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工厂环保评价体系的优化研究

2020-07-13

山东化工 2020年11期
关键词:工厂绿色体系

朱 灿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安徽 铜陵 244000)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人们的生命健康权受到威胁,人们对健康愈发渴求和关注。健康的空气、健康的水资源、健康的饮食习惯、健康的心理被人们所重视,健康的概念脱离了“身体健康”的小朋友圈,其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拓展,“大健康”的概念已深入人心,“绿色理念”、“绿色工厂”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高水平、综合性、国际化的绿色工厂建设作为绿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改变了传统的以高度依赖资源能源消耗、低成本要素投入为特点的增长模式,推动工业的绿色发展,进而变革社会生产方式。绿色工厂创建既是实施中国制造的战略任务,也是符合人民期待、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工程。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绿色评价体系,对绿色工程作出准确的评价,从而提升绿色制造能力,形成和全球接轨、中国国情接壤的评价体系,为实现美丽中国贡献行业力量。

1 “绿色工厂”概念

为实现制造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九大战略任务。在“全面推行绿色制造”的战略任务中,对“绿色工厂”作了重要阐述。一是明确提出“绿色工厂”的概念,即要求“五化”: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二是明确了“绿色工厂”建设的目标是引导低碳生产和绿色生产,是绿色制造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三是明确提出了“绿色工厂”建设的任务:到2020年,国内绿色示范工厂达到1000家,绿色示范园区达到100家。

在纲领文件指引下,各企业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工厂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过程中,绿色工厂的概念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变化和修正,如在2016年发布的一系列文件中将集约化从“厂房”改为“用地”,其外延进一步扩大,但却删除了原料的无害化。2017年《绿色工厂评价通则》(征求意见稿)及《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发布,我国先后启动了四批绿色工厂的申报,并稳步有序开展评价工作。2018年5月《绿色工厂评价通则》(标准号GB/T 36132-2018)(以下简称《通则》)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绿色工厂领域的首个国家标准。该标准从专业角度对绿色工厂的术语进行了界定,明确指出绿色工厂(green factory)指的是“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1]。值得一提的是,原料无害化最终重新出现在国家标准里。由此可见,“绿色工厂”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从原料到最终产品的各环节都是和能源资源、环境排放、社会效益等高度有机统一的。

2 绿色工厂评价体系国内外概述

2.1 国内评价体系

《通则》中对绿色工厂提出了基本要求,明确了其基础合规性以及相关方要求,肯定了工厂的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作用,进一步明晰了“绿色工厂”的管理机制、教育培训机制、规划目标等[2]。该标准建立的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三个统一。一是定量和定性相统一。既有一级指标,又有二级指标;既有定量的绩效指标,又有定性的基本指标和参考指标。二是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相统一。《通则》既对企业的过程管理如能源与资源投入、管理体系等提出了评价标准,又对产品、环境排放、绩效等进行了结果管理。三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通则》虽然对绿色工厂的普遍性标准进行了具体的界定,但也明确提出了宜根据行业、地方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评价导则和评估方案,体现了行业的特殊性并鼓励因地制宜,使地方政府在推进绿色工厂建设时规定动作不走样,特色动作不重样。

图1 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2.2 国外评价体系

2.2.1 韩国绿色评价体系

韩国采取以绿色认证为主要方式方式、以绿色技术为核心的绿色评价体系。在采用绿色技术的销售产品占比超过20%的企业认定为绿色企业,政府对这些企业在政策、资金、贷款上予以政策上倾斜,以此推动国家绿色理念。该体系自2010年实施至今,较好了调动企业参与绿色认证的主观能动性。

2.2.2 泰国绿色评价体系

泰国的生态工厂认证工作始于2011年。评价指标主要涉及环境管理系统、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社区合作、产品活动、零排放五个方面。其二级指标涵盖材料管理、能源管理、空气污染管理、废物管理、物流系统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生物多样性管理、绿色景观管理、社区协调等14个指标[3]。

2.2.3 日本绿色评价体系

日本一直以来以建设“循环型社会”为目标,来构建国家层面的绿色评价体系。其评价标准主要涉及环境会计制度、经济效益情况、环境保护情况等,并据此制定相关指标,进行量化检测,以此推动日本社会能源循环利用效率,提升绿色工厂生产效能。

3 “绿色工厂”评价体系优化建议

3.1 “绿色工厂”准入机制

绿色工厂的创评涉及多个领域,要持续推进《通则》的宣传推广,各行业如建材、汽车、化工等领域要加紧制定行业导则标准;地方政府要在政策、贷款等方面给予创建企业以倾斜,建立奖励机制,调动企业创建“绿色工厂”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社团组织发挥承上启下的功能,积极宣讲同时帮助企业强化绿色理念,提升企业的绿色化水平;鼓励第三方机构收集第一手数据采集,建立绿色工厂智库,为进一步完善国内绿色工作评价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3.2 “绿色工厂”质量控制

持续保持绿色化水平,才能真正贯彻绿色理念,实现绿色经济。因此,“绿色工厂”的质量控制是重中之重。一是开展培训。加强行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关注国内外绿色技术发展动态,在培训技术骨干、提升管理者绿色理念意识、绿色新工艺研发与推广等方面下功夫。二是树立典型。当前,绿色工厂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相对而言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密集型工业占比较大,绿色制造基础扎实,应在这些先进地区树立行业典型,宣传凝练总结创建经验。与此同时,可以发挥企业的互助帮扶作用,加强技术对接,缩小发展差距。三是加强创新。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2017年9月成立了绿色工厂领域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全国绿色工厂推进联盟。各企业应借助该平台,加强在绿色工厂政策战略研究、绿色工厂标准体系建设、绿色先进技术创新交流以及绿色评价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的研究,贡献企业力量的同时,实现绿色和创新的协同发展。

3.3 “绿色工厂”动态监测

绿色工厂的创建是一个持续过程,应建立动态监督机制以防止出现“申报前积极、申报后消极”的现象发生。如何使绿色工厂持续保持“绿色”,不被污染,应对绿色工厂实施考核,并完善退出机制。如成立第三方督导机制,对绿色工厂进行突击抽检等,对不达标情况予以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应予以退出,并取消相关激励政策和奖励;设置退出机制红线,设置一票否决制,如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等取消绿色工厂称号等。

3.4 “绿色工厂”社会责任

目前在绿色工厂的创建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管理问题,管理体系“两张皮”等现象。在实践层面上,有的创建企业依据现有的管理文件和制度在生态设计、绿色标准宣传培训、绿色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可能和评价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差距[4],为应付主管部门检查和第三方评价,出现实际标准和迎检标准不一致,从而使绿色评价标准流于形式。“绿色工厂” 创建中的绿色能源、绿色产品、绿色管理等都离不开管理者的绿色理念。企业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才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国家绿色理念才能得以主动有效的贯彻实施。建议在评价体系中的最高管理者要求中纳入社会责任项,或在二级指标中加入。

4 结语

全面创建绿色工厂,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是一项关系人民健康的大系统工程,是我国供给侧改革纵深发展的必经之路。当下,我国的绿色工厂的创建取得了一定实效,但还有诸多完善和改进的地方,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群策群力画好同心圆,共同以绿色发展成就绿色工业之愿景。绿色工厂评价体系作为绿色工厂创建的标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其科学性、可操作性、实践性等尚有待研究者在实践层面上的研究和探索。

猜你喜欢

工厂绿色体系
绿色低碳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离散制造MES在照明工厂的实施与应用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植物工厂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