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理论研究的新方向
——评王文斌著作《电影现象学引论》
2020-07-12武汉大学文学院430072
(武汉大学文学院 430072)
21世纪以来,在传统电影理论“宏大叙事”研究范式衰微的背景下,更加多元化的电影理论研究路径开始产生,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汇入到世界电影理论研究的大潮之中。武汉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珞珈青年学者”王文斌教授的专著《电影现象学引论》于2018年10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不仅是国内电影理论学界的一件大事,而且也标志着中国学者与世界电影理论界的积极互动。
该书自出版以来,得到了学术界的良好评价。发表于《长江丛刊》2018年11期的《电影现象学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谈<电影现象学引论>》一文认为该书是“中国电影学者与世界电影理论的一次积极对话,中国青年学者对中国民族电影理论体系富于勇气的担当”,“一项厚重的理论成果,是在中国日益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中国年轻学者试图汇入世界电影理论大潮的一个杰出的原创尝试”;发表于《中国图书评论》2019年05期的《2018年电影学术类图书盘点》一文认为:“王文斌所著的《电影现象学引论》对电影现象学展开了学术探讨。该书开篇在对电影现象学运动进行史评之后,以电影经验、电影知觉、电影想象、电影情感以及电影现象学的方法为导向,从而丰富了读者对电影本质的认知,为人们欣赏和研究电影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因此,该书堪称国内第一部系统性地以“现象学”开展电影理论研究的学术专著,也是较早一次自觉运用西方哲学资源来进行电影理论体系建构的原创性写作,更是一部在“基础理论”领域做出了可贵探索的电影美学/哲学力著,具有鲜明的理论价值与时代意义。
一、结构与逻辑
《电影现象学引论》分六个章节与一个附录。第一章为电影现象学运动史评,主要简述了电影现象学运动的历史与谱系。第二章为电影经验,主要阐述了电影现象学的核心问题:观影经验问题。第三、四、五章分别为电影知觉、电影想象、电影情感,这种循序渐近的章节划分表述了观影经验的一般过程,从知觉到想象,再从想象到情感,实际上是对观影经验的内在结构做了细致的表述。第六章为电影现象学的方法,主要从方法论的角度上谈论电影现象学。附录则是作者围绕电影现象学这一主题所写的一系列论文,详细介绍了电影现象学在东西方的路径选择差异、现象学对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革新、以及电影现象学在具体语境与具体文本的运用问题。纵观全书,令人不得不感慨作者雄厚扎实的电影理论功底与西方哲学功底。该书成文系统,论及了电影现象学的历史向度、内在结构、方法论以及应用研究等诸多问题,填补了国内电影现象学研究的空白。
第二章“电影经验”堪称全书的文眼。在电影学界的研究中,电影本体论的探寻似乎已经不再时髦了。有人说电影是“光”和“声”,有人说电影是“蒙太奇”和“剪接”。这些观点自然不能说错,但却没有切中电影研究最本源的所在。电影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作者指出,这个问题必须用现象学的方式才能解决,必须纳入“电影经验”的话语框架中去才能解决。什么是电影经验呢?书中是这么解释的:“‘电影经验’指的是观众(主体)对于电影(客体)之意向性活动的过程及内容,或者说,电影在观众意识中的呈现,即‘电影现象’”。也就是说,电影最本源的存在正是这样一种“电影经验”,没有电影的物理形态(胶片、数码拷贝),电影就不是一种客观存在;没有观影的观众,谁又能说清电影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也正如此,传统主客二分的形而上学无力解决这种分裂话语问题,一部电影之所以被称之为电影,恰恰因为它是被观众所看、所听、所感知的对象,是观影主体的一种“意向性活动”,是在观众意识层面“播放”的。并且,电影知觉、电影想象与电影情感三者组成了“电影经验”的基本结构,其中电影知觉在底层,电影想象在中间,电影情感在顶层,三者循序渐进,构成了观影经验的一般过程。这三重结构清晰简明,具有极强的逻辑性与自洽性。
二、理论与方法
《电影现象学引论》很好地回答了一个当下颇为严峻的问题:电影该怎么研究?进入新世纪以来,传统的电影理论研究已经基本走向破产,如果说经典电影理论是“中心主义的”,那么当下流行的“后电影理论”则沦为了一种去结构化的、碎片化的、专注于某种特定现象的电影研究法。虽然这类模式可以应对一些新出现的电影现象,但其缺少系统性和价值判断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这种背景下,该书堪称当下电影理论研究的“正名”之作。这体现在三个层面。
首先,该书回归到基础性、系统性、理论性、应用性兼备的电影研究上来,具有革除时弊、正本清源的现实意义。纵观世界电影理论史,真正流传下来的电影理论,往往都是基础性的、具有一般适应性的理论成果,是对电影本体论的坚守和探寻,而这一点恰恰是被新兴理论所忽视的。唯有这样的基础理论方能经历住时间与历史的检验。其次,该书抓紧了电影表意与电影接受这个核心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常常将电影表意与电影接受看成两个问题,导致自说自话,难以客观全面。该书抓住“电影经验”这个概念,实际上是用“现象学”的视野解决了作品/观影之间主客二分的机械对立问题。作品离不开观众,观众也离不开作品,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结构化的辩证统一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本书对电影“主体性”的概念范畴给出了全新的定义。其三,该书在理论与方法的选择上非常符合未来电影研究的需要。众所周知,从格式塔心理学开始,研究者们就已经意识到电影具有极强“投射性”,电影不同于文学等其他文艺媒介,它在无意识层面所发挥的功用要远超其他艺术门类,它不仅关系到人的理性思维活动,还同时涉及到个体的知觉系统所生发的一系列意识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说,研究电影是困难的,因为它需要我们用意识去观察那些我们很难意识到的事物。在这一点上,关注“意识”的现象学显然是最恰当的理论资源。
三、实践与应用
此外,《电影现象学引论》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效果与应用价值。该书的附录部分,对数字时代、3D、VR技术、城市空间等极具时代性的话题,用“现象学”理论做出了回应。现象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是本体论,还是一种十分强大的方法论工具,采用现象学的视野去看待电影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能够让我们避免主观经验所产生的诸多偏见,用一种本质的、还原的、描述的眼光去重新理解电影。该书认为,电影现象学的实践作用表现在:它使电影观众极尽可能地将自己的体验,以一种“如其所是”的本原方式呈现出来;它使观众的体验达到极尽可能的纯粹、完善、丰富状态;它使观众的电影经验过程最接近于一种理论上的“理想状态”。
在应用方面,该书论证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电影现象学理论进入中国,国内电影界也开始受到现象学的重要影响,诞生了以第六代电影、新纪录片运动等为核心的纪实主义电影流派,从而改变了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道路走向。首先,该书详细论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中国第六代电影、中国新纪录片运动等著名流派的电影创作实践,尤其对贾樟柯、王超、朱文等几位代表性电影导演的现象学创作思维与现象学艺术理念进行了全面考察。其次,该书还对爱因汉姆、巴赞、克拉考尔、麦茨、米特里等诸多西方著名电影理论家思想中的现象学因子进行了扎实的知识考古与深度剖析。在此基础上,该书成功论证了电影现象学对于电影实践的介入效应。
总体而言,《电影现象学引论》开拓了国内电影理论研究的新方向,标志着电影理论研究的新进展,是一本值得学习的优秀电影理论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