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拓思维,探索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

2020-07-14孙建忠田岱越

职业·中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创新

孙建忠 田岱越

摘 要:结合笔者多年的专业理实课程教学实践的经验,分析阐述“企业新型学徒制”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为现今校企专业教学培训、教改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 企业新型学徒制 激励机制

企业强劲竞争力来自于产品品质,更来自于企业背后的大量创新人才。而技工教育的魅力来自于教育工作者多环节、多层次锤炼出来技能人才的质和量。

如何在校企联合“企业新型学徒制”教育中锤炼出大批量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形成企业强大的核心力量让实体制造业“百花齐放”呢?

作为有责任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研究如何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进程中,添加合适的“创新催化剂”,激发学员个体的创新意识、兴趣和能力,引发全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浪潮。

笔者认为创新教育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展开。

一、完善創新技工教育的条件

(一)技工教育体制、理念及教学方法的变化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个崭新的课题,在“企业新型学徒制”1~2年的教育中,既要为学员补充知识和技能,传承优秀的传统思维;又要致力于培养其具有发散思维和批判性的复杂的人格主体,即既继承“精华”,又能适度“否旧”的独立的创新型人才。

因此,在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的专业教育中,锤炼学员创新能力需要清晰的思路,主动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所需的条件及氛围,也对“导演”教师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必须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高超的课堂诱导掌控能力;是创新行为的“画龙点睛”的高手。校企应鼓励教师殚精竭虑地进行研究,摸索出点石成金的教育规律;同时调整教学理念、方式和手段,以学员能力培养为核心,摒弃传统“任务型”教学模式,把“创新”纳入常规教学任务之中,培养更多技术纯熟、具有创新意识的资深工匠,实现真正的“工学一体”。

(二)建立“体系式”动态响应的创新学习环境

培养锤炼学员创新能力,发展个性特点,需要为学员提供开放、包容的研讨氛围和即时助力式的“动态反应式”学习系统环境,来推动学员创新思维形成、发展及质变。

因此首先要精准定位,处理好“以谁为中心”的问题。图1就是以学习人员为主体,整个流程均是围绕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的锤炼和开发来进行的,利用企业转型升级中的技改课题,在信息交互和动态响应良好的环境下,校企教师团队、企业专家群提供背景支持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动态响应良好的学习环境体系能够激发学员的创新能力,在良性循环中无声地将学员情感、素质、思维及能力融合在整个“专业技改课题”之中,驱动学员思维进行灵性的活动,激发学员创新的智慧火花,锤炼动态应变能力,成为学员创造力的源泉。

二、具体的创新意识激发的教学策略

1.建立线下线上“诱导式”的课堂,利用“兴趣点”点燃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如黑夜中的闪闪发光的“夜明珠”,能帮助学员在求知、创新路上度过难关,创造奇迹。

笔者在项目驱动式教学课题“数控车削圆球加工”中,利用多媒体、微视频、微信等手段巧设数控专业课堂兴趣点,营造良好的思考探索氛围,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维同步“共振”,进行创新启迪,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首先授课教师按照一体化教学步骤,进行了学习支持分析环节,介绍了数控车削整圆球的加工工艺流程,并适时地播放了动态仿真加工的微视频,部分学员若有所思,大部分学员按部就班地进行程序的编写,气氛似有些严肃沉闷,学生思维略显停滞。现场授课教师敏锐地关注到学员情绪波动的细节,为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积极性,敏锐地提出思考问题:“有其他方法来加工吗?”

此时教师恰如其分地播放一段网上“佛珠”的车削抖音微视频进行点拨,对其思维进行一次洗礼,学员的兴趣瞬间被点燃,气氛变得热烈,跃跃欲试的冲动洋溢在学生脸上:“还可以用这样的刀具来切削加工圆球?什么原理?”“有其他用更优方案实施圆球快速加工吗?”

学生们猛然惊醒,创新思维活跃,有一学员大胆提出用“半圆形成型刀具+麻花钻”专用工装夹持在数车尾架内实施右半球快速加工方案,课堂气氛变得相当热烈,各小组纷纷提出不同的建议去解决问题,其中某小组提出一次加工3个圆球的仿型刀具方案。

课堂上学生的创意虽然显得有些幼嫩,但洋溢在脸上的骄傲让教师心旷神怡,老师成功地唤醒了学生的创新兴趣,埋下了创新的种子。

(二)动态“问答式”教学法提供创新动力

在实际的专业学习中,学生由于受到知识面及见识的限制,预习及创新钻研思索过程中常会有许多疑问急需解决,而让学员通过自身思考突破是有困难的。

笔者此时采用动态“问答式”教学法,就是利用校企导师知识技能优势及学生的主动求知状态,在教学环节中主动设计组内问答、组间问答、生生问答、师生互相问答多种形式消除约束创新行动中的不利因素,让教与学成为主动的思考、探索的点拨,学员自我能力螺旋上升的助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时:知识、思维与智慧高度融合,在追问追答中消除瓶颈效应的束缚,夯实创新基础,让思维空间得到的扩展。

而教师在学员思维关键处的进一步设问设答,让学员更好地理解问题、思维得到启发;促使学员能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其创新能力得到拓展。教师在深层次上掌控和引导学员进行思维创新,重复训练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锤炼应急创新能力,能诱发新思维的产生质变。

(三)塑造逆境下学员创新人格

创新本质上是一个否定已存在的事物的过程,没有“适度否旧”就无法产生“创新”。

目前学生更多的是“遵守”“遵从”,教师教学中只有适度培养学生群体批判性的接受、借鉴能力,才能集思广益,增强学生思维重组能力。学生产生浓烈的创新兴趣后,在小组活动、技能集训中会表现得异常活跃,可能会产生许多奇思妙想,此时校企导师应拒绝简单粗暴的“屏蔽”处理的方法,哪怕给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一个短暂的教学停顿、分析、引导,都能使创新火花得到呵护。

教学设计中增添“方案讨论”环节,首先让方案接受团队的评价。让学生挑毛病、找问题,进行辩论,在辩论中目标会变得更清晰,方案后期优化力度会更大,创新方案就会更接近成功;学生群体也能集思广益,综合多方意见,接受群体的发散思维训练。

由于学生心理、知识面、思维等多方面因素导致方案不成熟或不成功,或相互评价不准确,甚至出现否定创新结论,教师应在辩论中要把握方向,避免学生意气性的无端否定而挫伤相关学员的兴趣和积极性的现象出现。在对方案进行客观评价时,教师可用肢体行为、语言对方案提出者和提出意见者表示赞赏,于细微之处无声地呵护创新行为的幼苗,给学生敏感的内心投下温暖的阳光。当新方案被“局部否定”后鼓励其再次改进提高,在反复中锤炼学生逆境创新的心理承受力,塑造其独立的创新人格。

三、校企多环节锤炼学员创新执行力

创新思维必须转化为创新结果才有根本性的质变。没有行为及结果的创新思维是“镜中月,水中花”的空谈。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实际的激励措施反复锤炼学生创新执行力。

(一)用心理疏导制约焦躁情绪促进执行力提升

在实施数控一体化课题期过程中,笔者以63人的班级群体作为研究样本,对学生情绪状态进行了长期统计:焦躁情绪严重影响学生创新执行力的提升。在实训中,教师反复疏导,使学生心理逐渐强大,在实训具体操作中使学生创新执行力能力螺旋式上升。

在应用宏程序铣削凸半圆球的课题任务下达初期,学生畏难情绪严重,担心任务做不好或损坏数控设备机床而不敢作为。任课教师针对这一现状,静心安抚学生,寻找数学规律公式,鼓励学生勇敢地进行手工宏程序高级编程,程序初步完成后让学生用编程助手软件进行计算机模拟修改程序,程序成熟后放手让学生亲自上机床进行加工调试,发现问题再放手让其思考,在思考中提高。

(二)创设多点“共振”源,增强学生创新执行力

在课堂上专业课题实施时,学生的思维有时有别于教学设计的不同的思路的创新。教师团队应及时抓住学生的智慧闪光点,创设培训环节促其执行力增强:一是通过教学设计中的“头脑风暴”辩论环节发现方案不足,通过发散思维转变为结果的过程,提高学生制新执行力;二是在网络教育平台用新理念激发学生提升执行力的欲望;三是聘请行业专家开办专题讲座,引导学生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解决具体问题;四是引导学生苦练技能,利用创新“绝招”在技能竞赛、大型比武出成绩,争荣誉;五是教师、企业专家组常态守护在线平台、动态答疑提高学生执行力。

学生因自身能力弱、视野狭窄、思维混沌,初期创新成果會显得很粗糙、稚嫩,导致其方案可被执行性较差。此时校企教学团队应对其行为力进行反复锤炼,最终强化学生创新执行力。

(三)在企业岗位上让创新接受现实的洗礼

“企校双制、工学一体”,当学生走出校门进入企业进行“在岗”针对性实习时,创新活动就走向真实复杂的具体情境,在具体岗位上学生会发现许多现实问题、遇到许多困惑,促使其苦思冥想,寻找解决技改问题的专业方法。真实具体企业环境氛围会诱使学生“真正”学会分析企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难题,进行根本性的“有效”创新。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带着企业的具体“小”革新任务或学生在实际生产岗位中发现问题提出革新的“小”课题,在工作岗位的具体的环境中带着疑问去思考,在校企教师团队配合下,把知识和技能重新组合;同时与企业协调留出空间,使其允许、鼓励学生小组开发实施革新并为之提供便利,让“小”创新、发明接受实际的检验和洗涤,让创新走向企业的深层次革新。

完成创新任务小组进行自评后,校企邀请专家现场指导,评议优缺点进行改进,再次总结改进后的优秀成果由企业代表进行点评并进行投入实际试用阶段。

四、完善学生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

建立“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学生创新管理机制,将学生的创新活动评定纳入教学常规管理。

(一)对学业成绩的评定管理

校企培训单位对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学生的线上线下的学业成绩评定,技能考核中加入“创新研究”考核项,表明实践技能和创新技能同等重要,同时及时记录数据,让学生重视自身创新实践能力的主动培养。

(二)创新型学生群体的奖励措施

对于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强学生群体给予对应的加分,可安排提前就业或优先推荐参加大型比赛、技术比武;比赛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留校工作的机会或毕业分配优先推荐到大型企业重要岗位;杰出的创新成果可实行校企协同免费为创新者申报专利的制度。

五、小结

培养专业创新型人才是“企业新型学徒制”教育中,校企教学改革的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专业教学与其在传统老路上四处碰壁,不如开拓进取,走出一条崭新的创新之路,用智慧和汗水培养大量高水准的“创新型资深工匠”,让创新之花盛开。

参考文献:

[1]朱秀荣,数控加工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职教园地,2014(3).

[2]陈萍,数控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培训,2016(12).

(作者单位:如皋市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创新
激励机制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在推拿手法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