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蓝,中国银幕一抹蓝
2020-07-13许晓迪李雨潇
许晓迪 李雨潇
2003年5月14日,天下着蒙蒙细雨,在北京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摄影师逄小威为于蓝拍摄了这幅肖像。
2017年冬天,主持人曹可凡在北京一处不起眼的民宅里,见到了96岁的演员于蓝。
敲开门,面前是一位扶着轮椅的老人,头发有点凌乱,皮肤有点黝黑,裹着一件藏青色的滑雪衣,苍老、憔悴。
曹可凡向《环球人物》记者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可能看到摄制组一来四五个人,于蓝老师有点愣,但还是客气地把我们让进了屋。过了一会儿,儿媳妇回来,帮她拾掇了一下,没有化妆,就捋捋头发,换上一件红毛衣,配了一条丝巾。毕竟是大艺术家,摄像机架起、灯光打开,她好像一下回到了熟悉的情境中,精神头马上来了,和刚刚开门的老太太,完全是两个人。”
他们的访谈在一间墨香弥漫的小书房里进行。屋中摆设简单,没什么豪华家具,墙上满满当当,挂着老人画的国画、临的书法。
坐在于蓝对面,现实与虚构交错。曹可凡想起了她塑造过的那些女性:《翠岗红旗》中的红军家属向五儿,《革命家庭》中的革命母亲周蓮,《烈火中永生》中的地下党员江雪琴……“这些红色革命者,很容易演得剑拔弩张、无限拔高,但她的表演非常生活化,扎实、鲜活、可信,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我们看过多少脸谱化、戏剧化的夸张表演!”
2020年6月27日,于蓝在北京病逝,享年99岁。她的小儿子、著名导演田壮壮在朋友圈悼念母亲:“妈妈走了,现在你的感官不再起作用,你的心独立,赤裸,清明且处于当下,你以前从未经历过、现在体验的这一切,这即是佛。”
在革命圣地的日子
3年前的那次访谈,令曹可凡印象深刻的是于蓝对细节的记忆。“她的记忆也许有混乱模糊的地方,但心里始终清晰,这个地方我记得,可以回答你;那里我真的忘了,说不出来了。”
她描述得最为生动的,是1938年奔赴延安的一路波荡。漆黑的夜里,她和同伴们手臂上绑着毛巾,一个接一个,冒险穿过敌人重兵封锁的铁路。最难忘的是渡黄河,大船在激流中漂荡,船上的人和骡马,一会儿被抛到天空,一会儿落下。
这一年,于蓝17岁。7年前,东三省沦陷,她和家人从哈尔滨逃难到关内,先后辗转于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地。“七七事变”后,她决心投入革命洪流,经过两个多月的跋涉,终于来到延安。
作为在城市长大的女孩子,于蓝第一次住在四面透风的破庙里,第一次学着用大扫把扫地,第一次抡起镢头去开荒。她写信给当时远在昆明的哥哥:“延安是世界上最艰苦的地方,但延安也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地方。”
于蓝、田方和田新新、田壮壮(前)的全家福。
1940年3月,于蓝加入鲁迅艺术学院(以下简称“鲁艺”)实验剧团。那时的“鲁艺”被称为“新文艺圣殿”,在这座西班牙神父建造的西式教堂里,周扬讲艺术理论,周立波讲文学名著,美术系有木刻、漫画,音乐系有《白毛女》《黄河大合唱》,戏剧系有各种演出……
在回忆录里,于蓝描绘了一个烂漫多彩的“鲁艺”。在这里,从早到晚歌声不断,《延安颂》唱遍每个角落;交际舞会炽热欢快,毛泽东、周恩来也常来参加;大家在校园的边边角角种下茄子、西红柿、黄瓜,都是佐小米干饭的好菜肴;夏天,延河清澈碧绿,是天然的大泳池;冬天,延河冰封,又是天然的溜冰场,同学们自制冰刀,绑在棉鞋或草鞋上,在冰上任意滑跑……
也是在延河边,于蓝收获了爱情。1940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这一天,19岁的于蓝和29岁的田方在延安的窑洞里举办了婚礼。早在1936年,15岁的于蓝就在电影《壮志凌云》中记住了扮演农民的田方,没想到4年后,竟与这位“最初闯入的偶像”结为夫妇。
他们都在剧团工作,平时在校内排练,演出则在十几二十里外的三个大礼堂。每次演出结束,田方都会带领年轻人把幕布、道具、汽灯卸下,打包,自己押后,赶着马车回去。他给于蓝在车上留了一个可以坐的小空隙,十冬腊月,夫妻俩随着老马破车在冷风中颠簸;夏秋之际则可以伴着马蹄声,欣赏朗朗月色、璀璨星河。
在剧团,于蓝不挑角色,演过帝俄时代的老处女,也演过十六七岁佃户的女儿;也不挑工种,管服装、抬布景,有时还为正在台上演出的同志照看孩子、换洗尿布。那时,延安开展“秧歌剧运动”,为了演出陕北劳动妇女的感觉,她把皮肤化成淡棕色的,一口白牙用胶水涂上,干了之后就变成一块块黄色的,念词也都说陕北话,“我”念成“厄”,“你懂了吗”就是“还哈了吗”。
正如于蓝所说:“我的表演是在革命年代里,在广场、土台子和简易舞台上,慢慢学习的。”
从程娘子到江姐
抗战胜利后,于蓝的艺术道路从农村的简陋舞台走向新中国千家万户的银幕。1948年冬天,于蓝带着未满周岁的大儿子田新新进入硝烟刚息的长春,在东北电影制片厂出演了人生第一部电影《白衣战士》。
1950年3月,于蓝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就在这一年,上海导演张骏祥拍《翠岗红旗》,于蓝扮演女主人公、红军家属向五儿。这是她第一次到上海,同行的还有副导演马瑜。坐在黄包车上,于蓝看到家家户户和所有的店铺都在街边刷洗马桶,这是北方从未见过的风景。
拍摄前期,于蓝和导演、副导演到江西革命老区深入生活。一个月里,她采访了三四十人,从省委书记到普通群众,和他们一同吃饭、劳动,学习踩水车、推米粉、和当地妇女一样,赤着脚板担水。
“这部电影很有意思,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像于蓝、马瑜,与旧上海的艺术家像张骏祥、张伐,不同的文化气质汇聚、融合,拍出来这样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电影学者沙丹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此后16年,是于蓝电影生涯的辉煌时代。1951年拍摄《龙须沟》时,她饰演摆烟摊的程娘子。当时她正怀着第二个儿子田壮壮,两腿肿得发亮,仍在大杂院中跑来跑去,结交各路劳动妇女,揣摩她们的形体、声音、动作,几乎入了魔。1957年在《林家铺子》中,她又演一个小人物张寡妇,林家铺子倒闭后,张寡妇的血汗钱化为乌有,儿子也在拥挤的人流中被踩死。
“如果说当年的‘阶级斗争‘意识形态‘革命呼唤离现在的观众太远,这两部作品却可以穿越历史和空间。《龙须沟》描绘了底层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至今看来依然鲜活生动;《林家铺子》里小人物的挣扎生存,‘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互害互伤,也让人深有感触。”沙丹说,“从艺术价值上来说,它们是新中国十七年(1949年—1966年)时期重要的经典影片。”
相比这些“被侮辱与被损害者”,于蓝演绎的一系列革命女性更为深入人心,从《翠岗红旗》到《革命家庭》,直至《烈火中永生》里的江姐。
1965年,在《烈火中永生》中于蓝(右)饰演江姐。
改编自小说《红岩》的《烈火中永生》,是于蓝与导演张水华自《林家铺子》《革命家庭》后的第三次合作。改编用了整整两年,于蓝他们到重庆逐个走访幸存的共产党人,记录下的资料近20万字。令她印象最深的是小說作者之一刘德彬的话:大屠杀中,他中弹倒下,醒来后觉得手很温暖,举起一看,全是血。原来自己倒在同志们的血泊中,血还是热的。
编剧夏衍对她说:“江姐不是刘胡兰,也不是赵一曼,不要横眉冷对,表现于外。”不同于农民的女儿、抗联的指挥员,作为城市知识分子的江姐沉静、温柔,善于思考。丈夫牺牲了,她在年轻人面前忍住眼泪,却在深夜裹在被子里痛哭;在监狱与敌人斗争时,也没有拍桌子动手,而是沉默地观察、平静地揭露,把特务头子徐鹏飞激得暴跳如雷。
“江姐的独特气质在于她的‘刚柔相济——既有作为母亲、妻子、知识分子的温柔清朗,也有作为战士和共产党员的坚定刚强。”沙丹说,“这种‘刚柔相济也是于蓝所有的。从北平到延安,从小知识分子到革命者,经历过战争洗礼与解放区岁月,她所积蓄的知识涵养、内心厚重的历史感,是其他演员不能相比的。”
1965年夏天,《烈火中永生》上映,从江姐、许云峰、双枪老太婆到甫志高、徐鹏飞,包括那个大脑袋、细脖颈、人见人怜的“小萝卜头”,一个个经典人物,成为几代人难忘的银幕记忆。
为儿童电影“出山”
此时,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年后的夏天,田方、于蓝每天排在“牛鬼蛇神”的长队中,弯腰90度,在烈日下接受批斗。
1952年上映的《龙须沟》中,于蓝(右)饰演摆烟摊的程娘子。
1974年上映的《侦察兵》(前左)成为于蓝的银幕告别作。
1968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大儿子田新新去了陕北,二儿子田壮壮去了东北。不久,于蓝去了北京附近的大兴县劳改农场,一开始搅拌水泥沙子,后来插秧种稻,冬季又去修筑储粮米囤。1971年夏天,她爬上屋脊修理屋顶,忽然晕倒,从屋顶跌落,醒来后嘴唇缝了5针,腰椎滑脱。躺了两个月,她被分配到养猪场当饲养员,因为没法长时间弯腰,打扫猪圈时只能跪着一点点清扫。
这次事故使她右脸偏斜,神经麻痹,不能自如地控制表情。1974年上映的《侦察兵》成为她的银幕告别作。这一年,田方被诊断为肝癌。去世前一晚,他告诉于蓝,抽屉里有一个存折,里面有200块钱。这是他穿旧衣布鞋、吸廉价纸烟,从每月20元生活费中一点点省下的。
新中国成立后,田方从事行政工作,但只要有机会,无论角色大小,他都愿意演出。在《英雄儿女》中田方扮演王文清,成为新中国影史上经典的政委形象之一。
1978年5月,北京电影学院恢复招生,田壮壮报考导演系。笔试中有一道影片分析题,放的正是《英雄儿女》。电影放完,考生们开始答题,30分钟后,他起立交了卷,出教室后买了一包烟,坐到树荫下默默地抽。
此时的于蓝,正与《英雄儿女》的导演武兆堤筹拍《陈毅出山》。命运再次给她设置了障碍,她被查出乳腺癌,连续做了两次手术。
等到她再次“出山”,已是1981年。这一年,于蓝60岁,受命组建儿童电影制片厂,从此一干20年。
儿影厂刚成立时,在北影厂的传达室后边,一排杨树后建了几间平房,形成一条小胡同,被称为“穷街”,连拍摄设备都是于蓝向厂家打欠条赊购的。有一次于蓝开门时,被弹回的门狠狠夹了手,一截断指留在了把手上。医生说断指可再植,需要20天,于蓝不愿意耽误工作,把断了的那节手指扔进垃圾箱,缝合了伤口就回厂了。
1982年,儿影厂第一部故事电影《红象》横空出世,主创全部是北电学生,导演系张建亚、谢小晶、田壮壮,摄影系张艺谋、吕乐、侯咏,美术系冯小宁——日后被称为“第五代”的电影人,都在这份名单上。此后,王君正的《天堂回信》、冯小宁的《大气层消失》、尹力的《我爱九月》、张之路的《霹雳贝贝》《疯狂的兔子》……一系列儿童电影佳作背后,都离不开于蓝的支持。
儿影厂现任厂长黄军,当年看《烈火中永生》时还是部队里的一个小兵。1990年,于蓝在北京丰台发起一场儿童电影研讨会,当时有位参会者说:“儿童电影是于蓝老师用眼泪换来的。”于蓝听到这句话,突然拍案而起:“什么哭出来的,是干出来的!”“她不是生说话人的气,她是百感千愁,在工作中遇到的许多困难在那一刻爆发出来。”黄军对《环球人物》记者说,“那是我见过她唯一一次发脾气。”
直到80岁,于蓝才从儿影厂正式退休。但只要有儿童电影的活动,她几乎从来不落。“我想在中国找不到第二个这样为儿童电影殚精竭虑的人了。”黄军说。
2010年,田方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国电影资料馆编辑了一本《红色影坛双星——田方和于蓝》画册,导演谢铁骊写了一段题词,最后一句是:祝于蓝大姐健康长寿,延长与田方同志相会时日。
“画册首发式上,90岁的于蓝老师坐着轮椅来了,那种革命的激情热力,依然贯穿她的身心。”沙丹说,“而如今,她和田方终于到了相会的时刻。”
于蓝原名于佩文。参加革命时,好友赵路的母亲帮她改了这个名字,寓意“走在万里无云的蓝天下”。
她的一生,经历红色的革命淬炼,也饱尝灰色的动荡苦难,却始终如晴空下纯净明朗的一抹蓝。
于蓝(1921年—2020年):原名于佩文,辽宁岫岩人,1938年赴延安,毕业于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1949年主演个人首部电影《白衣战士》,主演影片有《翠岗红旗》《龙须沟》《林家铺子》《革命家庭》。1965年,她在《烈火中永生》中饰演的“江姐”成为新中国影史中经典女性角色之一。1981年,担任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首任厂长。2020年6月27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