔者[8]以及Tal和Vardy[9]同时提出了列表SC算法(SCL),另外还提出了堆栈SC算法[10]与SCH算法[11],这些算法相比于SC译码,性能有显著改进。进一步,笔者提出的CRC辅助的SCL/SCS译码算法(CA-SCL/SCS)[12]以及Li等人提出的自适应CA-SCL算法[13],极大增强了译码性能。对于短码极化码,笔者在文献[14]、[15]中提出了低复杂度的球译码(SD)算法,达到最大似然(ML)译码性能。
为了探索级联极化码的极限性能,我们提出了图2所示的CRC辅助混合译码算法(A-HD)。其基本思想是,译码器首先启动自适应CA-SCL算法,假设未达到预设最大列表规模Lmax,已经有路径通过CRC校验,则提前结束译码;反之,如果L=Lmax还没有路径通过CRC校验,则说明当前错误较为恶劣,此时利用SCL译码结果重新计算CRC比特并设置初始半径,进行CA-SD译码,得到最终结果。
在AWGN信道下,针对表1的级联极化码,图3给出了误块率(BLER)仿真结果。其中码长N=128,码率R=1/3,1/2,2/3,译码算法包括混合译码(CA-HD)、自适应CA-SCL译码(ADSCL)、固定列表CA-SCL译码,虚线表示基于正态近似(NA, Normal Approximation)的差错性能下界。这个理论下界是文献[16]提出的有限码长信道容量极限。另外,ADSCL与CA-HD的最大列表规模都为Lmax=1024。
由图3可知,不同码率条件下,当采用固定的列表L=32时,相比于NA下界,都有明显的性能损失。ADSCL虽然列表规模达到了1 024,但性能仍然比CA-HD略差。并且在各种码率下,CA-HD的译码性能都接近了理论极限,例如R=1/2,BLER=10-3时,CA-HD与NA只相差0.025 dB,几乎达到了有限码长容量极限。
Ar?kan在2019年的Shannon Lecture讲演中提到,为了达到有限码长容量极限,需要采用卷积码与极化码的级联方案,并且要采用序列译码算法,这就是所谓的PAC编码[17]。文献[7]的结果表明,采用经过优化的CRC-Polar级联编码与混合译码算法,也能够逼近容量极限,与PAC方案性能类似。并且PAC码的码率难以灵活调整,而CRC-Polar级联编码适用于多种码率,具有更强的普适性,能够适应6G链路码率自适应的传输需求。
2.2 极化码速率适配方案
极化码的原始编码,要求码长满足2的整数次幂的约束。而在无线链路的HARQ传输中,要求信道编码通过改变码长进行灵活的码率配置。因此,码长约束条件限制了极化码在HARQ中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假定信息比特长度为K,实际的编码码长M不一定是2的幂次,因此需要采用速率匹配,将原始码长N调整为实际码长M。主流的速率匹配方案包括:凿孔(Puncturing)和缩短(Shortening)。前者的特点是凿孔位置的编码比特任意取值,而译码器无法获知这些比特取值,因此LLR设置为0。而后者特点是缩短位置的编码比特固定取值(例如0),这样译码器先验已知其比特取值,LLR设置为。图4给出了等均匀凿孔(QUP)方案与反序等均匀缩短(RQUS)方案操作原理与示例。
笔者在文献[18]中提出了QUP凿孔方式,其原理如图4(a)所示。图中给出的是N比特的凿孔表,其中0表示将编码比特凿孔,而1表示保留原编码比特。在5G NR标准中采用简化编码形式,参见公式(2),则只需要凿掉开头的N-M个比特,而保留后续的M个比特。而如果采用原始编码形式,即公式(1),则原始凿孔表需要经过比特反序操作,这样凿孔位置就近似均匀分散在整个编码码字中,因此得名为准均匀凿孔(QUP)。这两种凿孔方式是等价的。图4(c)给出了原码长N=8,凿孔3比特,得到实际码长M=5的QUP凿孔示例。容易看出,对于5G NR标准,应当在比特序号集合{1, 2, 3}中凿掉这3个比特,而对于原始编码方式,需要在比特序号集合{1, 3, 5}中凿掉这3个比特。
类似地,文献[19]、[20]提出了RQUS凿孔方式,其原理如图4(b)所示。5G编码形式只需要缩短结尾的N-M个比特,而保留开头的M个比特。而原始编码形式,由于需要经过比特反序操作,缩短位置就近似均匀分散在整个编码码字中。这两种凿孔方式也是等价的。图4(d)给出了原码长,缩短3比特,得到N=8实际码长M=5的RQUS缩短示例。容易看出,对于5G NR标准,应当在比特序号集合{6, 7, 8}中缩短这3个比特;而对于原始编码方式,需要在比特序号集合{4, 6, 8}中缩短这3个比特。
上述QUP/RQUS方案就是5G NR标准中采用的速率适配方式[4],笔者在文献[19]中证明,这两种方式能够保证重量谱近似最优。
另外,针对Rayleigh信道的极化码构造,也是HARQ应用的重要问题。笔者在文献[21]中提出了两种容量等效的构造方法,能够以较低复杂度获得子信道可靠性的高精度评估,可以作为极化码在6G无线衰落信道中编码构造的基本参考。
3 极化编码HARQ
极化编码HARQ方案主要分为两大类:基于蔡司合并的HARQ与基于增量冗余的HARQ,下面简述代表性的方案。
3.1 基于蔡司合并的HARQ方案
笔者在文献[22]基于QUP凿孔方式,提出了极化编码的CC-HARQ传输方案,其流程如图5所示。
在发送端,信息比特序列经过极化编码得到编码码字,经过QUP凿孔后得到实际发送的编码码字,送入无线信道。在接收端,如果译码结果的CRC校验失败,则向反馈信道发送NACK信号,要求发送端进行重传。发送端将再次传输全部的编码码字,接收端收到重传码字后,将之前各次接收到的LLR序列与当前接收的重传LLR序列叠加,再进行再译码。传输过程将一直持续,直到译码成功或者达到最大传输次数。
极化编码CC-HARQ每次重传的都是同一个码字,因此更容易与其它信号处理技术(如调制、多天线传输等)进行组合,实现简单。但由于重传整个码字,冗余较多,其链路吞吐率会降低。
3.2 基于增量冗余的HARQ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HARQ的链路吞吐率,笔者在文献[23]提出了基于QUP凿孔的IR-HARQ传输方案,其流程如图6所示。
IR-HARQ方案与CC-HARQ方案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送入发送端缓存的数据并不是凿孔后的编码码字,而是一部分待重传的信息序列。若接收端译码失败,则反馈NACK信号,发送端选择最容易出错的一些信息比特,不进行编码直接送入信道重传,接收端则利用重传的LLR信息去辅助译码。
3.3 极化扩展HARQ方案
文献[24]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矩阵扩展的IR-HARQ传输方案,简称为极化扩展(PE: Polar Extension)HARQ方案,其流程如图7所示。
该方案同样基于QUP凿孔方式,其关键步骤是扩展码长,并重建一个低码率的极化码。在发送端,当扩展极化码时,首先恢复先前的凿孔位。如果需要更多位,则应扩展母码长度。在重构极化码时,根据构造算法确定扩展部分的新信息比特和原始部分的冗余比特(不可靠信息),将冗余比特复制到新信息位置,然后将冗余比特作为极化码的冻结位处理。在接收端,基于SC译码顺序,新的信息比特将在冗余比特之前译码,并且已经译码的信息比特可以作为相应位置的冻结比特值。由此,所有信息比特都在最可靠的子信道上。
PE-HARQ方案中,基于扩展极化矩阵生成的增量编码比特,容易与先前发送的编码比特串接以形成更低码率的极化码。该方案既具有长码的编码增益,又具有多重传输的分集增益。
3.4 极化码的HARQ方案性能对比
图8给出了AWGN信道下,基于速率适配的凿孔Turbo码(RCPT)、不规则重复累积码(RCIRA)(一种LDPC码)的HARQ方案,以及极化编码的CC-HARQ与IR-HARQ方案的吞吐率性能。
如图8所示,极化编码CC-HARQ方案比Turbo码和LDPC码的IR-HARQ方案的效果稍差。在低信噪比情况下,前者相比较后两者的性能损失约为1.0 dB。随着信噪比的增加,该方案与Turbo/LDPC编码方案的性能差距变小。而极化编码IR-HARQ方案受益于额外的编码增益,吞吐率性能远好于Turbo编码HARQ方案,并且相比于LDPC编码HARQ方案也有提升。
与CC-HARQ方案相比,IR-HARQ方案可以获得额外的编码增益,吞吐率更高,且实现灵活。但是CC-HARQ方案相比IR-HARQ方案复杂度较低,所需存储空间也较小,在译码器缓存、译码时延、反馈链路负荷以及与其它技术的兼容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PE-HARQ方案是IR-HARQ方案的進一步改进,可以提高有限码长下的传输性能,能显著提升吞吐率。但该方案编码过程需要额外的模二加操作,会增加一定的复杂度。面向6G系统需求的高性能Polar-HARQ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4 调制极化
由于星座调制信号承载多个比特,每个比特对应的子信道可靠性有差异,因此可以看作广义的信道极化,称为调制极化。图9给出了16QAM,采用集分割映射的调制极化示例。由图9可知,16QAM的四个调制极化子信道的容量有显著差异,比特1对应的子信道容量最小,可靠性差,而比特4相应的容量最大,可靠性高。
充分利用编码极化与调制极化效应,可以设计与优化极化编码调制系统,一般包括比特交织极化编码调制(BIPCM)与多级极化编码调制(MLC-PCM)两种结构[25-27]。图10给出了Rayleigh信道下,调制方式为QPSK/16QAM/64QAM,码长为512,码率为1/2与2/3,极化编码调制(PCM)与LTE Turbo编码调制在误块率(BLER)为10-4的频谱效率对比。极化码编码采用文献[6]构造,译码采用CA-SCL算法。Turbo码编码采用LTE标准,译码采用Log-MAP算法。
由图10可知,Rayleigh信道下,PCM相对于Turbo编码调制有1~2.5 dB的性能增益,并且,调制阶数越高,性能增益越大。6G系统将会应用超高阶调制,例如1024/4096 QAM,可以预见采用极化编码调制是提高频谱效率的有效手段。
5 結束语
极化码是最近十年信道编码领域的重大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IEEE通信学会发布的极化码最佳读物[4],精选了极化码领域的50篇重要文献,作者有三篇论文(参考文献[6]、[11]、[21])入选,有兴趣了解极化码研究全貌的读者可以查阅。
未来6G无线链路要求满足高可靠低时延与高频谱效率的传输需求,对于编码调制设计提出了巨大的技术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本文提出了极化编码链路自适应传输框架。在这一框架下,采用优化的CRC级联极化码,能够逼近有限码长容量极限,满足6G超高可靠数据传输要求。进一步,采用通用凿孔/缩短速率适配方式,设计高效的CC/IR-HARQ机制,能够改善6G无线链路传输性能。最后,采用极化编码调制方案,充分挖掘调制极化效应,能够极大提升频谱效率,满足6G高频谱效率传输需求。
综上所述,极化编码链路自适应传输技术,是满足未来6G移动通信需求的重要候选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L M, L K. Key drivers and research challenges for 6G ubiquitous wireless intelligence[R]. 2019.
[2] 张平,牛凯,田辉,等. 6G移动通信技术展望[J]. 通信学报, 2019,40(1): 141-148.
[3] E A. Channel polarization: a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capacity-achieving codes for symmetric binary-input memoryless channels[J]. IEEE Trans. Inf. Theory, 2009,55(7): 3051-3073.
[4] 3GPP. 3GPP 38.212 v.15.1.0: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S]. 2018.
[5] 牛凯. “太极混一”——极化码原理及5G应用[J]. 中兴通讯技术, 2019,25(1): 19-28.
[6] N K, C K, L J R, et al. Polar Codes: Primary Concepts and Practical Decoding Algorithms[J].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2014,52(7): 192-203.
[7] P J N, N K, D J C. Approaching the Normal Approxima-tion of the Finite Blocklength Capacity within 0.025dB by Short Polar Codes[J].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tters, 2020.
[8] C K, N K, L J R, List successive cancellation decoding of polar codes[J]. Electronics Letters, 2012,48(9): 500-U52.
[9] I T, A V. List decoding of polar codes[C]//IEEE Int. Symp. Inform. Theory (ISIT), 2011: 1-5.
[10] N K, C K. Stack decoding of polar codes[J]. Electronics Letters, 2012,48(12): 695-696.
[11] C K, N K, L J R. Improved successive cancellation decoding of polar codes[J]. IEEE Trans. on Communications, 2013,61(8): 3100-3107.
[12] N K, C K. CRC-aided decoding of polar codes[J]. IEEE Commun. Lett., 2012,16(10): 1668-1671.
[13] L B, S H, D Tse. An Adaptive 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 Decoder for Polar Codes with Cyclic Redundancy Check[J]. IEEE Commun. Lett., 2012,16(12): 2044-2047.
[14] N K, C K, L J R, Low-Complexity Sphere Decoding of Polar Codes Based on Optimum Path Metric[J].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2014,18(2): 332-335.
[15] P J, D J, N K. CRC-Aided Sphere Decoding for Short Polar Codes[J]. IEEE Commun. Lett., 2019,23(2): 210-213.
[16] Y P, H V P, S V. Channel Coding Rate in the Finite Blocklength Regime[J]. IEEE Trans. Inf. Theory, 2010,56(5): 2307-2359.
[17] E A. From sequential decoding to channel polarization and back again[J]. arXiv, 2019: 1908.09594.
[18] N K, C K, J. L R. Beyond turbo codes: Rate-compatible punctured polar codes[C]//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ICC). IEEE, 2013: 3423-3427.
[19] N K, D J C , C K, et al. Rate-Compatible Punctured Polar Codes: Optimal Construction Based on Polar Spectra[EB/OL]. [2020-05-10]. https://arxiv.org/pdf/1612.01352.
[20] W R, L R. A novel puncturing scheme for polar codes[J].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2014,18(12): 2081-2084.
[21] Z D K, N K, D C. Construction of Polar Codes in Rayleigh Fading Channel[J].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2019,23(3): 402-405.
[22] C K, N K, H Z, et al. Polar coded HARQ scheme with Chase combining[C]//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Conference (WCNC). IEEE, 2014: 474-479.
[22] C K, N K, L J R. A Hybrid ARQ Scheme Based on Polar Codes[J].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2013,17(10): 1996-1999.
[23] Z M M, Z G, X C, et al. An adaptive IR-HARQ scheme for polar codes by polarizing matrix extension[J].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2018,22(7): 1306-1309.
[24] M S, A S, C S, et al. Polar-Coded Modula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2013,61(10): 4108-4119.
[25] C K, N K, L J R. Practical polar code construction over parallel channels[J]. IET Communications, 2013,7(7): 620-627.
[26] C K, N K, L J R. Polar coded modulation with optimal constellation labeling[J]. National Doctoral Academic Forum o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C), 2013: 1-5.
[27] 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 Best Readings in Polar Coding[EB/OL]. [2020-05-10]. https://www.comsoc.org/publications/best-readings/polar-coding.
作者簡介
牛凯(orcid.org/0000-0002-8076-1867):现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分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论与信道编码,先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863项目,在IEEE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200篇,其中SCI检索58篇,设计的极化码高性能编译码算法成为5G标准主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