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
2020-07-14蒋文静
蒋文静
(东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 东莞 523000)
食管癌属于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患病人数较多,且无良好预后,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当前在治疗食管癌时,手术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常规开胸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多、切口大、创伤严重等缺点,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临床应用[1]。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食管癌治疗中逐渐应用胸腔镜手术。因此,本文对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运用手术室护理配合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年龄47~70岁,平均(58.2±15.4)岁,其中女18例、男27例,发病部位:15例为食管下段、30例为中段;观察组年龄48~71岁,平均(58.4±15.6)岁,其中19例为女性、26例为男性,发病部位:17例为食管下段、28例为中段。选择统计软件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发病位置以及年龄等基线资料,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分为:①巡回护士配合。及时创建上肢静脉通道和颈外静脉通道,帮助医生实施麻醉,与此同时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手术室湿度和温度进行调节,做好患者保暖工作;清点和核查各项器械,监测手术的进展情况,而后进行开胸以及器械准备情况;手术后清洁胸腔镜镜头时需要采用肥皂水,吸干选择擦镜纸,放好胸腔镜;②器械护士配合。(1)胸部护理。术中明确手术切口后,在无菌手术台上放置胸腔镜和各种器械,与巡回护士一起清点,然后连接导线与导管,在主治医生侧围放置超声刀,将超声刀以及牵引带进行及时递送,当静脉充分暴露后,帮助医生采用推结器,静脉根部选择7号线进行结扎,对两侧位置采用钛夹进行固定。运用42~45°C蒸馏水清洗患者胸腔,并且将引流管放置在患者胸腔内;(2)颈、腹部护理。常规消毒后,铺无菌方巾,确定入腹后,与主治医生配合游离患者胃大、小弯,将患者的左动脉、胃短动脉切断,其中结扎采用7号线,缝合采用4号线。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优质护理配合:①心理干预。入室后,热情接待患者,面带微笑,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通过语言和动作给予患者安慰、鼓励,然后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给患者讲解手术的相关知识,列举手术成功的病例,让患者了解到胸腔镜手术的优点,使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减轻,使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提高治疗依从性;②体位护理。成功麻醉后,协助患者合理摆放体位,一般为左侧卧位,将胸垫放置在腋下,与腋窝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为5~10 cm,避免对臂丛神经造成损伤,左上肢外展于托手架,将软枕放置在双腿间,并且运用约束带对患者的骨盆进行固定,增加患者舒适度;③术后护理。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一同将患者送至病房休息,而后将患者的病情情况告知给护理人员,包括输液、各种引流管、生命体征以及手术情况等,然后术后3d对患者进行访视,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包括疼痛缓解方法、饮食以及早期活动等。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气胸、出血以及切口感染的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据在进行计算时均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为数据表现形式,x2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和对照组数据相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比较[n(%)]
3 讨 论
相比较传统开胸手术而言,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具有安全性高、恢复快、出血量少以及创伤小等诸多优点,是当前治疗食管癌的一种有效方法[2]。但是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具有复杂的手术流程,不仅手术操作难度大,还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加强手术室护理配合尤为重要[3]。在手术室护理配合中,护理人员要熟悉手术步骤,对术中所需的所有器械都比较了解,并且可以将医生的需求和手术的步骤作为依据,及时传递手术器械,精心护理配合,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4]。同时,术中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护,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5]。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通过给予患者手术室护理配合,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使术中出血量减少,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促进患者康复,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