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物流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7-14张淑丽周学明
张淑丽 周学明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黑龙江省借助地域优势,加快 “龙江丝路带”建设。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点,这几年我省物流行业迅猛发展,对物流金融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物流业的未来决胜点在于金融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所具有的“融资、结算及分散风险”的职能,决定了它在未来物流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虽然近几年物流金融发展迅速,但在盲目开展的热潮背后,物流金融的运营过程也暴露出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除了体制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物流金融人才的匮乏。黑龙江省在物流金融人才培养上主要存在高端应用型人才缺乏、培养机制与岗位需求不對等、实践能力差、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我省物流金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梳理,找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培养适合行业发展需要、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物流金融人才。
关键词:物流;金融;人才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项目编号:GBB1318044。
一、物流金融人才发展现状
物流行业可以说是新时代的产物,是新时代科技发展和人们生活需要的产物,它是新时代发展的代名词。今天的物流行业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快速的发展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同时还会浮现出一些问题,比如:“飞货”、“黑车”、“易损”、“蒸发”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组建一个有效的运输体系十分必要,但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抓住主要矛盾,要清楚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专业物流金融人才的加入。今天,物流的发展有几个特点,首先,物流和电子商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发达的信息化社会,没有什么企业是能够脱离信息化而存在的,同样,物流行业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与电子商务相结合,从而取得1+1大于2的成果;新时代的物流是物流、人才流、信息流的有机统一,三者的有机统一能够最大程度上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和方便人们的生活。从物流行业的发展特点来看,人才是竞争的核心因素,物流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十分重要。
物流金融服务是金融和物流一体化的创新服务,它需要一群具有金融、会计、法律和物流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近几年,我国物流业发展快速,行业竞争较大,很多物流企业为了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趋于多元化经营,不少企业开始涉足物流金融业务,因此对物流金融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快速增长势头。行业发展,人才先行,适应经济需求的物流金融人才决定了未来物流行业水平的高低。由于银行拥有丰富的资金和风险管理经验,已成为国内物流金融服务行业的主导力量,但银行工作人员大多只有财务背景,对企业管理和日常经营还了解的不够,所以银行对物流金融服务的重视程度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国内绝大多数的物流公司主营业务是基本的物流服务,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员工主要从事物流业务,员工教育以大专为主,不熟悉金融行业,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国内物流金融服务实践远远领先于国内物流金融理论研究,高校教育难以产生足够数量的既懂业务又了解物流金融的人才,这严重制约了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
二、黑龙江省物流金融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黑龙江省努力打造连接亚欧的国际货物运输大通道,这为我省物流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作为新兴的方向,目前黑龙江省的物流金融人才培养基本局限于物流方向,开设物流金融相关课程的学校却是凤毛麟角,这直接导致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率不高,且所从事工作多数仅为低端操作者,能适合企业高端岗位的人才屈指可数,这说明现阶段省内物流金融人才的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存在严重的不对等性,培养适合黑龙江省物流金融发展需要,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更好的了解黑龙江省物流金融人才的培养现状,我们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由于物流金融专业课程目前主要设置在物流专业,所以此次问卷面向黑龙江省高校物流专业的在校学生。黑龙江省目前共有37所高校开设物流相关专业,其中包括哈尔滨商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及哈尔滨师范大学等本科院校16所,牡丹江大学、黑龙江建筑职业学院、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等高职高专院校21所。本次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92份,回收率98.67%; 其中有效问卷580份,有效率97.97%。我们主要就当前的人才培养现状、学生实践意愿及对物流金融人才培养相关建议展开了调研。通过对问卷的整理总结,发现了目前黑龙江物流金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包括:
(一)人才培养定位不够准确
高校培养人的最终目的是为行业输送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所以须始终以行业发展需要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而目前很多高校的物流专业存在人才培养与行业错配的现象。此次问卷调查中,学生对自己专业所在的物流行业了解度不够,57.59%的学生表示对物流行业只有大概了解,33.97%学生表示根本不了解目前市场上物流行业的发展情况;82.07%学生表示不清楚物流金融的含义; 56.72%的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没有明确的规划,70%的学生不了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这说明高校在人才培养计划上存在缺失,与行业需求脱节,造成一方面学生本行业就业率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企业所需人才不足的局面。
(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目前高校物流专业开设课程中鲜有金融、管理类课程,课程设置环节中对于实践环节的占比较低。学生们普遍表示目前的课程结构略显单一,认为很有必要掌握金融知识的占比达到了71.38%,除此之外,物流信息管理能力和物流市场拓展能力也是学生们比较关注的。
(三)校企合作较少,与行业联系不够紧密
除增加校内实训平台外,学生们更希望走出校园,参加企业实践活动,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帮助。84.48%的学生表示十分愿意参加校企合作实践,86.9%的同学没参加过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这表明专业与行业联系紧密度不够,实践环节相对薄弱。
三、黑龙江省物流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建议
目前,物流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同时也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大热点。所以,物流人才成为了经济竞争的重要因素。可以说,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变成了物流金融人才的竞争。毋庸置疑,人才的作用是十分强大的,在物流领域,要实现企业的蓬勃发展、健康持续发展,专业化人才就是骨干力量。再者,我国当今物流产业由于需求过剩,发展迅速,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专业对口的高級物流金融人才的短缺,这就造成了我国物流产业无法顺利、平稳的实现发展。所以,培养物流金融人才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金融是沿线各国经济连通的主要形式,因此黑龙江省在物流金融人才的培养上应放宽眼界,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一)物流金融人才的培养要准确定位
前述我们已经发现,目前黑龙江省高校的物流专业培养的大部分是单一的物流人才,这势必跟不上物流行业的发展速度与趋势。行业发展,人才先行,要想满足社会上物流金融管理专业技术人才供给,各高校应根据行业发展状况,结合专业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物流金融综合应用型人才,在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重视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课上理论与课下实践、校内基础与校外融合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
(二)完善物流金融课程设置体系
1、实施“物流+金融”交叉综合课程设置
物流金融将物流、金融两个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有机融合,这就要求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既要包含物流学概论、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物流运输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保险等物流专业课程,又要包含金融学、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管理、经济法等基础课程;同时,也应增加对于物流与金融的交叉性课程设置,如物流金融基础、物流金融监管与供应链金融等。
2、实行“模块+平台”的实践课程结构设置
作为应用型人才,物流金融人才的培养必然不能缺少实训环节。实训不仅是书本知识到具体实践操作的转化,更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逻辑思维等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将实训活动常态化、具体化,满足学生职场化的实训教学需要。高校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仅要考虑单一的课程实训模块,更要将各学科、各专业联系起来,建立校内综合模拟仿真实训基地,将企业、银行、物流企业等各方设置到实训中,对学生进行岗位模拟训练,让学生切身体会整个物流金融的实际运转流程,提前接触工作岗位中的实际操作,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又能发现自身知识的短板,学操相长,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要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资格考试,形成“学历+ 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培养模式。
(三)加强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物流金融行业是典型的行业先行,相关的理论知识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因此,一方面,应鼓励教师走向物流金融行业的第一线,时刻了解该行业发展的状态,提高自身的金融物流业务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注重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教师的行业综合能力,促使其在专业研究、教学方面有更好的发展和突破。
(四)强化校企合作,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具有较强操作性及应用性的物流金融人才来说是重中之重,目前,我省对于这方面的教育还亟待加强。首先,高校应增进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在岗、在职实习机会。通过合作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其次,可试点开展“3+1”订单培养模式,即在校学习三年,企业顶岗实习一年,与订单企业一起制定培养方案,明确实习实训方案。校企“3 + 1”定向培养的合作教学模式,将高校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融为一体。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练就了过硬的企业专业技能,真正实现学生和企业的完美对接;另一方面,企业以设备、场地、技术、设施、资金等形式支持高校办学的同时,企业也作为直接受益者获得了高校培养的大批优秀物流金融人才,实现企业资源和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四、结语
作为连接亚欧国际的大通道,黑龙江省应积极借助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发展物流金融行业,培养优秀的、综合素质较高的物流金融专业人才,从而加快跨境产业链的建设,加速龙江经济快速发展。
作者简介:
张淑丽(1983.04-);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辽宁省朝阳市;学历: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