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 者 前 言

2020-07-12金兼斌

全球传媒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性暴力学刊媒介

金兼斌

芒种之后是夏至。学刊夏季号也随着暑气和暑期踏浪而来。

本期学刊由三个栏目共10篇文章组成。第一个栏目是“传播思想史”,我们把它放在新冠疫情这个当下“浓墨重彩”的时代背景下,以时间这一“思想史”中的核心要素为线索,来贯穿媒介、社会和个体生存之间的关系认知之思考,形成“疫情与传播思想史”这一主题。栏目由两篇文章组成。张磊《社会减速与媒介时间性》一文,聚焦新冠疫情下“隔离”与“媒介”这两个特殊关注点。作者以德国社会学家哈特穆特·罗萨(Hartmut Rosa)用来描述现代性核心特征的“社会加速”(social acceleration)概念作为切入点,结合疫情期间武汉封城及更大范围的社交隔离带来的“社会减速”进行反证。作者重点探讨了媒介对我们日常的时间经验和时间感受的内在影响乃至规定性,但指出罗萨的社会加速理论在媒介分析上不够精细,并进而提出以“媒介时间性”这一概念来替代“媒介时间”,借以强调“在时间尺度上,人不再重要,或者说人对自然的感受已不再重要”这一数字化生存所带来的存在对于时间这一内在维度的可能超脱。章戈浩《传播与媒介研究的死亡盲点:一个生存媒介研究的视角》一文则关注媒介与死亡这一生存媒介研究的视角。作者以媒介哲学家傅拉瑟关于传播的终极目的在于对抗死亡的观点出发,将生存媒介研究的视角引入当下对于新冠疫情带来的人类生存状况的探讨中,并希望为生存媒介研究带入东方视角,特别是从生存哲学的角度,对媒体化死亡、数字来生、数字永生等一系列数字化生存时代的社会和媒介现象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作了探讨。

本期的第二个专题也是本刊的常设栏目“全球传播”,由五篇论题和风格各有特色的文章组成。近年来,因为战争和天灾导致的难民的跨国迁移和流动,成为全球化时代一个不容忽视的“另类景观”,不仅常常成为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中的重要议题,更关乎大量普通底层民众的基本生存和发展,包括社会和文化的再适应和再融合问题。汪罗的《全球化语境中跨国难民文化身份的自我想象》就聚焦跨国难民文化身份的自我建构问题。作者认为,重构跨国难民的文化身份,需要回到cultural identity这一表述本身,特别是需要厘清身份维度与认同维度的张力,同时也要关注全球化与跨国难民文化身份自我想象的互构机制。黄雅兰的《强暴迷思、琐碎化及其社会影响:对欧美性暴力媒体报道研究的述评(1970—2018)》,则从全球传播的视野关注有关性暴力报道的国内外研究。通过对过去四十余年欧美学界就媒体如何报道和呈现性暴力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作者发现,基于“荡妇—处女”二元话语结构责备受害者、为加害者开脱罪责的“强暴迷思”,和过度渲染事件细节而忽视对事件发生的社会语境予以关注的“琐碎化”报道,是欧美学者所总结的媒体在性暴力报道中所存在的最突出的两个问题。作者同时对近二十年来我国有关性暴力报道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通过与国外同类研究的对比,对国内该领域研究的深化和拓展提出了建议。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对全球政治传播生态带来的深刻变化也是近年来全球传播研究所关注的议题。隋璐怡的《后真相时代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内阁政要推特舆论传播分析及启示》一文,对美国政界精英面对后真相时代社交媒体带来的传播主动性潜力,如何以我为主形成机制化运作来掌控国家话语权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在权力与舆论相互成就的“共生”关系中,社交媒体已经成为重要介质。本研究的一大亮点,无疑是对特朗普政府主要成员进行群体层面的社交媒体传播策略分析。

骆世查的《传播研究的哲学取径:基础、争鸣与未来——约翰·希伯斯教授学术访谈》一文,如题所示,是作者对传播哲学家约翰·希伯斯就传播研究的哲学取向所作的一次学术访谈。访谈发生在两年多前的2018年2月,因此本文其实是一篇一直择机而发的存稿。如作者所言,这次访谈的背景之一,乃是呼应近年来国内新闻传播学界方兴未艾的媒介技术哲学研究。作为《欧洲传播哲学学刊》创刊主编和欧洲传播研究与教育协会传播哲学分会主席,希伯斯教授把传播哲学看作是一种解放实践,旨在倡导一种在“足够基础”的意义上来重新理解言谈、情感、身体、无意识等概念和话题的研究取径。希伯斯教授还认为,近年来传播研究的“物质性转向”有点矫枉过正。“传播”,而非传播的“媒介”,才应该是我们第一位的关切。

本期“全球传播”专题的最后一篇论文是李加方、王海璐的《盗版作为“弱者武器”:马拉维配音(盗版)电影的政治经济学考察》。这是一篇作者基于对马拉维这个“被全球影视发行版图所抛弃”的非洲小国的民众如何进行影视消费所做的田野研究。作者借用美国学者詹姆斯·斯科特(James Scott)所提出的“生存伦理”与“弱者武器”这两个概念作为分析工具,通过对马拉维盗版电影的生产、流通与消费的考察,揭示了马拉维如何通过“多级盗版”这一“弱者武器”实现其对全球影视网络的“黏连”或寄生,并试图以此说明诸如马拉维这样的“第四世界”国家通过“低端全球化”如何艰难地与全球体系保持连接。文章也对“盗版”这一“弱者武器”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进行了伦理层面的探讨。借用马拉维人 “除了你所谓的‘盗版’,我们还能有什么办法?”这一振聋发聩之问,作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已一目了然。

本期学刊的第三个主题由“新闻史”栏目下三篇文章组成。万宁宁的《文人论政视角下看中国政治传播起源》一文主要分析中国政治传播的起源与发展特点。作者以中国政治传播具有和西方政治传播迥然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起源作为观察和论述起点。文章认为,中国政治传播起源于近代中国内忧外患下,受传统中国“士人文化”精神熏陶的知识分子的“文人论政”,其中尤以梁启超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传播活动为主要标志。许鑫的《中国古代报纸起源争议的产生根源与破解路径》,则对新闻史研究中围绕中国古代报纸起源的争议之根源作了分析,认为研究者对古代报纸相关概念的多元理解以及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世界最早”的立场执念,是导致古代报纸起源问题上莫衷一是的根本原因。邓剑歌的《殖民心态,民族狂热与自我反思——1900年德国媒体中的义和团镜像》一文,则基于德国报刊的一手资料,分析了1900年德国媒体中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媒介呈现和框架视角。文章特别比较了当时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街头遇刺事件前后,德国媒体对华态度由殖民主义到民族主义的话语转变,借以说明当时德国媒体报道与官方宣传立场和基调之间的张力,为我们在全球新闻传播史视野下了解特定历史时期德国媒体的对华报道,提供了新的史料和视角。

综上,本期十篇论文,以历史/时间为经,以全球/空间为纬,贯穿其中的是对传播与社会互为因果、错综复杂关系的人文关怀、哲学思考和上下求索。这是学刊在疫情背景下推出的第二期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生存”思考成为本期学刊的一个核心论题显得自然而适时。正如章戈浩所言:“当引入生存媒介研究的视角来回顾疫情那段同生共死的日子,无论是视死如生的悲壮,出生入死的奋斗,生死不渝的感动,生离死别的悲痛,九死一生的惊险,起死回生的侥幸,哪怕贪生恶死的卑微,似乎都具备了形而上之外的现实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本期刊发文章中包括在读硕士生或博士生的精彩之作,这也体现了本刊对前辈后学一视同仁之选稿用稿原则。当本期内容定稿之时,清华大学大草坪前“我们毕业了”的合影板已经就位,虚席以待即将在2020这个特殊的夏天毕业的菁菁学子们。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在时间的长河里,在时代的背景下,每一个个体,每一篇文字,每一段生活,甚至每一个闪念,俨然都是一种真切的数字化生存。

猜你喜欢

性暴力学刊媒介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北斗语言学刊》简介
关于《红楼梦学刊》编委会调整的启事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欢迎订阅《红楼梦学刊》
书,最优雅的媒介
摄影做媒介引无数爱心扶贫手
超三成在校大学生曾遭性暴力或性骚扰
“荡妇”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