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的课程标准实践
——以报关实务为例
2020-07-13滕颖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滕颖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一、课程定位
课程定位:《报关实务》是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与企业合作根据海关通关的流程开发的一门课程。
(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报关实务课程是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方向的一门必修课以及专业核心课程,作为学好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是相当重要的。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对报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报关的相关基础知识,掌握报关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感知学习该专业的课程对未来就业以及零距离上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的目标和标准应符合该专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群岗位的技术要求。本课程对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的素质养成起着主要促进作用。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概念
《报关实践》课程设计体现了与工业企业合作,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设计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目标,充分体现了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根据整个国际货运行业和国际物流企业的发展需要,该课程还需关注零距离上岗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选择课内完成的工作项目。持续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将实现能力的标准在课程中得到体现。
课程标准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专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为了使课程更符合国际物流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根据国际货运行业和国际物流企业的发展需求和所学知识,根据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广泛调研并听取报关业的意见和建议,对报关业和外贸行业的能力和素质要求。
教、学、做相结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本课程是海关报关和国际货物运输专业能力的核心课程。坚持能力为标准,学生为主体,把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首先,设置课程内容围绕核心能力培养在报关的过程中,和设计课程的培训项目与报关行业的实际工作任务。认真分析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在充分理论的原则下整合教学内容。因此,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学习到越来越多的实用专业技能,全面提高专业素质。例如,在保税货物报关流程学习模块中,本课程在教学中配备了大量实际的商业案例,使学生能够自主操作和分析,有效培养专业能力。
工学结合对“教”与“学”的效果的意义是非常明显的。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素质的培养、学生工作技能的培养和各种岗位工作群的定位一直贯穿整个过程中。这种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可以让理论和实践深度融合。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也依赖这种“课堂+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模式的紧密结合。在在课堂教学中,课程组采用实践案例教学、模拟情境教学等方法。在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实际的业务操作。学生今天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就是他们明天到企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实现工学结合。总之,本课程为学生将来从事报关工作或转移到行业中的其他专业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内容将学生、教师的能力培养纳入国际物流企业课程群,下设企业直接参与的专业技术人员,坚持选择教学内容与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岗位实际任务要求相一致的原则,确定体现报关行业实践性的课程内容,同时也将技术规范要求和专业技能两者融合成一个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采用模块化结构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课时数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课程目标
总目标:完成本课程后,要求学生掌握报关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办理全国统一考试,取得报关等级考试证书,为了解报关、报检、纳税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培训中发布程序。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熟悉报关单位和报关代理人的注册流程,了解每一步的注意事项,能够独立完成业务;熟练计算进出口税金,填写进出口报关单,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能独立完成《大纲》规定的各种情况下货物报关手续的案例分析,并具有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根据所给其他单据独立填写进出口报关单。培养学生在独立操作和小组实践中收集、阅读、使用资料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职业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适应岗位工作的能力,使毕业生在报关岗位上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实现学生就业与岗位零距离。
三、课程内容
以税务核算为例。单元学时:6。研究任务如下:通过学习,掌握进出口环节相关税费的概念、种类、征收范围、征收标准、计算方法和缴纳方式;掌握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的审批原则,估价方法和适用汇率的规定;进出口货物原产地确定的原则、方法和税率适用的规定;进出口减税、免税的种类。知识目标是了解进出口税收概况、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的确定、进口货物原产地的确定和税率的适用,掌握进出口税收的计算,了解税收的减免,进出口税的缴纳和退还;他的技能目标是:遵循交易价格计价法的定义,完成完税价格的实施;税率的确定应适用税率的规定。根据从价税、增值税和消费税的核算程序和方法,在虚拟案例中计算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