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诈不如拙诚
2020-07-14李中军
李中军
魏晋人傅玄在《傅子》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间,大臣刘晔很受敬重。魏明帝想要讨伐蜀国,朝廷内外大臣都说“不可以”。刘晔在与明帝商议时,说可以讨伐蜀国,出来后,对朝廷大臣说的则是不可以讨伐蜀国。由于刘晔极富胆略智慧,不论说可以还是不可以,理由都非常充分,有根有据,让人信服。
中领军杨暨素来敬重刘晔,坚定地认为不能讨伐蜀国。每次从内廷出来,都会探望刘晔,两人交流意见时,刘晔每次都说不能攻打蜀国。后来杨暨随明帝车驾到天渊池,明帝议伐蜀一事,杨暨激烈劝谏。明帝对他说:“爱卿一介书生,怎么知道行军打仗的事!”杨暨谦逊谢罪回答:“微臣出自儒生之末,陛下您器重我,提拔我统领军队,我对某件事有看法,不敢不竭忠盡智,说出全部观点。我的意见也许不值得您重视,但先帝谋臣、侍中刘晔,常常对我说蜀国不能攻打。”明帝这时感到吃惊,他说:“刘晔跟我说的是蜀国可以攻打啊。”杨暨就建议找来刘晔对质。
刘晔来到后,面对明帝询问,始终一言不发。过后单独面见明帝时,刘晔自责地说:“讨伐敌国,是国家的重大决策。我能够参与其中,常常担心梦中泄露秘密,增加微臣的罪过。怎么敢轻易说出内心想法?有道是兵不厌诈,在行动没有实施之前,要不厌其烦地保守秘密。陛下您轻易流露出来,我担心蜀国早已经知道了。”刘晔见到杨暨,责备他虽是正直敢言的大臣,但是不讲究计谋,有损“人君之威”,建议他以后进言行事,不能不深思熟虑。
有人在明帝面前说刘晔的坏话:“刘晔为人不忠,善于窥探上意而献媚迎合。请试探一下他。和他说话时全用相反的意思问他,如果他的回答都与所问的意思相反,说明刘晔常与陛下的主张一致。如果他的回答都与所问意思相同,刘晔的逢迎之情必然暴露无遗。”明帝如此这般,果然得到验证,从此以后就疏远了刘晔。
据史籍记载,刘晔少年成名,时人称其才华卓著,又历仕曹魏三朝,谋略出众,屡献妙计,不可不谓聪明过人。但由于自作聪明,人前人后玩弄一些心计,结果失去了信任,最后的结局让人唏嘘。因此,为人要诚恳踏实,虽然看似愚直拙笨,但却让人信任放心;切莫自作聪明,取巧耍诈,当面说一套、背后行一套,毕竟时间长了,总会穿帮露馅的。先贤语重心长的忠告:“巧诈不如拙诚。”这句话今天读来,依然如当头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