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境东兴市、大新县语言生态关系对比研究
2020-07-14李懿行沈莹
李懿行 沈莹
摘 要:针对中越边境东兴市、大新县的语言生态进行对比分析,运用Haarmann的语言生态关系模型,探讨造成两地经济社会和语言文化发展差异的原因,对于两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地方经济,以及保护当地语言文化多样性,都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语言生态关系;中越边境;语言生活
“一带一路”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各国间的交往日益密切,语言问题已经超越了文化的范畴,扩展到了政治领域。《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明确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促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大新县与不仅越南山水相连,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既有复杂的民族环境,也形成了特殊而复杂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
虽然东兴市、大新县均位于中越边境,但两地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状况和语言生态环境均存在一定差异。基于社会语言学和生态语言学视角对两地的语言生活状况进行分析,对于两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地方经济,以及保护当地语言文化多样性,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东兴市概况
东兴市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与越南北部最大的经济特区芒市仅有一河之隔,是我国通往越南等东盟国家最便捷的海陆通道,1958年东兴(陆路)口岸被列为一类口岸,201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里,明确将东兴试验区开发开放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东兴市分布着汉、京、壮、瑶等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京族的唯一聚居地。京族使用的京语与越南北部语言基本相同,自创文字“喃字”在当地人心中的具有极高的认同度,被看作特有的文化瑰宝。
(二)大新县概况
大新县位于崇左市辖区内,四面环山,原本是一个偏远、闭塞的西南边疆城市,经济发展条件较差。但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原来靠边的劣势逐渐转换为对外开放的优势。“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它又称为陆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但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边境上的大新县同时也长期是区级贫困县,经济发展缓慢,对外贸易尚处于初级阶段。
大新县境内居住着汉族、壮族、瑶族、苗族、水族、侗族等民族人口,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98%,与越南境内岱族、侬族属于同源民族,能够用壮语与岱语、侬语进行无障碍交流。
(三)中越边境东兴市、大新县语言生活与社会环境发展差异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来,尽管东兴市与大新县都位于中越边境,共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成果,但其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仍存在较大差异。而文章的研究目的,就是分析这些差异,找出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并寻求对策。
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生活与社会环境之间复杂的生态关系可借助德国语言学家Haarmann(1986)的生态关系模型进行分析。这一模型包括影响言语社团的语言选择和语言实践的7种生态变量和35个生态因子,其中,7种生态变量分别是:(1)民族人口(ethnodemographicvariables);(2)民族社会(ethonosociologicalvariables);(3)民族政治(ethnopoliticalvariables);(4)民族文化(ethnoculturalvariables);(5)民族心理(ethnopsychologicalvariables);(6)交互因素(interactionalvariables);(7)民族語言(ethnolinguisticvariables)。基于这7个生态变量,以参照族群(RG)为焦点,Haarmann的语言生态关系模型具体表现如图1所示。
图中,民族人口变量(1)、民族社会变量(2)、民族文化变量(4)、以及民族语言变量(7)的分布体现了族群交互所聚焦的不同功能,由交互变量(6)过滤,并通过影响交互变量及其动态效应而作用于参照族群(RG)与接触族群(CG)。民族心理变量(5)在参照族群与接触族群之间发挥过滤作用。将民族政治变量(3)融入总体框架之中,体现了国家或社会的政治制度对一定族群所处的整体社会环境所具有的宏观影响。
二、东兴市、大新县语言生态关系比分析
基于上述模型,文章对中越边境东兴市、大新县的语言生态环境对比分析如下:
(一)民族人口:东兴市常住人口14.47万人,分布在其辖区内的3个镇、31个行政村和10个社区中,其主要民族构成为汉、京、壮、瑶等民族,是中国京族唯一聚居地,共有京族人口1.62万人。大新县常住人口约37.8万,境内主居住着壮、瑶、苗、水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97.65%,其中又以壮族为主。
(二)民族社会:就社会发展而言,大新县城镇化率为19.84%,当地人主要居住在村寨当中,多为族群的静态聚落,人口稳定,较少迁徙。大新县长期作为区级贫困县,交通、教育和对外开放的程度都相对较低,与外界沟通较少。东兴市城镇化率为70.6%,城镇人口居多,受对外开放的积极影响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凭借自己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人口流动较大,青年外出务工和外地人来本地经商的比例不断增长,跨区域通婚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此外,东兴市产业结构较为均衡,据2018年东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东兴市三次产业比重占比分别为20.2%,36.7%和43.1%,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大新县生态环境脆弱,依托第一二产业发展经济能力有限;但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等旅游资源丰富,可依托发展旅游业。对外开放情况来看,东兴市东兴口岸为一级口岸,交通便利,中外往来人员多;大新县硕龙口岸地处为二级口岸,地处偏远,往来人员较少。
(三)民族政治:在边境地区,语言问题已经不单是一个民族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是影响国家边疆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多民族国家享有自治权力方面,东兴市少数族群京族为自治地区非自制主体少数民族,且人口数量很少,鲜有各领域的代表人物。值得注意的是,京族同时也是越南北部的主体民族,京族居民与越南北部居民沟通没有太大的障碍。大新县少数族群壮族为自治地区的自治主体民族,且人口数量庞大。两地居民大多能兼用国家通用语言汉语和当地方言或土语,且两地基础教育所使用的语言皆为汉语,未开设民族语言或跨境语言课程。
(四)民族文化:大新县常住壮族人口为古骆越部落壮族的一个分支,因其服饰特色被称作“短衣壮”。“短衣壮”民俗风情至今保存完好,并在民俗、语言、饮食等方面与其他壮族有明显区别。因此,血缘关系成为族群内部认同的原生性纽带,共同的地域背景也对当地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文化模式形成了巨大影响,近年来,“短衣壮”的民族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发展,该言语社区的利益也因而得以维护。与大新县以“短衣壮”文化独具特色不同,东兴市文化体系受自然、历史、民族等因素影响,呈现出边关文化、海洋文化、伏波文化和京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动态多元的文化体系,各种文化在当地都具有一定影响力,文化趋同性较弱。两地语言文化除了依靠口头媒介传播以为,京语和壮语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有利于当地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五)民族心理:由于广西边境地区具有多民族的特点,因此较单一民族群体而言,存在多重认同,如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和地域认同,各认同之间存在互动竞争关系。在大新县,绝大多数人认为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是其族群身份的象征,倾向于维护和传承自己的民族语言,具有较高的文化认同。在东兴市,当地京族居民也认为京语是区分他们身份的重要标志之一,希望京语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东兴市和大新县居民对族际交往和跨境互动都持开放态度,文化适应性强,愿意与周边民族和境外越南人交往。在多语环境中,两地的民族语言或土语都仅用于村寨和家庭内部使用,而未成为社会通用的语言,流动性较低。随着经济社会和旅游业的发展,两地的外来人口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普通话地位的提升,逐渐上升为强势语言。
(六)交互因素:在东兴市,尽管各民族平等,但由于京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少,因此在多民族社会中处于非主导地位;而大新县由于壮族人口占主体,因而在多民族社会中发挥主导作用。
(七)民族语言:边境居民掌握多种语言,有助于促进和加强边境地区对内陆地区和境外的交流、联系,拓宽边境居民的生存空间。因此,东兴市和大新县的大部分居民都能够熟练掌握两种或多种语言。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显示,在东兴市所使用的语言包括普通话、白话、客家话、京语、壮语、越南语,其中,掌握普通话和白话的人数最多,分别占比92.84%和85.9%,掌握京语的人占比12.61%,掌握壮语的人数较低,仅占比3.8%,而在所有东兴市边境居民中,具有双语或多语能力的人数占比77.54%,表明东兴市边境居民多语言使用现象普遍。大新县居民使用的语言以壮语、白话、普通话为主,也有少数居民使用平话、客家话和越南语。其中,大新县普通话掌握率达到了100%,使用壮语的人数占比超过85%,双语者比例较高,但大多数人在使用普通话时,其词汇、语音、句法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壮语影响。
三、结语
基于上述研究与分析发现,中越边境东兴市、大新县所处的语言生态网络复杂,当中各生态变量呈动态变化。造成两地目前的语言生态差异的既有地理、历史的因素,也有经济、社会因素,同时当地的语言文化生态又反过来影响这些因素。这些地区的语言选择、语言实践、语言能力、语言态度构成一个生态链,边境地区多元的民族环境为当地的语言生态构成了重要的外部条件,和谐的民关系对东兴市、大新县的语言生态具有深刻影响,动态、多语的环境也有利于增进民族和谐、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卞成林,刘金林,阳柳艳.中越边境居民语言能力与经济收入关系研究:以广西东兴市为例[J].语言战略研究.2019(1):56-66.
[2] Haarmann,Harald.LanguageinEthnicity:aViewofBasicEcologicalRelations[M].Berlin:MoutondeGruyter,2012.
[3] 黃南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18.
[4] 吴先泽,陈慧.“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边境民族语言生活调查[J].贵州民族研究.2016(10):194-197.
[5] 袁善来,康忠德.中越跨境语言与边疆安全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4):152-156.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广西边境语言研究——以东兴市、凭祥市和大新县为例(项目编号:YCSW2019019)。
作者简介:李懿行(1995-),女,汉族,湖南娄底人,硕士,广西大学,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通讯作者:沈莹(1964- ),女,河南新郑人,教授,博士,广西大学,研究方向:语言学、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