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老子的“不争” 之德

2020-07-13崔竹青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日照276826

名作欣赏 2020年17期
关键词:天道统治者不争

⊙崔竹青[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日照 276826]

春秋战国期间诸侯并起、不断纷争,然思想和学术上却因此而出现了异常繁盛的局面。道家创始人老子是这一繁盛文化中表现得非常突出的一位思想家,他提出的许多思想成为中国思想文化中具有极强生命力的重要因子。特别是他提出的以“不争”为具体内容的“无为”思想,更是对中国广大民众、统治者乃至天地万物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成为人与万物重要的品德。准确把握老子所提倡的“不争”思想是我们解读老子思想的一个重要面向,也是理解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支点,它是促进社会有序发展的重要道德品质。

一、不争为人之美德

人与动物最明显的区别之一是对“争”与“不争”的认知不同,对人而言,不仅知道“争”,更知道“不争”。在老子看来,在纷争的人类社会,“不争”应当是每个人具备的美好品德,这不是老子的凭空设想,而是有其合理性依据。从其积极方面来说,具有此种品德是人的内在要求,只有保持了“不争”的品德才符合“道”的规定;而从其消极方面来看,如果人们缺少了这种品德,则会出现同于动物之争而产生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且这违背“道”的基本规律。

老子非常认同人具有“不争”之德,他认为“不争”是人之美德,如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第8 章)。“不争”就如同水之美德,其静也善,其动也善。水性柔弱,总是屈从于刚强。水的品质屈顺、不争,但它总是循着阻力最小的路线前进;然而,它却能克服道路中的任何障碍,销蚀坚石。对《老子》来说,水的最有趣的特性是,虽然它在所有物质中最为柔弱,但它是最坚强的。无论水与何者相遇,它总是屈从的,它不争。然而,它从未被强者打败,它回避危险而最终取得胜利。在老子的认识中,水实际上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因此,水是至善之物,能滋养万物却甘愿居下不争,不高高在上。对于个人修身来说,人也要学习水的这种品质,像水一样居下不争,在平时的生活中以谦卑的姿态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这样才能做到淡泊名利,这样才是最符合“道”的基本规律。

然而,生活中却处处充满了争夺。为了名利,人们不惜以性命为代价,这是因为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不争”的价值,如果人们缺失这种“不争”的品德,人与社会便会出现种种问题,而且从根本上说也违背“道”的基本规律。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12 章)人们在生活中总会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在老子看来,声色犬马、饮食男女,这本是人的正常生理、生活需求,但凡事都该有一个度,唯有明白适可而止,才可保住自身平安,过分追求外在享乐或过度纵欲都会减损寿命,过分追名逐利则会使人身败名裂,就如同老子所言“强梁者不得其死”。

人既然天生就有欲望,而欲望又是产生争夺的根源,那么,如何制止这种现象发生?在老子看来,唯有寡欲,甚至无欲才是消除这种根源的方法,其中,“不争”是基础。所以,要想真正符合大道,保有其身,则需要抑制欲和不争,唯有将自己的需求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才能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生命价值。真正做到不争,才会遵循大道规律,并有所作为而不恣意妄为。

二、不争为统治者之善德

在人类社会中,总是存在不同的阶级、阶层,有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贫苦民众,也有高高在上享受荣华富贵的统治者。这些统治者作为社会的最高管理者,常常不满足于自己的生活,不能够真正体恤广大普通民众,而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去欺压、剥削人民,这样的人被老子视为“盗夸”。作为一个真正有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的统治者,应该做到“不知有之”的境界,这样才能够受到民众的认可与支持,而做到这种境界,就需要具备“不争”的品德,唯有谦下、不争才能更好地管理社会,使社会变得有序、和谐,这种“不争”的品德对人民、对国家而言无疑是一种善良的品德。

从王与民的层面看,如何成为好的统治者,首先要懂得知足,“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道德经》第46 章)。老子认为,社会动乱不定、人民生活水深火热、国家之间征伐不断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者的好勇斗狠,贪得无厌。统治者就如同“百谷王”,“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第66 章)。老子认为,把人民召唤到圣人或统治者那里的不是仁爱而是谦下不争,圣人的谦下不争对人民的吸引便如同江河吸引小的溪流一般。所以,圣人要想领导人民,必须要以无限的包容性对待人民,像水一样的谦退无争,淡泊名利,才能更好地领导人民,使人民信服并乐于拥戴他。

从君与臣、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看,统治者谦下无争无论是对自己的臣子,还是对于其他国家来说都是一种善德。“不尚贤,使民不争。”(《道德经》第3章)“尚贤”就是指崇尚贤才,即鼓励人民竞相“成名”,这样则会促使社会人群分化,是一种用人的“心智”去剖判外界的方式,会使社会陷入无休止的争论、争端。只有“不尚贤”才能够使整个社会长期保持混沌无名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是最为接近大道的一种状态。“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式……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第22 章)正因为统治者或圣人不过分注重运用心智去剖判社会,所以天下也没有人能够与之相争。而在国与国的关系上,老子也希望大国与小国之间都能够谦退无争,当以水为喻时,“大国与水之下游相应,在老子看来,下游,像别的许多对常识的颠倒一样,成了倍受青睐的地方”。老子通过大国与小国之间的关系,讲述了“大者宜为下”的道理,统治者或圣人更应力行“不敢为主而为客”的思想。不去刻意争夺什么,才会使自己达到“不争而善胜”“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从圣人之道与天道的关系看,“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81 章)。自然的规律即天道是利万物而无害,圣人之道则是施为而不争夺。天道没有任何偏私,所以能够给予万物一样的对待,而圣人之道取法天之道,不推崇刻意的“争”,安心于在自己的轨迹上运作,这是“为”;不去干扰别人,以谦下自居,则是“不争”,只有行为合乎道的圣人,才能如同没有任何偏私的天道一般居柔处弱,谦退无争。

三、不争为万物之内德

由广大民众、统治者而推广到天地间万事万物所应具有的品德来看,万物也应具有“不争”的道德品质,这种品德如同水、母、婴儿、赤子等天生所具有的因柔弱而表现出来的“不争”的品德。对于这一品德内在性我们可以从具象的角度来分析说明。

道是老子高度抽象化出来的哲学概念,而天道则具有天文学意义上的道的含义,即宇宙的自然规律和法则,天道是柔顺不争的,也正因为其不争,所以能够无所不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道德经》第73 章)。《老子》提倡“不争”,但此“不争”却又是真正的“争”,如何由“争”而至于“不争”?再进而由“不争”达到“争”?天地万物都是顺应遵循大道的运行,看起来是“夫唯不争,故无尤”,但其本质却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在老子看来,道是价值意义上的最高本体,是无为而不争且遍在的,为天下万物之奥,故而其根本上又是“争”,道所生养的天地万物都具有这种既柔弱“不争”而又“争”的品德。

水是天下间最为柔弱的事物,但它却是所有物质中最具穿透力的,最终能销蚀所有坚强者的物质,老子所说的谦下不争便是借鉴了水的柔弱之性。正如老子所言:“古之善为士者不武……是谓不争之德。”这里所说的“善为士者”“善战者”“善胜敌者”等都是指那些能够为道体道,且心灵能与道相合的体道者,真正的体道合道者能够与道同一,如同赤子婴儿一般能够使气专精而不杂,心灵高度虚静,达到与道合一而不离的状态,只有这样的圣人才能够知强而守弱,做到不争屈顺而善胜,由此才能依反而动和以弱为用。

四、结语

老子普遍认同天地万物具有“不争”的美德,有了这种美德,无论是人,还是物,都可以达到天长地久的境界,“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第7 章)。大道是自然无为且柔顺不争的,真正能够化入大道的圣人也是完全自然无为、无私去自的,天地生养化育万物不是为了自己,却能不居功不争名,有道之人也是如此,正因为他们虽然于万物有助却能不争无私,所以才可以成就自己,进入与大道合一的状态,长久地保有自身。老子的不争从表面上看是一种退步,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实质上却是以退为进,不争善胜,老子这种超然的处世哲学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仔细领悟。

猜你喜欢

天道统治者不争
张之洞的“三不争”
早春
天道
艾草
得心应手
漫画
不争与争
统治者的知识储备论
西方哲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思想
不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