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异常预示身体不健康
2020-07-13
本期专家:
申子龙,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北京市保护健康协会第一届肾脏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中医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复杂性尿路感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尿酸血症、慢性胃炎、更年期综合征、月经失调、阳痿早泄、自汗盗汗等内科杂症。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越发安逸,出入有车代步,防晒打伞遮阳,居室和办公环境有空调,有人会感到自己长时间不怎么出汗了……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申子龙指出,每个成年人全身约有200—500万个汗腺,出汗是人体的正常生理反应,也是维持体温恒定的重要环节。汗液的排出,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同时也能排出部分代谢废物。出汗有两种方式,主动出汗和被动出汗,因运动而产生的排汗是主动出汗,因天气、环境或心理压力造成的出汗称为被动出汗。若是出汗异常,有可能是您的身体健康出了问题。
汗液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
同样是出汗,对有些人来说是“养生汗”,但对于有些人可能是疾病的前兆,因而汗液是健康的“晴雨表”。中医学中常见的异常出汗主要有以下5种。
1.自汗:不因天气炎热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白天经常汗出,称之为自汗。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懒言气短、肢冷恶风等症状,这类人群体质素虚,容易感冒。也有一部分自汗患者是因为体内有实热,热邪迫津外泄所致,这类人群大多喜食辛辣刺激食物。
2.盗汗: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盗汗多因阴虚内热而致,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夜半咽干、腰酸乏力、舌红少苔等症状,多见于经常熬夜加班、生活方式不规律的白领人群。
3.战汗:即全身战栗后汗出,是热性病过程中正邪抗争的一种表现。如:发烧战汗后热退,脉静身凉,表示邪去正安,元气恢复,是一种好现象。若汗出后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表示正不胜邪,正气随着虚弱下去,则是危重症候。
4.漏汗:指用药不当,使用解热镇痛药或具有发汗解表的中草药,导致身体一直汗出不止,这是因为大量出汗伤及人体阳气,不能固护肌表,从而导致汗液漏出不止的现象,常伴有小便短少、畏寒肢冷、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
5.绝汗:又称脱汗,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为病势危急的征象。多伴有声低息微、四肢厥冷、脉象微弱,时有时无等表现,是阳气将绝之象,多见于虚脱的病人。
出汗部位不同疾病不同
身体的不同部位若异常出汗,则可能是疾病来临前的信号。比如有些老人半身出汗,半身无汗,这时一定要小心中风。也就是说,出汗部位的不同,也能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状况。
1.额头出汗
如果额头经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由于阴虚阳亢所引起。建议有此种症状的人群,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保证充足睡眠,否则天气炎热容易引起身体阴虚,肝阳上亢,特别是急性子朋友要格外注意。
2.鼻子出汗
鼻子总出汗,说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肺气不足,往往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建议此类人群,不要剧烈运动,以免耗伤肺气。
3.脖子出汗
脖子是汗腺分布比较少的地方,多数人不会出汗,如果脖子常常出汗,与全身的内分泌系统失调有关,说明体内的激素失衡或严重缺失,女性出现此种症状更要提高警觉。
4.胸口出汗
胸口出汗,多是体内有热的表现,多见于脑力劳动者,生活方式不规律,饮食不节,常伴有心烦失眠。建议多喝水,少吃油腻、生冷的食物。同时不要过度焦虑,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
5.腋下出汗
人体腋下分布了大量的汗腺,容易出汗。但是汗分泌过分的旺盛,常常气味很大,就是人们常说的“腋臭”。建议若诊断为“腋臭”,可以去医院皮肤科做简便有效的激光治疗。另外,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6.手心脚心出汗
手心或脚心容易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胃不和的表现。建议每天餐后按揉腹部,先顺时针揉30圈,再逆时针揉30圈。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饱为好。
可用药食同源饮食调理多汗
对于上述自汗、盗汗等问题,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药食同源饮食来进行调理。
1.百合银耳山药粥
功效:养阴清热止汗,适用于阴虚内热盗汗人群。
材料:百合20克、粳米50克、山药100克、银耳5克、白糖少许。
用法:将山药切成小块、百合、银耳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即可食用。
2.黄芪粥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适用于肺气虚自汗。
材料:黄芪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用法:将黄芪、粳米放适量水煮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3.小麦山药汤
功效:补气健脾敛汗,适用于脾气虚自汗。
材料:浮小麦15克、山药15克、白糖少许。
用法:二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调味,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4.生地黄鸡
功效:滋阴止盗汗。
材料:生地黄150克、乌肉鸡1只、饴糖100克。
用法:将生地黄切碎与饴糖拌匀,放入鸡腹内蒸熟即成。
进入夏季需主动出汗
由于长期使用空调、缺乏运动,让现代人的毛孔常常处于闭塞状态。对于常居空调屋或没有时间运动的人来说,特别是已进入夏季,需要主动出汗。建议在生活中,不妨试试以下几招:
第一,运动前喝热水、热粥。运动前喝杯热水或热粥,让毛孔进入蓄势待发、将开未开的状态,再锻炼一段时间,就能让毛孔全部打开,汗出透了,一通百通。但运动后一定不要马上吹空调、风扇或洗凉水澡,要耐心等汗全部消退。
第二,巧用生姜促汗出。古人云:“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大夫开药方。”生姜既散寒暖脾胃,又走表开汗孔。不得不在空调环境上班的人,可以每天清晨喝生姜水,比如茶叶加生姜片泡水、生姜红枣水、生姜红糖水等,有助于促进排汗。也可静止一小时,如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每天定时关掉空调,静静地坐一个小时,培养身体主动出汗的能力。
第三,利用休息时间晒15分钟太阳。夏日阳光是人体主动出汗最佳的动力,每天上午9—10点和下午4—5点,分别晒15分钟左右太阳,并做一些简单的舒展运动,能使身体能量逐渐被激活。
第四,经常快步行走。每次约30—60分钟,感到有微汗即可。如室外有风,需要注意出汗后不要急于在外减掉衣服。
申子龙博士最后强调:除了患有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的人群外,大多数人都适合依据自己的身体条件主动出汗。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一味地追求多出汗,户外活动,要因人而异,不可过劳。出汗后切忌喝冰镇饮料,要适当补充常温下的白开水或淡盐水,少量多次摄入。若长期出汗异常,一定要去正规医院进行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