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0-07-12张晓洁唐文翰曾海燕

科技视界 2020年20期
关键词:产教应用型办学

郑 鑫 张晓洁 唐文翰 曾海燕

0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扩招和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毕业生已成为企业人才需求的主要来源。然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前不能完全适应产业需求,存在与企业需求脱轨的问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能满足企业要求,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不能跟上新技术的发展步伐,特别是在前沿技术方面,学校教学内容和技能培训难以跟上企业的技术更新。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薄弱和对前沿技术掌握缺乏的现状下,就要求学校必须要尽快转变思想,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措施,借助企业的师资和力量协同育人,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1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在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以前,培养学生的模式仅限在校内的知识学习,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对前沿技术的掌握缺乏,导致学生就业后实践能力也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很难适应企业岗位的要求。面对我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的需求差距较大的现状,我校自2014年我校开始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通信工程专业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通过校企联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聘请企业工程师来校常年授课、校企共建实验室、学生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在企业完成等措施,使我校人才培养实现了校内外联合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校主动探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让企业真正参与到我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得到了优化、师资培养问题得到了解决、实验室条件得到了改善、学生实习实训场地得到了解决、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得到了企业的技术指导,从而使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众多问题将得到全面解决。因此,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有效提升了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对我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就业质量明显得到改善。

2 高校在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环境下,全国高校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但由于目前国家教育部对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只有大致的指导方向,如何实施和开展没有具体的指导文件,导致各高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例如外聘企业人员来校上课的授课材料收集、考试材料整理和归档等还缺乏规范制度管理,如何深入开展校企产教融合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如何在校企合作办学中实现双方共赢还有待探索。因此,各高校应该尽快建立相关制度来管理和引导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办学,这也是目前校企合作办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3 我校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办学模式中采取的措施

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经过多年的努力,不断探索和改革符合我校实情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健全我校产教融合管理和实施机制,推进我校与企业更深入产教融合,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人才培养模式,让企业在公司直接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在校内开展生产性实践教学,从而培养学有所用、专业性强的应用型人才。以产业需求和技术发展为导向修订我校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引进企业到课堂教学,借助企业优势资源和师资培养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从而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全方位融合。近年来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在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构建全方位的校内、校外人才培养体系

3.1.1 在校内教学方面

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利用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把企业需求的技术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采用校企共同开发的模块化“企业课程”为教学内容,实现课堂教学内容与企业接轨,并聘请企业工程师常年来校授课,保证课程教学的质量。在授课环节通过引进企业工程师来校上课的方式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让企业逐步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堂教学和课程建设等教学活动。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通过企业工程项目入住学校,并由企业派人一对一高质量指导的方式,实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3.2 在校外教学方面

让学生在企业通过工程项目的形式完成见习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毕业论文环节我校实施了双导师制,双导师是指学校和其企业各有一名指导教师,企业导师负责技术指导工作,学校导师负责论文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工作,让学生真正深入了解和学习企业工程项目,通过到企业实践锻炼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

3.3 开办以公司命名的特色教学班

目前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建立了多家校企合作单位,根据学生专业发展方向,遴选确定了由企业命名的特色教学班,根据学生特长分方向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例如“华为技术”海南创讯培训班、“基站维护”讯方工程师班、“软件开发”千锋工程师班、“嵌入式”信盈达工程师班等,通过特色教学班的形式培养学生感兴趣的模块化“企业课程”,从而改变我校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学生专业技能不强的现状,达到了为企业输送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3.4 成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领导小组

近几年来,我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已逐步实施,但是缺乏相关管理。为了保障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深入开展,也为了保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持久有序的实施,我校成立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组成。领导小组的职能是规范和协调各项教学工作,解决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为长久深入的校企合作提供保障。领导小组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来保障协同育人的实施,包括企技术人员上课的人员管理、教学材料整理、考试材料归档等。

4 我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初步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引企入教,产教融合”的方式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根据企业需求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积极邀请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学活动,聘请企业工程师来校授课已成为常态化教学活动,我校在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我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

(1)自2017年开始,我校通信专业与海南创讯公司合作,由该公司免费给学生开展华为技术培训,企业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时间开展华为通信技术培训班,通过在校内免费给学生培训华为通信技术的操作技能,实现了学生专业实践技能与行业需求接轨。目前“华为技术”海南创讯培训班已在我校开班3年,培训的学生掌握了华为设备的操作技能,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2)自2015年开始,讯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千锋和深圳信盈达公司在我校持续开展特色班教学,每学期企业教师来校给学生上课已成为我校常态化教学活动,这些措施对培训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是我校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成效体现。

(3) 近两年来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申报获批了多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涉及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师资培养、实验室共建、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实训、毕业论文等方面。其中,2016年获得了企业经费200 万元用于建设我校“数据通信综合实训中心”,2017年12月企业已按照要求完成了实验室的建设并投入使用,对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实验室条件改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外,师资培训项目的申报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免费培育了多名双师型的师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项目也加快建设了本专业的课程资源,这些项目都是我校多年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成效的体现。

5 结束语

我校通信工程专业近年来开展了多方面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利用企业优势资源为社会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这些做法与我校不断探索和实践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息息相关。但是,由于我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后续改进和完善,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适合我校实情的校企合作长久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全方位融合,为我校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产教应用型办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