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志愿服务为平台,助推德育功能探索
2020-07-13王宇昕
王宇昕
摘要:本文将志愿服务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功效作为研究重点,结合多年学校志愿服务经验,以浙江省湖州市某中职学校为例,从中职学校志愿服务情况现状进行分析,真正发挥志愿服务在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突出志愿服务对学生成长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为促进中职学生特色志愿服务的长足发展和充分实现其德育功效理清了思路。
关键字:中职生、志愿服务、德育功效、主动
一、中职生志愿服务育人优势
2009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 ,指出: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做法和经验,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努力促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化、规范化、常态化。中职学校根据国家教育部文件指示,大力发展志愿服务活动,延续了志愿服务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基本特征外,还发挥了中职生志愿服务的自身特征,即稳定性、广泛性、向导性、创新性。
二、志愿服务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功效
德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在教育学中,德育的内涵是指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知、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与时俱进的志愿服务已经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显著标志,作为中职德育工作的新载体,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更是对德育工作事半功倍的诠释,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志愿服务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成效。
(一)志愿服务有利于加快自我实现
志愿服务的主体是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志愿服务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逐渐规范自身行为,从个体生存和个体发展两个方面完善自身。
1.志愿服务对个体生存功效
德育的个体生存功能是指德育对提升学生个体生存质量的作用。而所谓的生存质量便是生存基本技能和精神追求领域两个方面。学生通过志愿者培训、志愿服务活动等途径掌握大量生存技能的基本知识,并在志愿服务中得以体现。在多次志愿服务后,学生便将终身紧记这些生存技能。其效果远比教师在课堂上生硬的德育教育强得多。而在精神追求领域方面,当代学生已经不满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物质生活,学生会通过网络、游戏等多个途径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而正在在追求自己的精神享受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往往会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
2.志愿服务队个体发展功效
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指德育对个体品德结构发展所起的作用。志愿服务队个体发展功效主要表现在价值导向提升主体功能和扩展自我教育空间健全人格功能。
(1)价值导向提升主体功能
志愿服务是建立在以社会价值为核心理念的基础上,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志愿服务可把学生内心的真善美激发出来,将志愿思想和行动化被动为主动,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通过志愿服务行动转化为学生的内心信念,当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由志愿服务所转正时,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地接受有利于身心发展的事物和理念。
(2)扩展自我教育空间健全人格功能
健全的人格是指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的知、情、意三个子系统达到和谐统一。心理学家认为外部影响不仅是人格发展的条件,也是人格发展的原因。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对世界的认知需求,随着中职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学生获取世界认知的方式已经多元化、多样化、便捷化。
(二)志愿服务有利于共建和谐校园
中职学生在践行志愿精神的过程,也在为校园营造了一种志愿文化氛围,当学生个体真正融入志愿服务后,学生不仅仅满足于个体发展的物质追求,对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了他们最迫切的需求。学生渴望自己可以时刻处在像志愿服务时的一种团结、进步的生活氛围中,而这种渴望正与学校构建校园文化时所畅想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相一致。志愿服务依托于学校的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对学识水平、心理特点、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学生们提供一个可以互通、互助、互利的平台,推动学生们求同存异,达成共识,加快融入和谐的校园文化中。
(三)志愿服务有利于延伸德育工作
通过志愿服务开展德育工作一改以往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把德育育人的理念巧妙的渗透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志愿服务为学校德育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扩展了德育工作的新形式,同时也为未来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1.志愿服务为德育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学生通过社区助人、环境保护、交通劝导、关爱弱势群体等一系列的志愿服务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感受到了“送人玫瑰,手余留香”的幸福感。推动了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新风气,为构建和谐校园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夯实了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志愿服務与德育工作是相辅相成、互促互进的关系。
2.志愿服务扩展了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传统的课堂传授知识和说教育人方式对与时俱进的当代中职生效果并不是很好。个性鲜明的九零后、零零后在接受传统教育时往往会把自己置于老师和家长的对立面,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引导和监督才是使其受教育的的关键所在。避免了学生被优越的物质生活所娇宠,避免了学校教育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脱节。这便是志愿服务为德育工作带来的新形式。
3.志愿服务为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当代中职生通过多种途径加快了解社会的同时,外界的各种意识也再不断冲击着学生的心灵。因此,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与时俱进,牢牢抓住社会实践这一课外德育教育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实践中体会到良好品质为自己带来的幸福感,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而志愿服务便是课外德育教育的最好平台。
结语:
志愿服务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但国家的每一个角落都留有志愿者的脚步,这是因为志愿者精神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观念是相吻合的,中职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更应早早的接触志愿服务,让学生尽早接触到不一样的教育方式,发挥出志愿服务在德育工作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安启国.志愿行动在中国(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李中莹.重塑心灵(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3】甄璟韬. 青年志愿者德育功能简述(J).中国文明网
【4】邝淑瑜.创志愿先锋岗为德育服务(J),师道·教研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