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作文学困生的写作的兴趣,变“苦写”为“乐写”
2020-07-13罗权坚
罗权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作文的要求课内习作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左右,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这个写作量对作文学困生来说,确实是“一件苦差事”。难怪他们经常发出这样的感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作文苦,苦于吃黄连。”他们总认为写作是苦差事,又苦又累、又厌又烦,所以每次的写作都表现出“不愿写”“马虎写”“应付写”。他们消极、被动的做法,往往导致自已的习作越写越差,对写作提不起兴趣,所以经常出现“赊账”( 交作文)“欠账”(欠交作文)“赖账”(不交作文)的现象。
作文训练课中,发现作文学困生“写作的苦”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點:一是“总担心写不好,很无聊”;二是“无东西可写,很无趣”;三是“不知如何下笔,很想写,越想越乱,很乏味”等等。那么,针对这几种现象,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呢?
第一,针对作文学困生写作时“总担心写不好,很无聊”的现象,症状是缺信心。有何解决的方法呢?是要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
作文学困生写作时出现缺乏信心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之前的一些种种原因没有打好写作的基础,所以写作的综合能力比中层生和优生肯定差得多,因此,作文训练课或者安排写作练习,语文老师就要对作文学困生提出的要求要比中层生和优生的要求要低一些,不能搞一刀切,对作文学困生要适当降低要求,使作文学困生有了接近的努力目标和信心,只要他们努力达到了目标和要求,老师就要对他们进行表扬,进步大的同学就把他们的名字上班里的“表扬栏”,让他们享受写作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激起他们写作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不断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
例如,有一次作文训练课,练写的作文题目是:“学会感恩”。班上有一位作文学困生就十分怕写作文,他久久不动笔,我问他为何不写?他说:“我不会写,也不知怎样开头写?”于是,我就问他:“你会不会写一句话?”他说:“这个行。”他就动笔写了一句话:“妈妈,我爱你!”我马上表扬他,这句写得好,直接抒情。于是又问他第二个问题:“你爱妈妈什么?”他又动笔写了第二句:“妈妈天天忙出忙入,事事为我操心,所以我爱妈妈。”接着我又问他第三个问题:“你妈妈为你操心哪些令你感动、令你难以忘怀的事?”他又动笔写了几句话。就这样,通过引导这位学生从写一句话开始,再到写第二句、第三句,连着写下去,顺利完成这次写作。这位学困生懂得了这个窍门,写起作文来就来劲了,就来趣了。他的成功,应该是老师不断给予他写作的信心的缘故吧。
第二,针对作文学困生写作时“无东西可写,很无趣”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症状是缺材料。有何解决的方法呢?就是增加他们课外阅读量。
首先,培养学困生养成多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的习惯。譬如:适逢学校正创建“书香校园”,学校在每班的课室安装了“读书角”的书架,班干部于每个月的月初从学校的图书室借回一百多本书,并动员同学至少带一本自已家里的藏书回来,同学们轮流阅读,月底归还。这样每个同学在一个月之内至少可以阅读五至十本书左右,一个学期下来,就能阅读五十多本图书。书读得多了,胸中自然有墨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久之,材料就会越积越多,到写作的时候,何愁无材料可用呢?
其次,培养学困生养成多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之后,语文教师就要着手培养学困生在阅读时养成多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培养学困生在阅读时养成多摘抄名句的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集腋成裘,积沙成塔。譬如:名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高尔基”等等。语文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摘抄名句分别作了分类,分为古今或中外的名人名句、警句、俗语、谚语、歇后语等。摘抄多了,写作的材料也就多了,写作时,可以顺手拈来,就不用苦思冥想和咬烂笔头也写不出一两句话了。摘抄多了、写多了,他们自然就会喜欢上写作文了。
第三,针对作文学困生写作时“不知如何下笔,很想写,越想越乱,很乏味”的现象,症状是缺方法、缺条理。有何解决的方法呢?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列纲起草、构思立意。
首先,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学会列纲起草、构思立意的方法。写作文提纲的环节是写作文前的一个重要的构思阶段和环节,好的作文提纲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一是要培养学生写作之前写提纲的意识。平常的写作训练课,教师经常发现很多同学都没有列写提纲的习惯,他们总是见到题目就马上提笔写作文,有的同学喜欢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有的同学喜欢写写想想或者想想写写,有的同学写了一半发现不对又重新写,更甚的是有的同学写完了发现作文不和题意又重新写。这样既浪费时间又费精力。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没有养成认真构思、布局、列纲的习惯。
二是指导学生掌握列提纲的方法。先让学生知道作文提纲一般包含三部分:1.题目;2.主要内容和中心;3.结构安排。这第三部分的结构安排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列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点是安排好材料的顺序,比如安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全文共分几大段,并用小标题的形式简略地写出段意;第二点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组织材料,比如记叙文有顺叙、倒叙、插叙;说明文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第三点是结构方式有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并列式、纵横式(纵式、横式)、分论点列述式、对照式、递进式等。明确了这些,学生写作时有条有理,不会出现“不知如何下笔;不知如何组织文字;很想写,越想越乱”的现象了。学困生掌握了列提纲和选材料的方法以后,慢慢地就会写出有条理的文章,相信,他们写作的欲望就会增强,对写作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牵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写作信心,点燃他们的写作激情,将“写作的苦”变成“写作的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