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2020-07-12
海港开发区王滩镇王滩初级中学 河北 唐山 063600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学习兴趣,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生物教师需要转变教育理念革新教学策略。传统初中生物教学模式中,教师授课过程与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学生无法通过教师的授课内容直接感受到生物课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师所参考和使用的教学资源有限,部分章节内容的讲解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教师要摒弃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跟随时代的脚步创新,让初中生物教学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一、优化课程设计,创新课程结构
传统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情境导入,通过具体情境引入课程内容,然后正式开始教学。部分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删减了情境导入的环节,引导学生完成有关上次课内容复习之后,立刻开始新的课程内容。学生在刚完成对上次课内容的复习记忆之后需要一定的缓冲时间,教师需要设计一定的环节帮助学生更深对上次课程内容的重点记忆。
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可以增设“生物知识小问答”环节。教师和学生通过你问我答的方式进行互动游戏,学生在享受游戏和知识的快乐的同时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给教师一个深入了解自己的机会。教师可以预先将自己收集整理的有关生物学知识的奇闻趣事分享给学生,然后根据故事里的生物现象进行提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到所掌握的知识进行适当迁移推理,完成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任务。教师要尽量采取宽松愉悦的态度,缓解学生紧张学习情绪消除学生学习疲劳的同时尽可能激发且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重视课前准备的零散时间,在课前准备阶段完成师生互动的部分任务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活动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从容地完成课间休闲状态到轻松接受新知识状态的无缝衔接。初中生物课程的开展需要一定的铺垫,教师要重视情境导入的作用,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要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的,教师只是起到引领学生方向辅助学生学习的作用。传统生物教学模式中,教师习惯于从易到难的线性教学,忽略了各章节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对于生物知识板块难易程度的界定是在拆分之后独立评判的,实际上生物知识板块的难易程度与各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关联。
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要适当停顿给予学生打断自己提出质疑的机会。部分教师总是认为学生在听讲过程中打断自己提出不同意见是不礼貌的,但是这样的做法让师生之间的认知冲突更加明显。教师要允许学生具备针对教师的讲解提出问题或者提出质疑的权利,同样教师也具备质疑学生提问的权利。学生在课堂上的合理行为要得到教师应有的尊重,尊重和理解都是相互的。教师正视且重视学生的质疑并且针对学生的质疑进行二次解释,这是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具体表现,也是学生享受自己正当权益的合理要求结果。学生针对教师每阶段的教学内容都存有一定的疑惑,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或者加快课程节奏故意忽略了学生的质疑。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生物课堂应该是尊重并且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教师正视尊重学生的行为本质上是对学生提出问题的一种鼓励,学生在接受到教师的鼓励之后势必会产生持续不断的动力维持自己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自我调控和自我监督,更需要自我反思。根据自己的了解针对某种生物现象提出质疑就是自我反思的具体体现,当然这也只是自我反思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增设生物实验,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不仅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学生更需要创新思维方式。传统生物教学中学生受到教师的影响逐渐形成思维定式,在分析和看待生物现象以及有关生物学问题时总是采用同一种思维方式,这不利于学生的今后发展。增设生物实验环节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活跃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完成生物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大部分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处于休眠状态,需要教师对其施加一定程度的刺激才能恢复正常运作。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观察蚯蚓对泥土的翻耕作用时,教师将准备好的玻璃缸内倒入泥土并且将泥土压平整。随后教师将预先准备好的蚯蚓倒入玻璃缸中,号召学生观察并详细记录蚯蚓的行为动作。这一演示实验需要将玻璃缸放置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部分学生对此提出异议,于是教师允许其将玻璃缸放置在光照条件良好的环境中。学生在一段时间后发现玻璃缸中的泥土仅有轻微翻动的痕迹这与泥土翻耕的实验预期明显不符,于是开始转变思路将玻璃缸放置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果然观察到了泥土被翻耕的现象。学生在探索式场景中学习时可以切实感受到学习的趣味和创新的自豪,一味地封闭式学习如同闭门造车。教师要正视生物实验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摒弃原有的生物实验纯粹浪费时间的教学观念。教师要号召学生积极参与生物实验,尽可能采取不同的思维方式看待解决问题,单纯依赖一种思维方式的学生会陷入思维定式的僵局中。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生物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