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与失独老人心理健康
——观微电影《AI》有感

2020-07-12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201620

大众文艺 2020年10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养老机器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201620)

《AI》作为一部影视作品,以当下流行的人工智能为视角,讲述了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用其一生陪伴一个女孩的故事。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的科学家父亲得知女儿没有朋友、时常处于孤独状态,在他女儿生日这天送给了她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虽然其中发生过质疑与不满,但还是一直陪着女孩到老。友情作为情感的一种陪伴着人们的一生,同样亲情和爱情在人们的情感维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自1982年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写入宪法以来,全国家庭响应国家号召组成了三口之家。在客观上推动了我国人口的有序发展,使中国成为独生子女第一大国,但同时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问题。由于孩子们为了自己的学业、事业和父母长期分开,“常回家看看”一直是父母内心最真实的想法,“空巢老人”的话题引起了社会广大关注。然而,有一种“空巢”并非是因为父母和子女分隔两地,而是因为独生子女的意外死亡,这样的“空巢老人”也被称为“失独老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失独家庭已超过100万个,并以每年7.6万个数量持续递增。虽然2016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推行了“全面二孩政策”,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失独家庭的数量。但是由于缓解周期较长,以及因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和生育观念的转变,很多家庭仍旧选择只生一胎。《国家人口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对失独老人的关爱和帮助,失独老人显然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对象。

一、失独老人心理健康现状

俗话说养儿为防老,据统计,有66%的失独家庭,子女在未婚之前意外死亡,失独老人除了在精神上受到打击以外,生活上也十分艰难;有34%的失独老人有孙子(女),但是孩子都自顾不暇,更何况去关心照顾老人。失独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的老年群体,由于独生子女的不幸离世,生活和情感上的照料都有所缺失。他们情绪低落,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怀疑,通常表现为孤独、抑郁、自卑、无助、无望等。传统的社会保障模式通常只改善了失独老人的养老和医疗问题,但是失独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改善还任重而道远。

1.产生悲观情绪

失独老人在面对女独生子女的不幸离世时,通常会产生悲观的情绪。他们会感觉家里失去了顶梁柱,已经不再完整,一切都是灰暗的,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没有勇气重头再来,甚至有些失独老人还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2.情绪波动较大、性格孤僻

从原本幸福的三口之家到现在的白发人送黑发人,失独老人在情感上受到了重创。部分失独老人会表现出脾气暴躁、精神恍惚,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敌意。由于情绪波动频繁,久而久之失独老人性格变得格外孤僻,不敢外出、不敢接受新鲜的人或事,感觉一切与自己无关。

3.不敢面对现实

失独老人无法面对子女的突然离世,不愿听到身边亲朋好友办喜事的消息。他们把自己禁锢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参加一些群体性的活动。部分失独老人会断绝与亲朋好友之间的来往,甚至有些老人会去找一个无人问津的地方生活。失独老人这种不敢面对现实的行为使他们越敢孤独,心理健康问题愈发明显。

4.自我否定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示,人类具有一些先天的需求。对于失独老人来说,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失独老人生活习惯、情绪的改变以及对未来不抱任何希望,恰恰就是对自我实现的需求给予了否定。部分老人因为独生子女的不幸离世一蹶不振,无法参加正常的劳作,导致生活拮据,这些同样也是因为他们对自身的否定。

二、人工智能在失独老人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

微电影《AI》中女主人公傅小小因性格孤僻而缺少朋友,男主人公苏星辰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他的出现使原本孤独的傅小小找到了一丝安慰。由于人工智能机器人不会变老,苏星辰为了避免傅小小的尴尬,把自己变成了人工智能音箱一直陪在她身边。人和人之间有了情感才把彼此联系在了一起,失独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而人工智能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改善了失独老人现有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弥补了社会保障在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上的不足。

1.人工智能给失独老人生活上的便利

随着社会的需求科学技术的发展,老年保障领域也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的出现虽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在失能老人的情感照料上具有促进作用。人工智能不但可以改善失独老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放下手中原有的家务劳动,还可以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当下能做的娱乐活动,从而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达到排遣内心苦闷与孤独的效果。日本政府在2015年出台了《机器人新战略》。该政策的出台,一方面缓解了日本年轻劳动力紧张的局势,另一方面通过人工智能在老年保障领域的应用,不但可以解决失独老人生活自理问题,同时还能缓解他们内心的孤独、无助,从而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2.人工智能给失独老人情感上的宽慰

“64岁失独老人再度得子”的信息在2016年轰动了许多人的朋友圈,网络上映入眼帘的并不是真心的祝福,而是诸多的不理解甚至是指责。2019年一则《我和在天堂的女儿聊了聊天》的报道在网上传开,一位失独妈妈向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求助,把已逝女儿做成“AI”,用另一种方式把女儿一直留在自己身边。“失独老人”这个特殊群体自“计划生育”写入基本国策以来一直广受人们关注,无论是“64岁失独老人再度得子”,还是“失独妈妈讲女儿做成AI”,其实都是因为失独老人因独生子女的不幸离世后孤独、无助,才让他们决定通过其他方式来安抚自己情感上的创伤。人工智能带给失独老人的不仅是生活上的便利,更多的是丰富了失独老人晚年的情感生活。虽然人工智能只是科学家编辑好的程序,无法取代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情感交流。但是,对于失独老人来讲,人工智能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们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失独老人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进行互动,通过日常的陪护与交流,得到情感上的慰藉。

三、人工智能在失独老人心理健康领域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纯概念,已经慢慢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工智能技术在老年保障领域,尤其是失独老人心理健康方面,得到了愈加广泛的关注。但是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个新兴技术,在失独老人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还不是很成熟,仍然存在很大的隐患。主要是因为人工智能下的机器人一旦拥有了自主意识,那么机器人就会具有和人类一样的特性,到了一定阶段不受控制甚至伤害失独老人。人工智能技术在失独老人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人工智能机器人除了可以帮助失独老人打理日常,还可以和他们在文化和情感上有着深层次的交流。在文化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改善失独老人的生活方式,使他们通过通过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来丰富晚年生活,从而促进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伴随着失独老人的逐渐增多,人工智能养老是我国失独老人晚年养老的重要方式。传统的失独老人养老服务主要依靠养老机构,而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为失独老人提供人工智能养老服务。但目前现阶段,包括失独老人在内的老年群体对于人工智能养老方面的了解还是一片空白。建议政府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来让失独老人了解人工智能养老,从而使人工智能在失独老人心理健康领域达到一定的效果。

四、结语

失独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是由于自身家庭变故产生的。失独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的老年群体,晚年生活难以保障,国家更应该采取措施去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合理应用对缓解失独老人心理健康问题有着推动作用。国家需要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平台,社会工作者、志愿服务者为主体的失独老人保障体系,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下,帮助失独老人重新建立起对生活的希望,安度晚年生活。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养老机器人
养老生活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养老更无忧了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