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运动护理在脑梗塞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研究
2020-07-14张苏
张 苏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江苏 徐州 221002)
脑梗塞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大部分患者都是中老年人。该疾病发展速度比较快,对人体造成的损伤程度比较重,发生的主要因素是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坏死[1]。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偏瘫,常见的并发症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本文针对早期运动护理在脑梗塞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2018年10月~2020年1月收治的40例脑梗塞偏瘫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其中观察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2~72岁,平均(55.38±1.27)岁,对照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43~74岁,平均(55.42±1.29)岁,对比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早期运动护理。(1)首先成立一个早去运动护理小组。根据不同患者所表现出来的实际情况,来提供个性化的运动库里方案,同时还要对患者家属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和统计,保护患者家属也参与到早期运动护理当中。(2)在进行早期护理,需要垫高患者的脚后跟,同时使床面和小腿的距离保持在30°左右,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对足部以及脚踝进行屈伸和内翻运动,每次20分钟,每天20次。(3)护理人员需要将按摩的方式告知患者家属,由患者家属对患者的肱二头肌以及肱四头肌进行重点按摩,每次按摩持续五分钟。(4)另外护理人员也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屈伸膝关节运动,同时鼓励患者进行自主运动,每天进行深蹲和深呼吸十次,随着身体的恢复可以逐渐增加运动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运动与神经功能评分、护理前后股静脉血流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0.0检验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T值的计算,P<0.05的时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运动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前后Fugl-Meyer评分、NIHSS评分,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运动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运动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s)
组别 护理前Fugl-Meyer 评分 护理后Fugl-Meyer 评分 护理前NIHSS 评分 护理后NIHSS 评分观察组(n=20) 32.5±13.6 47.4±9.4 12.6±3.6 9.6±1.8对照组(n=20) 32.4±13.5 36.4±10.5 12.8±3.4 11.3±2.5 x2 0.0233 3.4906 0.1806 2.4679 P 0.9815 0.0012 0.8576 0.0182
2.2 护理前后股静脉血流状况
观察组护理前后血流锋速度、血流平均速度等股静脉血流状况分别为20.22±3.47、28.49±4.62、15.71±2.28、22.08±4.62,对照组护理前后血流锋速度、血流平均速度等股静脉血流状况分别为20.16±3.18、22.57±4.13、15.57±2.51、18.23±4.07,两组对比的T值分别为0.0570、4.2723、0.1846、2.7964,对应的P值分别为0.9548、0.00001、0.8545、0.0081,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发生原因是由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或者静脉血液流动速度比较慢,由于脑梗塞患者在患病之后会表现为偏瘫的症状,所以患者的肢体功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障碍,需要长期卧床休养,这样就会导致患者的运动量大大降低,从而使血管的粘稠度上升,这样就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逐渐增加,需要通过早期的运动护理来进行干预[2]。通过早期运动护理能够对患者下肢进行相应的干预,进一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的流动速度,另外对患者的肱二头肌以及肱四头肌进行按摩,同时配合关节屈伸运动能够促进静脉血液回流。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运动护理干预的时候,需要重点加强对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训练,同时要提高患者自主参与运动训练的积极性,这样可以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3]。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前后的Fugl-Meyer 评分、NIHSS评分和护理前后血流锋速度、血流平均速度等股静脉血流状况均优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早期运动护理在脑梗塞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