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遗”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
——以福建柘荣县为例
2020-07-12
柘荣县文化馆
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改革发展的变迁,年轻人大量涌向城市,失去传承主体的现代乡村,如何保护和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传统文化的向心力,以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是我们不断探讨的新时代课题。本文结合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这一课题进行探讨。
一、乡村文化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一)文化传承空间发生变化
中国传统文化在乡村流传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拥有广泛扎实的群众基础,实践证明,乡村是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最基础的空间。民俗文化、民歌、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丰沃的土壤里滋养,生生不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改革发展的变迁,农村基础设施差,交通闭塞,赚钱的机会少,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乡村人口外出的现象普遍长时间存在,造成乡村的人口急剧下降,原本应由年轻群体主导的乡村建设逐步向老龄化、低龄化结构发展。近年来,各地政府投入建设美丽乡村,制定了多项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虽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成果,但也存在多数外出群众“观望”、找不到回乡创业的切入点等问题,还未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发展浪潮。
(二)文化传承群体发生变化
传统文化主要是依靠“人”的活态传承,如同鱼与水的关系。“见人见物见生活”是非遗得以生生不息的基础条件。以柘荣布袋戏为例,在20世纪80到90年代艺人队伍多达30多人,演出全年不间断,被广大群众所喜爱,所到之处座无虚席,极大丰富广大群众的娱乐文化生活,同时,《杨家将》《五女拜寿》等传统剧目亦传达给群众更多富有教化意义的正能量。进入21世纪,由于老年传承人逐渐离世,年轻群体的青黄不接,现演绎队伍仅余5人,并且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观众不断减少。此外,民间文学、戏剧、曲艺、传统手工艺、民俗等优秀传统文化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陷入濒临失传的尴尬境地。对此,非遗保护部门做了大量的抢救和保护工作,还是无法阻挡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失传断代。
(三)缺乏热心扎根乡村的文化引领者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可给予群众正能量,达到聚民心、育新人的目的。乡村文化振兴与热爱乡土文化的工作者息息相关,如柘荣县富溪镇,是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古商贸文化交流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时任文化站长的带领下,文化活动丰富多样,20世纪90年代初期,富溪镇文化站被授予“福建省百强文化站”的荣誉称号,足以想象当年的文化繁荣。但是手机等智能化产品的普及,人们之间减少了语言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人情淡薄,乡村文化的温情逐渐冷却。过去茶余饭后的本土文化交流也被浏览小视频等方式替代,人们看似不断接受多样化的碎片化信息,却留不住真正教化内心的文化传统。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意义与现实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数代人的文明结晶,以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医药、传统技艺、民俗等形式呈现,引导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承载着浓厚的“乡愁”记忆,乡村的文化传统历经数代人的保护和传承,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传承文化脉络,增强文化认同感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延绵不绝,源于人民内心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守护责任。良好的乡规民约、共同的宗族文化既定俗成地给群众以行为制约;乡村的绿水青山,人民的纯朴善良,给了民间文学、音乐、舞蹈、传统技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的丰沃土壤。只有在文化上的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正确面对各种腐朽文化的渗透,不会迷失方向。例如,国家级非遗柘荣马仙信俗,是建立在民间信仰基础上的地域性文化习俗,以十三境为范围开展民俗活动,上千年薪火相承,其传播孝德文化、弘扬家族美德,对社会伦理教化起到积极作用,对营造全县的文明和谐氛围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提升科学认识,增强文化自信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进行。这些通过生产、生活实践而摸索形成的经验,向我们展示了五千年文化的智慧,让我们的生活丰富而多彩。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歌谣、民间谚语,时至今天,也一如既住地指导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我们除了去探求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更多的是增强了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三)注重社会实用性,增强群众幸福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柘荣剪刀、白茶、山茶油、辣椒酱、米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涵盖人们的衣食住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已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创造经济价值
传统技艺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不能代替的特性。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已不再单纯满足于生存需求,将目光投向具有艺术欣赏、收藏价值的手工艺品市场。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非遗+生态+旅游的产业发展,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柘荣县富溪镇,念好“文化经”,唱响“富民曲”,通过修复古商贸街,开设乡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引入柘荣剪纸、香道、紫砂、白茶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掀起文旅融合新篇章,不仅帮助传承人群增加收入,还能带动村民就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三、“非遗”引领乡村文化振兴实践案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之所以历久弥新,离不开与当下生活的紧密融合。合理利用“非遗品牌”带来的社会效应,能大力助推乡村振兴。以柘荣剪纸为例,柘荣剪纸2009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剪纸作为民俗用品的功能性逐步减弱,常给人以“居庙堂之高”的距离感,其保护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2018年,柘荣县靴岭尾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重点挖掘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剪纸特色文化村”。通过对村民的剪纸培训、提升学习主动性、组织创作等方法,挖掘培养了一批剪纸能手,让非遗扎根在靴岭尾村。村民近距离了解传统文化,学习剪纸艺术,从最初的畏难情绪逐渐转变为对剪纸的热爱,并给予自己正确的认知和定位。50多岁的袁作干是位打石匠,劳作之余他拿起剪刀创作,将身心的放松和愉悦都寄托在剪纸中,剪出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他说这是自己内心对文化的渴望。如今的靴岭尾村,对全村进行重新规划,扩宽道路,融入剪纸元素改造村容村貌,完成民房墙面剪纸彩绘30幅共1400平方米。村内设有剪纸文史馆、剪纸主题展示馆、剪纸体验馆、剪纸图书馆、培训室等区域,向游客展示,使其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安静的乡村霎时热闹起来,靴岭尾“一村一品”的创新作法让村民看到了发展的新方向,更加坚定了以文化产业带动村民创业增收的信心。2020年,该村举办剪纸培训班、剪纸主题民宿体验、摄影、绘画采风创作、非遗(剪纸、布袋戏、平话、灯谜)展演等“文旅融合”项目,大力发展草莓、杨梅、石榴、辣椒种植和林下竹荪等种植产业,开发趣味农耕体验、采摘游、户外拓展等“农旅融合”项目,将产业、旅游、互联网三结合,线上线下年参观人数达数十万人次,成为小有名气的“网红村”。
综上所述,乡村是滋养“非遗”的根脉和土壤,非遗也在当下社会反哺着乡村振兴。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既能让“非遗”活态传承,也极大充实丰富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作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我们应看到“非遗”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带来的深远效益,也要认识到乡村振兴发展对“非遗”保护的作用。我们有责任帮助乡村深入挖掘和合理利用非遗资源,让非遗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