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风物》书评
2020-07-1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00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00)
赵珩先生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北京史,戏曲史,明清文化和藏品等领域的研究。而且老先生对北京历史文化掌故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与不少前辈耆宿及文化人多有请益。《旧时风物》这本书是赵珩先生通过捡拾人生经历中的片段印象和见闻感受,以亲身经历者的视角,追忆并讲述那些飘逝的旧时文人、琴棋书画、饮食游乐、礼俗风物,使得旧时光与老物件儿又悄然浮现。全书共有四辑,四十篇文章,百余张照片,无一不让沉寂许久的老物件旧影清晰重现,全书风格轻快,朗朗上口,字里行间蕴藏着作者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经年的生活感悟,读起来倍感亲切。
辑一介绍了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与戏曲、吃食、医药和收藏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伊始,元代杂剧、明清传奇的兴盛便跃然纸上。即使清初朝廷禁止士人与梨园界往来,也并未使得戏曲的发展萎靡,民国以后的戏曲家更是层出不穷。光绪末年照明设备的发明加之宵禁制度的弛废使得听戏成为各个阶层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书中老先生对文人们热衷于听戏看戏的描述既具体又真切,使笔者仿佛看到了当时繁华街道旁等公交车的教授们,热闹书摊前津津有味的挑选心仪刊物的知识界泰斗,拎着洋文书在小馆儿内悠然吃饭的七旬老者,以及人头攒动,宾客纷至的剧场。然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人们的娱乐方式多样化,听戏唱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赵珩先生看到中国戏曲文化如今这般黯然消沉之态,心中的那份惋惜与对中国戏曲的留恋日久弥坚,间接体现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迫在眉睫。
文人因美食而陶醉,而美食又在文人的笔下变得浪漫。赵珩老先生在吃上面也颇有一番见地。《旧时风物》中赵珩先生将文人的饮食之道向我们娓娓道来,文人们不会因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对美食抱有丝毫偏见。其中北宋的苏东坡,南宋的陆游,清代的大文人朱彝尊和袁枚等都是好吃、懂吃且精通烹调的美食家。文人对吃的执念,是一种讲究,一种生活的仪式感,他们将这种对于生活的热爱倾注于文章作品中,使得美食在文人的笔下生动而浪漫。因为有了情趣的投入,才使许多普通的饮食和菜肴诗化为美味的艺术和永不消逝的梦。文中讲到文人与吃的神秘色彩则是炒作者赋予的,在我看来,并非如此,美食本身的确是美味诱人的,食用者将味觉上的享受转化为精神上的满足,在那么一瞬间食用者是极其满足的,由于人们之间的差异性,每个人对每种美食的品味不同,才使得吃具备了一层神秘色彩。
砚者,研也,是用来磨墨的。小小的一方砚台,却颇有讲究。文中主要说了砚历代以来的形成和发展,重点讲述了古今闻名的端砚和歙砚,以石为砚始于唐,秦汉多为砖瓦砚。唐代端歙二石的相继发现,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石砚。作者不仅对端砚和歙砚进行了详尽的叙述,亦将澄泥砚、名砖砚与石砚加以对比,按照朝代的划分,分析了不同时期砚台的形式、材料、肌理、铭文以及镌刻等的变化。读此文让我对砚有了崭新的认识,原来砚也可以这么美而精致,还学会了一点鉴别真假的砚的方法,是否能付诸实践还说不准呢。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手写信札的使用越来越少。辑二中《尺书鲤素的落寞》一篇便抒发了老先生对书牍时代消逝的种种感慨,手机电脑的发明加速了信息的传递,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但进步的过程不免伴随着遗失,“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那种翘首以盼不在拥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那种弥足珍贵不在拥有,“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那种迫不及待不再拥有……在这快节奏的生活中,比起一条条群发的短信,一封拿在手中的信笺更能温暖人心。就像赵老先生所说,现在看到手机上的消息和邮件的时候难免也会想象以前那番尺书鲤素的美好。然而这种美好,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大多只能从书中的只言片语中自行体会了。老先生的一篇尺书鲤素的落寞既对书牍的起源发展,书牍的样式格式,法书艺术等进行了详述,亦道出了对纸墨依然,斯人已去的忆念。小小书札,凝结了多少代人的情感与波折,在21世纪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收藏研究书信尺牍的人越来越多,然而我们最初用来传达信息和交流情感的形式却渐行渐远,翻开《旧时风物》,书牍之美尽显其中,品味旧时文人间的沟通交流方式,也不乏是一种放慢生活,享受生活的途径。
春节汉族的传统节日,在辑三的《春在闲情雅趣中》笔者了解到春节礼俗因时代而异,因地区而异,因阶层而异,近代以来春节的习俗仍在变化和发展。老先生对清代官员的春节礼俗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笔者深深地感受到了当时各个朝中大臣忙的不可开交的样子。《岁朝图》与文字叙述相得益彰,使得所写所讲更具说服力,也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能在春节偷得半日闲,独坐一隅,读书品茗,应是文人墨客们最最惬意的事了吧。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向我们介绍了中国文人的新春开笔与启用新章的习惯,使得陌生的事情熟悉化,抽象的事情具象化。《旧时风物》中讲述的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老物件儿里,涵盖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与希冀,字字珠玑,万千感慨。
笔者认为老先生在辑四之中所写非常引人入胜,令人印象深刻,受益匪浅。辑四有很大的篇幅讲述了北京剧场和梨园世家。其中的《社会群体的另一种记录——《京师梨园世家》赘语》一篇便对梨园这个特殊的圈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作者用了很大篇幅来介绍此书,不吝赞赏,此书对梨园、对戏曲来说意义重大,对梨园这样一个庞大和错综复杂的群体,能够作出简洁清楚,次序井然而且细致准确的描述,实属不易!梨园是有着相互联系的纽带,共同的目标活动,群体规范和群体意识的社会群体。农业社会的中国存在着许多家族传承的行业,但大多是家庭承袭,而梨园这一社会群体中的关系则是错综复杂。作者通过对《京师梨园世家》一书的解读,向我们展现了近百年来京剧行当的师承关系,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的变迁与京剧的兴衰。《京师梨园世家》的作者刘嵩崑先生嗜戏如命,他既不是专业作家,也不是梨园弟子,更不是文艺工作者,但凭借着自己的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历时二十余载,最终完成了《京师梨园世家》的编纂。其中甘苦,唯有其一人所知。《京师梨园世家》共收录150个梨园世家,成员共2000余人,书中对其家族世系、生平事迹及艺术成就等进行了准确、翔实的记述,填补梨园史上的一个空白。老先生风雨无阻、锲而不舍的精神让我肃然起敬,我的心中对刘老先生产生了深深的敬佩和仰慕之情,他对梨园,对戏曲,对社会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京师梨园世家》写的是梨园,留给后世的是延绵不断的文化底蕴,我亦十分荣幸通过《旧时风物》一书了解到梨园文化,同时刘老先生也让我受益颇深。赵珩先生对《京师梨园文化》的解读详细全面,不偏不倚。对书中的瑕疵也为我们一一列举出来,虽有瑕疵,但瑕不掩瑜。
《旧时风物》是一本富有古风古韵的随笔录,不似普通的历史读物那般读起来让人费解,枯燥乏味,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领略感悟,注重图文结合,富有真实情感,将自己对听戏的热爱,消逝信札的惋惜,厂甸旧事的感怀,凌霄花下的追忆……毫不遮掩的表达出来,让读者真切的感受到了这些老物件儿是有灵性的人生念想,而非简简单单似有若无的冰冷器物。《旧时风物》中最令人感同身受的情感便是无尽的惋惜,如戏曲的兴衰,屏风的湮没,彩笺的消逝,荫三泰的鲜为人知等等,曾经辉煌灿烂的历史,曾经意义非凡的成就,曾经情深意重的象征,曾经技术卓越的匠心……如今已鲜为人知。正是《旧时风物》让这些旧时光与老物件儿又悄然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