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方向
2020-07-13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082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0082)
一、历史进程
二战后,如何实现现代化成为新兴民族国家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历史问题。广义的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在工业革命之后所经历的一场剧烈变革,它以工业化为推动力,推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发深刻的相应变化。不断推进的经济现代化势必会触及到更深层次的文化现代化。
经历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一系列失败之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伴随着救亡图存的道路随之展开。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化思潮强烈纠缠在一起,东西两种不同文化体系激烈碰撞。在对待传统文化态度上,历史上先后出现三种浪潮:首当其冲的便是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们认为中华文化发展了近千年一定优于西方文化,中国只不过在器物方面落后于西方。其基本精神就是用“西器”来弥补中国在器物上的不足,就其本质而言,这种态度并没有在根本上触及传统文化,仍然认为中华文化的有其独特的优越性。甲午战败,标志着“中体西用”论的失败。其次是激进知识分子的“完全西化”态度,戊戌变法失败后,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要想解救中国必须在本质上变革中国,许多有识之士由开始向“全盘西化”转变。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胡适等人则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封建、愚昧、落后的象征,坚决主张全盘西化,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否定其积极意义。最后是五四运动,苏俄取得十月革命胜利后,先进的中国人将马克思主义带回中国,他们开始理性分析中西方文化之间差异,但却错误的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封建糟粕划上等号。这暴露出当时中国人对于救亡图存的急迫性,但却忽视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实现交融的可能。
总而言之,近代中国人就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出现了两种极端:一是文化保守主义者坚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千年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他们只认可西方先进器物却不接受其先进文化。二是文化自由主义者则坚持既然借鉴了西方的物质文明,更要吸收其先进文化,并且觉得传统文化就是封建糟粕,与现代化完全格格不入,必须全盘西化。这两种极端都是割裂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忽视了传统文化通过革新实现现代化可能性。
二、所处的困境
在现代化不断展开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也愈发尖锐,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面临诸多困境。在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之下,大量西方文化涌入中国,与传统文化猛烈的碰撞。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演变,其保守封闭性势必会与现代文化开放性发生冲突。显而易见,这种故步自封的想法与提倡开放包容的现代文化是格格不入的。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保守封闭性,且具有强大的历史惯性,现代文化要求创新和突破,在实践中必定会成为实现自身现代化的巨大阻碍。
礼治与法治的冲突。中国传统社会是一种礼俗社会,是靠道德、风俗习惯来管理这个社会。在传统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强调“仁”“为政以德”,重视德育和礼治,而非法治。儒家文化认为,国家与社会的长治久安必须依靠礼治和道德。中国传统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社会秩序依赖“礼”的维持,而非“法”,所以,传统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个“无法”的社会。现代化要求法治化,法治化需要有法治文化,而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欠缺之处。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还蕴含根深蒂固的血缘宗法思想。人情成为这种血缘宗法思想的结构本位,道德的整体教化为手段,其根基并非是法理。这就背离现代社会的自由、平等、民主与法治等观念,很大程度上不利于现代法治化、民主化的发展。现代化就是用法理型取代旧有的礼俗关系与组织。因此,法治文化的缺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实现自身现代化的一个阻碍。
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门大开,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大量外国文化蜂拥而至,各种文化和价值观涌入中国持续冲击和挑战中国传统文化。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中自由、竞争、平等、创新等精神将淘汰传统文化中的等级思想、保守思想等思想。另一方面,西方价值观冲击着原有的传统价值体系,这就使得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变得困难重重。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人接受了大量外来文化,但传统文化也被西方民主、自由等思想消解,传统文化面临边缘化的危机。
三、发展方向
纵观世界现代化发展历程,现代化的类型主要有两种,即内生现代化和外源现代化。内生现代化是指由自身的社会力量产生的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按照自己的文化和制度以及路径经过长期的发展变革完成现代化。外源现代化,外部因素成为了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源,由于受外部冲击而进行内部政治、经济、制度、思想文化方面的变革。显然西方新教文明实现现代化是内生的,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强调了新教伦理在资本主义现代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中国则是典型的外源现代化,因此,妥善处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关系显得格外重要。
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亨廷顿从文明的角度出发,对不同文明与现代化之间关系进行解析。他认为回归“本土化”是非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最终归宿。亨廷顿总结出非西方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三种类型:拒绝主义、凯末尔主义和改良主义。在如今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中,拒绝现代化显然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全盘西化的同时自然而然带来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凯末尔欲通过改革使土耳其成为一个伊斯兰社会,在政治上却是完全西方化。这就导致了社会的撕裂,以及国家内部的冲突,最终导致国家自身变得无所适从。全盘西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引发认同危机。文化的现代化往往是跟不上经济与政治现代化的步伐,若传统文化不做出相应革新,放之任之,必定会加剧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经济与政治的现代化不会带来文化的现代化,而非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外源性意味着其传统化必须革新以此实现文化现代化。否则,就会引起文化与政治、经济的不协调,继而阻碍政治、经济发展,造成社会混乱。日本便是最好的例子,日本从明治维新的“全盘西化”到战后本土文化的复归。
现代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西方化。非西方社会在没有放弃它们自己的文化通过借鉴西方的价值观与实践,也是能够实现现代化。亨廷顿提出了非西方文明的现代化须“本土化”观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也必须立足于传统的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的现代化。换句话说,文化现代化必须从国家内部寻求动力。历经五千年的不断演化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反映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气质,具有较强的延续性,至今仍发挥着其强大的影响力。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经久不衰证明其有能力实现自我革新,并且可以有效应对西方的文化输出,因而在支撑自身现代化方面也有足够力量。基于“本土化”实现自身现代化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一个趋势。现代化不意味着西化,非西方国家在最初阶段为了实现现代化大量学习西方文化,当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它们就必须重新定义西方文化的价值与地位。重新系统梳理传统文化,回归本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我革新,以适应现代社会并助力现代化建设。
现代化是西方传统知识论、科学精神、理性精神塑造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成长发展的基础是自然经济,属于农业文明。而现代化代表着工业文明,所以要想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必须进行自我革新。现代化起源于西方文化,且至今仍由西方世界主导,中国传统文化要想实现现代化处理好同西方文化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想砸烂一切传统文化另起炉灶,过于简单粗暴,且根本无法实现,但只是坐拥传统文化,对别国文化嗤之以鼻,不但难以创新,还将会导致自身文化的萎缩。要发现西方文化中积极可取之处。西方相较于我国先实现现代化,其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参照与借鉴。我们既不能裹足不前也不能全盘吸收,要在比较、甄别之后对传统文化进行综合创新。
传统文化定义了我们的过去,同时一定会深刻影响我们的现在与未来。所以,在尊重传统文化这一前提之下,我们必须以全新的态度来对待传统文化、理解其精髓、创新性解读,搭建起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桥梁,使之成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厚重的文化内核。在此过程中,协调中西方文化,同时利用后发优势避免西方现代化暴露出来的文化危机。从源远流长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寻与现代化精神相契合的部分,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道路上重新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