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干预用于急诊预检分诊中的临床研究
2020-07-14陆河伊
陆河伊
(百色市人民医院,广西 百色 533000)
急诊预检分诊工作指护士利用科学方法对急诊就诊患者进行分类,快速识别危急重症患者,按照轻重缓急原则进行分诊,以最大程度上降低致死率,属于一项急诊护理专业技术,是急诊工作中的首要环节。急诊预检分诊护士直接接触患者,护士的服务态度、工作质量、分诊准确性、速度直接影响患者心理状态及就诊效果,因此重视预检分诊护理干预意义重大[1-2]。文章纳入我院急诊科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162例患者,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时间:20181月-2018年12月间、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间;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1例;观察组中男性52例、女性29例,年龄范围在20-70岁,平均为(45.9±8.2)岁;对照组中男性51例、女性30例,年龄范围在21-72岁,平均为(46.1±8.0)岁;研究已上报本单位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以上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①环境护理:在就诊大厅悬挂科室医护人员微笑的照片,标注所有护士的信息,摆放鲜花与绿植,保持室内环境干净整洁,科室增加便民设施,如饮水机、电视机、书报刊架、轮椅等。②个性化心理护理:观察患者焦虑及恐惧情绪,寻找不良情绪的原因,结合患者文化程度与年龄采取针对性心理疏导,分散患者注意力;护士与患者沟通时注意使用礼貌性语言,尊重患者,不区别对待,让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主动关心患者,详细介绍就诊流程,解除患者就诊时的盲目性、焦虑心理,提高就诊工作效率[3]。③准确迅速的完成分诊工作:采用四级分类法对患者进行分类,在3分钟内快速完成分诊工作,严格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划分就诊顺序,积极向患者解释安排的原因,取得患者理解,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提供心理疏导。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服务,包括维持良好的就诊环境,按照科室规定的分诊流程完成工作,提供健康教育,正确评估患者病情,给予就诊指引。
1.3 观察指标
SAS焦虑自评量表:<50分为无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评价两组确诊时间与候诊时间
观察组患者确诊时间、候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焦虑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确诊、候诊时间、焦虑评分(n=81,分)
3 讨 论
个性化护理模式指针对患者存在的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舒适服务,强调遵循“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服务原则,护理工作的主旨在于关爱患者、尊重生命,要求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将患者放在首位,为其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5]。
文章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确诊时间、候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焦虑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发现,观察组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护士根据工作经验、患者症状、多方面表现等综合评估,明确病情严重程度,准确、快速的完成分诊工作,护士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护理原则,时刻重视观察患者的个人感受及情绪状态,了解其存在的主观合理需求,积极满足,通过心理疏导积极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工作效率,为患者营造舒适的就诊环境,提供便民设施,让患者感受到外界的人文关怀,减轻陌生感,促进人性化沟通,采用合适方式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合理安抚患者情绪,确保护理过程顺利开展,提高分诊工作效率,确保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诊疗工作[6]。
综上所述,急诊预检分诊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可改善患者焦虑情绪,缩短候诊、确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