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
2020-07-13王珍茜
王珍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制度层面提出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本文结合甘肃省平凉市统筹城乡民生体系现状及现行制度下取得的成效,从社会保障、就业、医疗、教育、养老、住房和文化方面来分析民生保障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平凉市统筹城乡民生保障制度的建议。以期能解决平凉人民关心的切身问题,实现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提高平凉人民的安全幸福指数。
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一个主题来研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满足人民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次会议从制度层面对做好民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坚持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结合甘肃省平凉市的实际,在现有民生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圆民众之所盼,实现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一、甘肃省平凉市现行制度下民生保障现状
甘肃省平凉市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属于欠发达地区。全市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1.91万人。近年来,平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不断加大对医疗、公共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改革红利,切实感受到了国家民生政策的温度。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初见成效
公共财政民生支出总量保持在70%以上。2012到2019年这八年中,民生支出在全市公共财政支出的占比分别是73.30%、74.30% 、75.90%、79%、80% 、 84%、83.80%、82.90%,民生支出平均占比为79.15%。(如图1所示)
如图所示,平凉市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特别是2016年之后,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超八成,为各项民生项目提供了很好的保障。截至2019年底,各项提标政策全面落实,35.9万城乡居民和企业职工享受养老金17.3亿元,60户企业5.1万名职工享受稳岗补贴1894.7万元;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完善,市、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由26种扩大到50种,为40.2万人次报销住院医疗费10.8亿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近几年一直保持在80%以上,城镇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幅度达到每年3万人次,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之内;城镇与农村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市内老宅旧宅已完成全面改造,大大提升了平凉市的市容“颜值”,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了应保尽保;持续优化教育资源,“改薄”项目进展顺利,全市整体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尤其是城镇与乡村教育基本实现均衡化;平凉新博物馆、市美术馆(书画院)开馆,全市102个乡镇文化站达到国家乡镇文化站建设标准,乡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体育健身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良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综合治理力度持续加强,为人民提供了和平安宁的生活环境,人民群眾的安全指数和幸福率在不断提升。
这些都得益于平凉市委、市政府积极认真落实政策,全力保障公共财政民生支出,养老、医保、低保、就业、住房等社会保障配套体系的全面建立。
(二)民生保障制度实施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及问题
受各方面自然人文环境影响,平凉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工业生产严重滞后,经济总量小,民生保障规模和力度与其他发达地方相比还有差距。主要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医疗保障方面,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较弱,教育领域城乡优质教育资源仍然不均衡,部分低收入生活群众虽然有低保,但就业渠道窄,面临巨大的增收压力,生活还是比较困难;文化、教育、医疗公共产品供给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生态环保基础薄弱,污染物超标风险依然存在,污水、垃圾、噪音等死角隐患问题依然存在;贫困人口比重较高、人口素质较低,需要更多的宣传引导和政策支持,这些都影响了平凉市统筹城乡民生保障制度的效能发挥。
二、进一步改善民生保障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意见建议
如何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十九届四中全会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建立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完善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医疗健康保障制度这四个方面做了具体阐述。结合平凉市实际,要将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落地生根,就必须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健康四大领域持续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就业领域,要认真落实创业就业政策措施。在已有的省招“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区招基层服务生、公益性岗位援助、创业担保贷款支持等政策措施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坚决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高质量就业促进机制,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落实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创业服务激励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和农村转移人员自主创业。完善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搭建失业者和用工企业的数据库,经过不断补充、完善,在求职者与招聘企业之间架起了“直通车”;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联合各级力量掌握群众培训意向,实行定单式培训,与企业合作办学,推行“车间就是课堂,师傅就是老师”的培训模式,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实效,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在教育领域,全力改善教育基础条件,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健全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保障机制,要持续完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机制,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在社会保障领域,紧紧围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加快完善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严格执行“五险合一”核定制度,实现城乡医疗保险实现并轨运行,省内异地就医实现直接结算,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就医系统内直接结算报销,民生保障不断向“普惠型”迈进。进一步统筹完善社会救助和福利制度,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健康领域,进一步落实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医联体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公共卫生防疫、重大传染病防控和基层医疗预防水平建设,中西医结合,重大医疗保障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健全。优化人口质量与素质,积极应对老龄化带来的社会服务压力,促进全民健身制度落实。
今后,在统筹城乡民生保障的制度制定上,要以财政领域投入为基础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努力监管幼儿的生活和教育情况;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就业多元化,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就医保障全面覆盖,彻底消除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所需;促进住房销房制度规范;出台相关人文政策制度保护弱势群体。切实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参考文献
[1]王洪波,李晓军.欠发达地区公共财政民生支出困境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公共预算理论探讨2019年(02).
[2]张纪南.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中国经济网,http://paper.ce.cn/jjrb/html/2019-12/12/content_408119.htm.
(作者单位:中共平凉市崆峒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