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学习经历对劳动价值观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5所高校563名大学生的调查分析

2020-07-13叶佳倩刘学东

关键词:心智美德劳动者

蔡 芬,叶佳倩,谢 鑫,刘学东

(1.南京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3;2.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7)

一、问题的提出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所蕴含的新思想和新内涵。劳动教育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也是促进全体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生育人,而劳动则把人造就成真正的人”;“每天劳动不止,让心灵如天天耕地的犁耙光洁如镜”。在他看来,培养真正的人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劳动。[1]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救国教民的教育实践中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行是知之始”等劳动教育思想。[2]2017年,原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提出,“劳动教育的核心应当是价值体认,即让学生在劳动教育的各个层面体验、探究劳动的价值,并使之内化为价值观”[3]。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将劳动教育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各方面,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对劳动教育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我们发现国内学者的研究多从思辨性视角出发,较多关注大学生劳动观念的形成、劳动精神的培育[4]、创造性劳动的开展[5]等,但研究结论缺乏实地调研或实证数据的支撑。少数相关实证研究对95后新生代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现状展开调查,并通过描述统计分析发现他们对劳动的积极意义认同度高、劳动的工具理性明显等。[6]尽管劳动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社会实践、就业创业、奋斗目标等[7],但很少有学者对高校大学生学习经历与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关系展开深入调查。因此,本研究基于当代大学生劳动观念淡薄、劳动情怀缺失等现象与已有研究的空白,对学习经历如何影响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形成,以及高校如何大力开展劳动教育来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劳动价值观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析。

表1 样本基本信息情况一览表

注:在整理数据过程中,对部分有效问卷的缺失题项进行清洗,导致背景变量的频数总数不等,但有效样本量仍为563份,频率总和为100%。另外,表中父母“高筛选职业”是指筛选性更高、更难以进入的职业职位,如机关事业单位或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低筛选职业”则与之相反,指机关事业单位或企业的一般服务人员、农林牧渔劳动者或无业人员等。

二、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为了解不同学科、专业、家庭背景、学校类型等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和学习经历的现状,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选取了江苏、浙江、新疆3个省份5所不同类型高校(研究型大学、普通本科院校、职业类院校)的大学生展开调查研究。在将无效数据进行清洗后,共回收有效数据总样本563份,样本情况见表1。

2.概念界定。陶行知生活教育认知理论认为劳动教育应包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者互为补充,共同促进人的发展。《教育大辞典》从劳动内容和劳动素养出发,将“劳动教育”定义为包括生产、技术、劳动、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使学生获得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8]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9]。因此,基于前人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和新时代赋予劳动的新内涵,本研究将劳动界定为主体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付诸心力、脑力或体力,对自己、他人和社会产生影响与贡献的身心投入的过程;将劳动价值观定义为个体看待自身和他人劳动活动的价值观念,以及对什么样的劳动才有价值的一般看法。

表2 劳动价值观因子分析结果

注:***为P<0.001,**为P<0.01,*为P<0.05(下同)。

3.测量工具。本研究采用课题组自编问卷《中国大学生劳动价值观量表》,共计14题,主要包括劳动美德观、劳动工具观、劳动心智观3个因子(见表2)。在对劳动价值观量表进行因子分析时,采用KMO值来检验变量间的相关性,其后再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为X2/df=2.96<5,代表拟合度较好,GFI=0.917>0.90,代表拟合度较好,RMSEA=0.039<0.080,代表拟合度好,SRMR=0.035<0.080,代表拟合度好,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问卷设置均采用李克特六级计分制,从1分(“非常不符合”)到6分(“非常符合”)。其中,“劳动美德观”维度在于考察大学生的劳动平等观,即大学生能否尊重每一个劳动者和劳动成果;“劳动心智观”维度在于考察大学生的劳动素养;“劳动功利观”主要考察大学生的劳动态度,如是否好逸恶劳等。《大学生学习经历量表》共计16题,包括积极学习参与、多元活动参与和规范学习参与3个因子,其中,“积极学习参与”是指大学生在课堂和课余能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中来,包含题项如“在课堂上做汇报”“课后利用图书馆资源自主学习”;“多元活动参与”是指大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文体竞赛等活动中来,设置题项如“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参加勤工俭学或做兼职”;“规范学习参与”是指大学生按时完成课程作业、学习思政课程等,设置题项如“学习思政课程,参加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会议或培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837,KMO值为0.861。依据Kaiser于1974提出的标准,KMO值越大,表明变量间的共同因素越多,越适合做因子分析。当KMO统计值达到0.70以上时,表明问卷因子分析的可适性达到适中。[10]同时,综合Nunnally(1978)和DeVellis(1991)的观点,当α系数大于0.8时,表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极好。因此,两份问卷指标的内部一致性良好,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到较高水平,是可靠和准确的研究工具。

三、研究发现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我们发现大学生劳动美德观和心智观得分较高,劳动美德观和劳动心智观之间呈正相关;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群体可聚类为积极劳动者和消极劳动者,两类群体在学习满意度和学习参与情况方面存在差异;大学生不同的学习参与对三种劳动价值观群体影响不同。

1.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基本现状。从表3来看,学生的劳动美德观和劳动心智观得分较高,劳动功利观虽然相对美德观和心智观较低,但均值在4分以上,说明学生对待劳动仍有较强的功利态度;从三者的关系来看,劳动美德观和劳动心智观之间呈中度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78,但劳动功利观与劳动美德观、劳动心智观相关性分别为不显著(-0.031)和显著弱正相关(0.092*)。

表3 劳动价值观描述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注:由于回收的有效问卷中部分题项有缺失值,且缺失题项存在差异,因此清洗后的数据样本总量存在差异,但频率总和仍为100%。

2.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群体聚类结果。通过K-Means聚类分析,可将大学生群体归类为积极劳动者和消极劳动者。我们发现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积极劳动者(65.8%)明显高于消极劳动者(34.2%),具体见表4。同时,积极劳动者的学习满意度得分远远高于消极劳动者(t=4.10,P=0.00<0.05),这说明持积极劳动价值观的大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劳动中来,并且对老师教学、自身学习过程等相比于消极劳动者而言更加满意(图1)。

表4 劳动价值观聚类情况

人群聚类1:消极劳动者聚类2:积极劳动者 劳动心智观-0.8770.464 劳动美德观-0.9490.483 劳动功利观0.037-0.005 聚类样本数183352 聚类样本百分比34.2%65.8%

从两类劳动者的学习参与度来看,积极劳动者的积极学习参与(t=6.63,P=0.00<0.05)、规范学习参与(t=7.08,P=0.00<0.05)和多元活动参与度(t=7.44,P=0.00<0.05)均高于消极劳动者,说明积极劳动者更愿意投入到不同的课业学习和课外活动中来,如课堂讨论、文体活动、社团活动、课外兼职、思政培训等,参见图2。

3.学习参与对劳动价值观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高校大学生学习参与对三类劳动价值观的影响,课题组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研究发现,积极学习参与(师生互动、课后自学等)对劳动美德观和劳动心智观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规范学习参与(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认真自律)、专业实习或见习的时长对劳动美德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多元活动参与对三类劳动价值观的影响均不显著,学生在专业实习或毕业设计中的投入度对劳动美德观(P=0.057)、劳动心智观(P=0.052)有正向影响,达到边缘显著水平,对劳动功利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R2的值来看,各类学习活动参与经历对劳动美德观的解释率达到19.1%,对劳动心智观的解释率为16.3%,对劳动功利观的解释率仅为4.2%。这说明:(1)大学生较多地参与到课程相关的学习活动中来,不仅不会导致学生丢失吃苦耐劳、创新巧干的劳动品质,反而还有助于其形成优良的劳动精神,学习活动本身是一种脑力劳动,勤奋、深度的学习行为中也蕴含着积极的劳动观念。(2)学生对专业实习或毕业设计的投入,有助于培养其劳动美德观和劳动心智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其劳动功利观,这反映了专业实践类活动中蕴含的多元价值取向,尤其是实习环节,学生可能会在实习过程中体验到薪资回报带来的收获感,并且以此为价值追求之一。(3)专业实习或见习的时间越长,越需要学生持劳动是美德的精神信念,展现勤奋和坚毅品质。基于此,高校可以依托现存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资源来贯彻落实劳动教育政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更多的生活和劳动技能。

表5 三种劳动价值观与学习经历的回归分析

注:控制变量为:性别、年级、专业、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等。

四、总结与建议

在高校中大力开展劳动教育,既是为了宣扬一种积极的劳动精神,也是鼓励学生在劳动中培养自身创造性劳动思维的重要渠道。本研究发现:目前高校学生群体中,持劳动美德观和劳动心智观者居多;积极劳动者各项学习参与度更高,学习满意度也明显高于消极劳动者;积极学习参与越高,学生的劳动美德观和心智观越强;规范学习参与度越高者,劳动美德观越强;专业实习或见习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学生形成劳动美德观,实习或毕业设计的投入度越高,越有助于学生形成劳动心智观等。结合国家的政策倡导和目前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培养“美德+心智”的劳动价值观。什么类型的劳动价值观才值得培养?从个体发展层面来看,本研究初步验证以劳动为优良品质、乐于劳动、勤于劳动的劳动美德观和强调在劳动中创造实际价值、发挥个人才智的劳动心智观更加有利于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从社会发展层面来看,现代社会运行与进步的核心推动力是科学、理性和创新,同时也需要劳动者艰苦不懈、勤劳奋进的精神品质。因此高校劳动教育既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苦干”精神,更要注重通过高等学府的高深知识和专业素养教给学生“巧干”的精神和创新性劳动的能力,因为劳动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劳动,更在于创新[11],大学生自身不仅要积极劳动,还要创新劳动,“以劳创新”。因此,“美德+心智”或者说“苦干+巧干”的劳动价值观最值得高校培养,而大学生群体中现存的“体力劳动不体面”“劳动是为了物质回报”的劳动功利观念是高校劳动教育需要警惕和应对的问题。

2.基于课程学习活动开展劳动观教育。研究发现积极和规范的课程学习参与有助于学生形成“心智”和“美德”取向的劳动价值观,这间接表明高校课程学习活动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一方面,学习本身是一种脑力劳动,需要付出相应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投入,勤学苦读可以磨练学生的劳动“美德”观念,深层学习则帮助学生坚定劳动“心智”观念,因此,高校鼓励学生投入常规的课程学业活动并不与专门的劳动教育相冲突。在功能上,前者同样有助于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后续访谈调查发现,学生认为目前高校开设劳动课程较少,内容相对陈旧,劳动实践活动开展起来较为困难,缺乏系统性的劳动课程体系。由此可见,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也是必要的。高校应组织教师参加劳动教育课程方面的专业培训,根据大学生年级的课程任务量差异和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地区差异,规划好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国内高校可借鉴国外劳动教育开展的先进典范(如美国以“劳动教育”为核心的深泉学院),开设多种形式的劳动课程。

3.发挥实习实践类教学的劳动育人价值。劳动教育的开展可以体现在包含校园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学生与社会、他人等的联系,主要侧重培养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并解决以何种态度生产和生活等问题。[12]高校的实习、见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育环节可以将学生置于体力和脑力任务相结合的劳动环境中,是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路径。研究表明:专业实习/见习的时间长度和实习/见习/毕业设计的投入度对于学生积极劳动价值观的形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结合《意见》提出的开展劳动教育的要求,高校应自觉组织实施好劳动实践活动,利用好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密切学生与社会生产实践的联系,使之在社会参与和生产过程中懂得责任担当、学会体脑结合,而不是坐享其成、坐而论道,在实习实践过程中通过勤奋和创造性的劳动造福于社会,并在体验劳动蕴含的内在意义和价值的同时,反思自身的劳动功利追求,形成积极的劳动价值观。

致谢:由衷感谢吕林海老师对选题的诸多指导和建议,以及本课题组其他成员孙冬玲、王晓芳、刘小瑜、刘梦星、朱慧娟、冯祖兰对问卷下发和数据收集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猜你喜欢

心智美德劳动者
诚实是美德
致敬劳动者
劳动者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育人以“礼”·传承美德
郭守祥箴言:品牌,只有形成心智认知才能抓住顾客的心
是什么偷走了孩子们的绘画兴趣——心智表达课程设计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美德威:让学习音乐更简单
大学生心智的二次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