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性创新发展研究述评
2020-07-14陈小婷
陈小婷
摘要:颠覆性创新已经成为新时代不可阻挡的趋势,正日益成为国家发展及企业竞争的重要战略行动。系统回顾既往文献,从概念、类型、影响因素、实施路径和绩效水平等方面,对颠覆性创新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并总结了颠覆性创新理论研究不足之处,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关键词:颠覆性创新;机会识别;初创企业;在位企业
Abstract: Disruptive innovation has become an irresistible trend in the new era, and it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n important strategic action for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corporate competition. According to previous literatur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research about disruptive innovation is reviewed, including concepts, types, influencing factors, diffusion processes, implementation paths and performance levels. On this basis, the deficiencie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in disruptive innovation are summarized. Finally,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proposed.
Key words: disruptive innovation;opportunity recognition;new enterprise;incumbent enterprise
0 引言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重要时期,党中央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颠覆性创新理论能够为我国企业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而我国市场规模庞大、消费需求多样化反过来为颠覆性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颠覆性创新作为技术策略、市场策略和商业模式策略的有机结合,为初创企业进入、后发企业崛起和在位企业稳固提供新方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因此有必要全面梳理颠覆性创新发展过程,明确未来探索方向。从现有文献来看,我国关于颠覆性创新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颠覆性创新的概念还未得到统一明晰的本土化界定,且鲜有定量化探索,也未曾构建普适的颠覆性创新绩效水平的测量指标和评估体系。为此,本文将从颠覆性创新内涵及类型、影响因素、实施路径、绩效水平等方面,对该领域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评析,以期为企业实施颠覆性创新和构建符合中国情境的颠覆性创新体系提供理论参考。最后,本文探讨了颠覆性创新这一领域未来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
1 颠覆性创新的内涵及类别
Christensen首次明确提出了颠覆性创新的概念,即最初定位于低端市场或新市场,通过产品及服务性能的改进,逐步被客户接受,侵入并占据主流市场,打破现有市场竞争格局及规则,对在位企业造成颠覆的过程[2]。靳宗振等结合我国情境提出,颠覆性创新是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新产业的全过程创新,能够有效颠覆现有组织结构、主流产品以及价值网络的重大变革[3]。格兰仕、海尔等企业成功进行了颠覆性创新,足以说明颠覆性创新理论适合中国国情,它可以为“中国制造”之路提供新思路,促使中国产业转型升级[4]。从市场侵入方向来看,颠覆性创新起初被划分为两种类型:低端颠覆性创新和新市场颠覆性创新。低端颠覆性创新始于价值网络的低端,目标客户是消费水平较低和被现有市场过度服务的消费群体。而新市场颠覆性创新针对非消费市场,需创造出新的价值网络,创造出新的需求。随着学界对颠覆性创新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范围不再局限,高端颠覆性创新开始被囊括进来[5]。
相较于与传统意义上的维持性创新,颠覆性创新通过“弯道超车”方式为企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界内颠覆[6]。我国市场具有庞大的非消费群体和广阔的普通消费群体,为开展颠覆性创新提供先天的肥沃土壤,加之我国技术和市场的不对称性,进行颠覆性创新势在必行。本文将围绕颠覆性创新影响因素、实施路径和绩效水平等方面进行综述,试图总结出目前学术界在颠覆性创新这一领域的现有成果,并为下一步研究指明可行的前进方向。
2 颠覆性创新的影响因素
颠覆性创新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从颠覆性创意产生或机会识别、到创新研发并商业化、再到逐步被主流市场所接受、最后巩固企业市场地位,涉及众多主体、包含多个阶段、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外对颠覆性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从内部与外部两大视角展开,通过分析其内外部影响因素来探寻企业进行颠覆性创新过程中驱动因素和阻碍因素。
2.1 组织内部视角
企业既有的各类资源是其进行颠覆性创新的基础,然而禁锢于原有的资源利用框架中却会致使企业错失颠覆性创新良机[7]。第一,人力资源因素。企业应对主要管理者采取长期导向、基于主觀的激励计划,如此企业管理人员才不会被条条框框束缚,也不会躲避颠覆性创新带来的风险[8]。同时企业必须采取措施来防止由于人才流失所导致破坏。第二,组织文化因素。Govindarajan等认为冒险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的文化可以促进企业进行颠覆性创新[5]。Li等认为企业与企业之间应该学会知识分享,如此可加速颠覆性创新的进程[9]。第三,企业创新资源的配置过程是决定其颠覆性创新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本质上取决于组织的价值观[10]。第四,组织结构因素。企业规模与颠覆性创新成功呈负相关,建议现有企业与初创企业合作或是现有企业成立单独的组织单位[11]。第五,研发与生产流程因素。马进军等认为创新过程包括工业化研发、模块化生产、企业家自我代言营销以及新零售销售模式,均对企业颠覆性创新起到促进作用[12]。
2.2 外部环境视角
颠覆性创新的产生是原有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发展分离后产生冲突的产物[13]。换言之,企业的创新行为始于其对市场消费需求更新的正确反映,需求结构变化是开拓新的创新战略模式的诱因[7]。第一,技术和市场因素。实际上,技术进步的速度总是超越主流消费群对产品性能需求的提升速度,而有时市场所需的是相对不那么成熟乃至较新的技术。苏启林等认为技术和市场不对称促使后发企业开拓新市场;动机不对称则使在位企业防御能力减弱,从而为初创企业提供发展时间[1]。第二,消费者因素。由于人们已经习惯了现有产品,加之颠覆性创新带来的产品和服务存在性能缺陷,消费者容易产生怀疑,从而引发颠覆性创新与试验消费者信任价值冲突、情感价值冲突[14][15]。第三,政府因素。国家大型工程项目背景下,如中国高速铁路,政府或寡头垄断极有可能是颠覆性创新的主要驱动力,因此在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不发达的公共领域,需要政府来与市场互动,推动主导颠覆性创新的实施[16][17]。扶持并发展颠覆性创新对于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3 颠覆性创新的实施路径
颠覆性创新面临来自于创新利益相关者的差异化价值判断,会引发初创企业、后发企业、在为企业等创新利益相关者物质利益和道德規范冲突,进而影响核心利益相关者对颠覆性创新的可接受性及应对策略[15]。
对于资源缺乏、技术水平较弱的后发企业来说,进行颠覆性创新是其实现赶超、快速增长占据市场的重要战略选择。第一,通过提供与主流技术不同的性能轨迹来进行颠覆性技术创新。Yu等认为企业应该采用简单小型化、增补化和以另类应用为导向的技术开发等研发策略来促进具有颠覆性潜力的技术应用[18]。第二,在简易性、便利性和产品价格、市场占有率上进行颠覆性产品创新。颠覆性创新产品应该通过带给消费者更高的消费者剩余来侵入主流市场,创新成本和市场占有率也可作为企业选择最优创新策略选择依据[19][20]。第三,通过价值链要素重组改变现有市场竞争规则进行颠覆性商业模式创新[21][22]。吴佩等提出企业商业模式应高度契合颠覆性创新战略,兼具效率与新颖性特点的商业模式更利于后发企业的颠覆性创新[23]。第四,企业家通过机会识别、捕捉和利用,定位市场价值创造方向,引导企业创新战略行动。吴佩等从管理的角度出发,认为企业应该从非可见性管理、不确定管理、避免过度颠覆、建立企业网络四方面着手,规避颠覆性创新给企业带来的风险[24]。
对在位企业而言,往往过度聚焦于主流市场客户的需求而忽略了低端市场的需求。由于在位企业核心刚性、组织惯性等,难以对进行颠覆性创新的初创企业与后发企业做出回应,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使得在位企业处于被动地位。张枢盛等提出成颠覆性创新核心在于企业能否打破固有RPV下的模式[25]。许晓明等提出在位企业颠覆性创新战略应用模型,首先,在实施颠覆性创新之前,企业应在现在市场设立较高进入壁垒,以此防御初创企业威胁,其次,实施针对新市场的颠覆性创新,发起反击[26]。陈雪雁认为二元性组织可以有效破除在位企业实施颠覆性创新的障碍[27]。颠覆性创新战略更大程度上既是在位企业与新进入企业之间的跨期互动,又是与持续性创新战略的跨期互动,在位企业可通过研发混合产品和混合商业模式应对颠覆,实现过渡[26][28]。综上,在位企业必须打破固有管理思维模式,迎接颠覆性创新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其若要保持市场地位,在竞争中不被淘汰出局,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继续进行持续性创新以提高现有市场进入壁垒;第二,打破现有模式,进行与颠覆性创新战略匹配的价值网络重构,开展颠覆性创新;第三,通过研发混合产品和混合商业模式来应对颠覆。但如此一来,当颠覆性创新技术、产品或服务出现时,由于在位企业与新进入企业产生市场价值冲突,颠覆性创新技术可能会遭遇严重抵制,难以推广。在位企业可以通过直接收购或建立平台与初创企业进行合作,实施颠覆性创新战略行动,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协同。换言之,颠覆性创新会使企业竞合关系发生很大变化,从单维竞争关系转向价值网络协同,从而实现资源高效利用,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并改变行业制度逻辑。
4 颠覆性创新技术识别与绩效测度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重要时期,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要不断创造新技术和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新需求和新市场的要求,实现创新引领发展。识别何种技术具有颠覆性创新潜力,通过扶持可以实现颠覆原技术产品的目标,这对产业布局和产业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3]。因此,颠覆性技术的识别及程度测量应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刘秋艳等梳理了国内外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28],白光祖等基于文献知识的内外关联关系设计出颠覆性技术识别评价方法[29]。栾春娟等设计了技术成熟测度指标,并对市场现有技术展开测度[30],卢文光等构建新技术的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并与传统技术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差异对比[31]。
企业是具体实施颠覆性创新并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微观主体,确定颠覆性创新测度指标并构建评估体系,一方面符合当下时代创新驱动发展要求,有利于增强企业进行颠覆性创新的意识,提高颠覆性创新水平和绩效;另一方面,有利于政府相关部门宏观把控,推进颠覆性创新本土化发展。从现有文献来看,学界鲜有定量研究,缺乏颠覆性创新绩效测度指标和评估体系。Govindarajan等认为,激进化是以技术为基础的非理性维度,而颠覆性是以市场为基础的非理性维度,基于这两个维度开发了颠覆性创新程度测量量表[5]。石俊国等则基于偏好内生视角,从初创期(渠道创新投入、顾客教育投入)和成长期(产品持续性能改进、战略业务单元自制能力)探究颠覆性创新行为与企业绩效的关系[32]。
综上研究,学界对颠覆性技术识别及成熟度测度、企业颠覆性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未来研究可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适性技术识别模型、绩效评价模型,而后进一步深入开发具有产业特色的特定模型。
5 总结与研究展望
本文从内涵及类型、影响因素、实施路径、绩效水平等方面对颠覆性创新展开系统综述和评析,通过总结发现:①颠覆性创新研究对象从最初的高新技术产业扩展到传统产业,如制造行业、教育行业、医药行业、金融行业等,从新兴企业与后发企业扩展到了在位企业、平台型企业,但对公共服务业大型项目的研究较少。②企业、产业层面研究较多,国家宏观层面和跨层面研究较少,缺乏对企业内外部结构平台搭建的研究。③未形成统一的颠覆性创新框架,且多以事后分析方式为主,关于事前识别研究较少。④现有研究多以案例理论分析为主,定量研究进展缓慢,缺乏对绩效测度体系的研究。
我国目前关于颠覆性创新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扩展:①明晰颠覆性创新的本土化内涵,依托我国战略方针,构建中国情境下的颠覆性创新体系和激励机制。②深入颠覆性创新对传统行业与公共领域的影响和应用研究,使颠覆赶超思想覆盖我国整个经济生产系统。③进一步深入探寻颠覆性技术识别及成熟度测度模型,针对特定行业、不同区域,有差别地选取颠覆性创新绩效测度指标并构建绩效评估体系。④探寻跨界整合式颠覆性创新,企业如何同时实现界内与界外颠覆。
参考文献:
[1]苏启林.破坏性技术、组织创新与产业成长预测[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117-124.
[2]胡建桥.创新者的窘境[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3]靳宗振,罗晖,曹俐莉.发展颠覆性创新的导向策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7(09):168-174.
[4]康长杰,陈劲.排斥性创新:一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2006(02):108-113.
[5]Govindarajan V, Kopalle P K. The Usefulness of Measuring Disruptiveness of Innovations Ex Post in Making Ex Ante Predictions [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5, 23(1):12-18.
[6]Osiyevskyy O, Dewald J. Explorative Versus Exploitative Business Model Change: The Cognitive Antecedents of Firm-Level Responses to Disruptive Innovation[J].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2015, 9(1):58-78.
[7]林春培,黄海媚,吴东儒.基于作者共被引分析的破坏性创新研究学术群类与脉络探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08):68-81.
[8]张枢盛,陈继祥.颠覆性创新演进、机理及路径选择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05):39-48.
[9]Li J, Kozhikode R K.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strategy: The challenge for latecomers in emerging economies[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8, 25(3):429-450.
[10]孫莹.基于价值系统视角的破坏性创新理论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2):24-29.
[11]Wan F, Williamson P J, Yin E. Antecedents and implications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J]. Technovation, 2015: 39-40.
[12]马进军,王一丹.生产经营过程是如何影响破坏性创新的?——来自中国企业的证据[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07):41-46.
[13]许泽浩,张光宇,黄水芳.颠覆性技术创新潜力评价与选择研究:TRIZ理论视角[J].工业工程,2019,22(05):109-117.
[14]Wallin A. Building legitimacy for entrepreneurial innovations in health service ecosystem: An institutional approach[J]. What's Ahead in Service Research? New Perspectives for Business and Society, 2016: 76-83.
[15]郁培丽,刘沐洋,潘培尧.颠覆性创新合法性与企业家战略行动: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9,41(03):111-125,152.
[16]Gui B, Liu Y, Ju Y, et al. Disruptive Innovation Patterns Driven by Mega-Projects: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ttern Case of China's High-Speed Rail[J]. Sustainability, 2018, 10(4).
[17]刘云,桂秉修,马志云,等.国家重大工程背景下的颠覆性创新模式探究[J].科学学研究,2019,37(10):1864-1873.
[18]Yu D, Hang C C. Creating technology candidates for disruptive innovation: Generally applicable R&D strategies[J]. Technovation, 2011, 31(8): 0-410.
[19]吴佩,陈继祥,史玉婷.颠覆性创新产品低端市场进入最优定价研究[J].系统管理学报,2014,23(01):149-152.
[20]杨剑钊,肖百桓.后发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的博弈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6,18(05):1-5.
[21]Markides C. Disruptive Innovation: In Need of Better Theory[J]. 2006, 23(1):19-25.
[22]王家宝,陈继祥.颠覆性创新、生产性服务业与后发企业竞争优势[J].科学学研究,2010,28(03):444-448.
[23]吴佩,姚亚伟,陈继祥.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最新研究进展与展望[J].软科学,2016,30(09):108-111.
[24]吴佩,陈继祥.颠覆性创新风险规避策略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12):73-77,95.
[25]张枢盛,陈继祥.颠覆性创新的框架分析及技术的角色[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02):1-4.
[26]许晓明,宋琳.基于在位企业视角的破坏性创新战略研究综述及应用模型构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30(12):1-9.
[27]陈雪雁.破解在位企业颠覆性創新障碍——基于二元性组织的视角[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7,33(01):51-54.
[28]刘秋艳,吴新年.国内外颠覆性技术发现方法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07):127-136.
[29]白光祖,郑玉荣,吴新年,等.基于文献知识关联的颠覆性技术预见方法研究与实证[J].情报杂志,2017,36(09):38-44.
[30]栾春娟,程昉.技术的市场潜力测度与预测——基于技术颠覆潜力与技术成熟度综合指标[J].科学学研究,2016,34(12):1761-1768,1816.
[31]卢文光,黄鲁成,王吉武.新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02):19-23.
[32]石俊国,郁培丽,孙广生.颠覆性创新行为、消费者偏好内生与市场绩效[J].系统管理学报,2017,26(02):287-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