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心更在深空外
2020-07-14杨戈
杨 戈
70米天线系统是我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系列”的地面应用系统,4月25日下午吊装成功。
航天从来都是国之创新重器,继陆、海、空、天之后,深空日益成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的第五疆域,毫无疑问也是事关国家安全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空间技术深刻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动力,同时浩瀚的空天还有许多未知的奥秘有待探索,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
空间科学属于体现国家意志的定向基础研究,空间科学任务是实现从0到1的基础科学突破的主要平台。支撑国家太空安全,科技工作者须担负起重大原创性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突破的新使命。
经过60余年几代航天人的薪火相传,我国已经建立起完整配套的航天工业体系,建成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卫星研制与发射能力开始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卫星应用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高分”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功实施,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工程技术成果持续涌现,筑牢了国家空间安全的科技基石,为我国成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航天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随着时间的向前推移,科技工作者愈发感受到“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建设空间科学强国”这句话沉甸甸的分量。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勾勒时空四维太阳系的全景,从月球到火星再到更深远的太阳系边际,发现未知是根本原动力,科学牵引、创新技术的双轮驱动,将使中国航天人在逐梦太空的路上行稳致远。广大航天人应当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在仰望星空中凝心聚力,在脚踏实地中彰显担当,树起人类探索太空的新丰碑。
中国神话写满星空
当前,国际上多个航天大国都在开展深空探测,特别是火星探测任务。
纵观人类航天史,人类似乎对火星“情有独钟”,因为在人们的潜意识中,火星是太阳系内与地球特点最为接近的行星,是人类未来移民的首选地。人类“第二家园”这一诱惑实在太大。科学家分析,火星过去可能拥有过适合地球生命生存的环境条件。研究火星地质、表面成分的长期演变过程,岩石和空气、水的相互作用等,将有助于我们理解火星生命可能存在和消失的原因,进而分析和预测地球的未来。
2020年,中国也将首次亮相于世界火星探测的舞台之上。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不久前的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
探月工程取名“嫦娥”,月球车得名“玉兔”,空间实验室叫“天宫”,各怀绝技的卫星有“北斗”、“风云”、“悟空”和“墨子”、“张衡”。几十年来,中国用航天器将神话传说写满了星空。“天问系列”与已有十余年历史的“嫦娥系列”渊源深厚,不仅名称都取自中国传统意象,工程上也有承续关系。嫦娥工程是我国首个深空探测计划,中国探测器首次离开地球轨道。“天问系列”则再次航向更远的星球,开启行星探测时代。
据统计,至今全球火星探测成功率大约为40%,在过去的50多年里,有6个国家和组织发起了44次火星探索计划,但只有8次真正实现了火星着陆,火星甚至一度被航天界称为“航天器的墓地”,原因在于火星探测工程难点众多。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看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实为“弯道超车”。他表示,我们若想实现超越,需要利用现有的技术实现“两步并成一步走”,一次发射实现环绕、着陆、巡视3个目标,这是其他国家火星探测任务从来没有过的,这一跨越式方案将成为全球首次。当然,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艰巨。事实上,我国很早就开展了相关研究。这次火星探测任务没有简单重复其他国家火星探测的老路,起点设置很高,体现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航天工程技术人员的自信。
国家航天局称,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以“天问系列”命名,也使用同一个主标识“揽星九天”。这意味着,中国已将行星探测计划进行整体规划,火星只是第一步。
据了解,我国后续深空探测工程初步明确了4次任务。第一次任务是在2020年7月发射火星探测器,预计经过10个月的飞行,2021年到达火星。其后,计划在2028年左右进行第二次火星探测任务,采集火星土壤返回地球。我国还将进行小行星探测,并在2030年前后开展木星系探测和行星系探测。
空间站,我们来啦!
人类的航天活动,最摄人心魄、荡气回肠的时刻莫过于运载火箭点火腾空的那一刻。因为它凝聚了航天工程师们的心血和汗水,承载着科学家们的期待和梦想。
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就是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万众瞩目之下首飞成功,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正式拉开。5月8日,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对于中国载人航天来说,这是圆梦的过程,更是追梦的征途。从仰望星空到遨游星汉,中国航天人将一个又一个梦想变为现实,极大地推动了科技进步。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为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和实验舱,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基础上改进研制的,相比于“长征五号”的两级半构型,“长征五号B”为一级半构型,它未来的任务是将我们空间站的三个舱段,包括核心舱、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送入轨道,完成空间站舱段的建造任务。
本次是“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首飞任务。利用这次试验的机会,火箭还搭载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这艘试验船对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它将承担未来中国空间站运营和载人深空探测任务。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的规模比神舟载人飞船大很多,将具备更强大的载人能力、货物运输能力,以及人货混合运输能力。试验船回收后,将实现返回舱大部分可重复使用。重复使用是航天发射的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方向,可以提高效益,降低成本。当然,它在技术上有更大的挑战。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个瞄准重复使用的载人飞船。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首飞成功,拉开了我国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的帷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建平表示,“在未来2~3年的时间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还将实施11次高密度发射任务,充满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挑战。我们要发射载人飞船、货运飞船以及空间站三个不一样的舱段。有‘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还有4次‘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射,以及4次‘天舟’货运飞船的发射,覆盖的时间段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和空间站建造阶段。”
“长征五号B”的完美首秀,不仅是中国载人航天的重大突破,还坚定了中国深空探测必胜的信心。1998年,国际空间站发射了第一个模块。从时间上看,中国空间站的建造比国际空间站晚了20多年。但是,中国空间站是利用当代技术成果研发建设的,虽然建造时间晚于国际空间站,但充分考虑了技术进步对于航天发展的作用,在能源技术、再生生保技术、空间探测技术以及科学研究设备等各个方面,都利用了这20多年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成果。因此,中国空间站将站在一个更高的技术和科学起点上。
太空有广泛的机会来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提升科技进步的水平。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锲而不舍地追逐梦想,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大门已经打开,这是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复杂、最具有挑战性的一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不仅有空间站和航天技术自身的飞跃,还将带动众多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进步和突破,带来航天成果造福社会和普通人的无数美好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