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旅游”视阈下红色文化传播新途径
——基于淮安市的调查与分析
2020-07-12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223001
(淮阴工学院 人文学院 223001)
十九大之后,全国各地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以求对红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淮安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互联网+”时代下,信息化传播成为主流途径,淮安红色文化以"互联网+旅游"的深度融合形成载体,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深度挖掘,将有助于拓宽红色文化传播的途径。
一、淮安红色文化传播的现状
淮安市位于苏北平原中心地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居,古有“淮上江南”“壮丽江南第一州”的美誉。
淮安共有36个红色旅游资源单体,数量之多不仅在全国屈指可数,具有罕见的垄断性红色文化资源,有着深度开发潜力。2008年以来,政府将旅游业的大发展作为“五大建设”的五根台柱子之一,提出了“开发大旅游”战略。淮安旅游业发展自此如沐春风。2016年,《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中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4处红色景区成功入选。淮安楚州不仅是周总理的故乡,亦是红色色彩鲜明核心历史资源集中地,诞生了意义非凡的红色抗日宣传少年团体——新安旅行团。
淮安红色文化在网络传播上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多处景区资源整合和虚拟开发宣传上才处于起步阶段,传播途径的固化限制了红色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挖掘和红色文化的多元传播。近年来淮安着力于丰富以往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多以橱窗展示、静态观光内容的形式,但景区对游客的传统发展思维依旧存在缺乏吸引力的现状,对全力推动旅游资源开发、产业规模扩张和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提升的不利的。
二、淮安红色文化传播的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红色文化传播体制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缓慢
地区红色资源未能与其他景区等进行深度整合融合,间接减少了红色文化的受众,限制了红色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同时,景点未能与当地特色进行较为完善的结合,更多潜在价值没有得到更好的挖掘。此外,景点收入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门票售卖,被动营销,限制了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削弱了竞争力,基础设施建设与景区资金投入陷入缓慢建设进程,而这正是制约着淮安红色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地区红色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究其原因道路交通不畅严重妨碍了整合进度,多景区之间联动多以汽车为主,甚为不便。
(二)红色文化传播平台建设滞后,传播内容和形式缺乏吸引力
“互联网+”时代下,要想传播红色文化,独立完善的红色文化传播共享平台必不可少。多数情况下人们会选择从政府的官方网站片面地了解现有红色文化资源,网站建设的滞后将持续降低对大众的吸引力,拖缓了红色文化传播的步伐。同时,宣传红色文化的内容由于不“接地气”而过于强调其理论性,近乎于说教的形式,早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使红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感召力和鲜活力。在公共信息服务方面,虽然已初步形成旅游信息服务体系,游客咨讯中心,网上咨询点明显增多,但是依然存在公共信息宣传渠道少,宣传力度弱,宣传范围窄,信息发布延迟等问题。特别对于年长点的群体,他们往往更倾向于充满文化气息的旅游观光景点,若不能及时了解旅游景点最新更新动态,失去这群特殊群体有力支持,对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阻碍。
(三)红色文化传播内涵匮乏,文化产品开发单一平庸
从现行红色文旅的投入分析,主以政府把控,市场开发有着一定局限性,有限的资金投入,在建设基础设施的同时,难以兼顾到红色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这在红色文旅的深度开发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不利因素。红色文化产品的生产不乏种类、数量,但在传播红色文化精神的思想意义核心内涵方面仍有欠缺。景区经营建设仅仅是扩大规模、增加展示物等层面,旅客参与度依旧停留在史物参观、图片欣赏的程度,旅客体验感缺失,很难产生下次再来的想法,对景区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文化内涵的浅层挖掘,在红色文化传播意义造成了不容忽视的损失。
三、淮安红色旅游文化传播的创新策略
(一)改变原有的红色文化传播模式,提高受众的满意度
“互联网+旅游”模式提供了红色文化的新时代传播途径,互联网和旅游两者本身具备传播文化的功能,同时也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传播,参与门槛较低,同时多种相关产品开发的具备新颖性,利于调动游客的参观情绪。除此之外,大数据模型将对受众的有关倾向进行多次解析和预测,在有一定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双向反馈,对受众的需求有着更为全面的了解。
整合网络资源,打造开放共享的的红色文化传播平台,集网络讲解、红色文化传播、受众服务等于一体,打破传统常规宣传模式的壁垒,刺激民众的精神消费,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这将扩大红色文化传播覆盖面和影响范围。
此外,在线网络课程的加入,红色文化将借助网络在线课程,转化为网络课程资源,融入教学思政课,成为常规的教育内容,以扩大红色文化传播影响力。
(二)丰富红色文化的传播内容,降低红色文化的传播成本
旅游业和互联网产业本就有着先天的市场导向性,当今旅游业风生水起,互联网产业前景大好,二者结合,便产生“1+1>2”的显著成效。通过对于红色文化传播移动平台的资金投入,满足了长期的资源使用需求,信息反馈的及时性有了极大提升,降低了调研成本。红色文化由于线上线下的传播,间接丰富了内容,扩大了受众人群。在将“互联网+旅游”的特有优势运用到红色文化的传播中,势必能够降低传播成本。
信息时代下,红色文化的内涵得到广度和深度的拓展,优秀革命传统的保留前提下,结合时代精神,红色精神得到弘扬和继承。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导下,红色文化在爱国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化内容的传播不单局限于枯燥的说教,而是以更生动的方式展现,受众成为二次传播者,大大提升了传播效率,消耗成本较传统传播方式得到降低。
(三)助力“文化+N”模式,带动红色文化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
“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对文化产业和社交网络以及电商平台而言,是互利共赢的局面。以红色文化为核心,进行“文化创意”,让文化产品的生产契合受众的需求,形成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产业链,在满足精神消费的同时,又过渡向物质层面的发展。同时,淮安红色旅游本身将在红色文化产业链中连接企业和受众,成为其中间最不或缺的重要环节。借由5A景区周恩来纪念馆等景点和周总理“伟人效应”,将打造特有自身影响力的红色文旅产业。
社交网络和电商平台的加入,让受众在旅游观光、了解红色文化的同时,线上线下互通,满足了虚拟网络世界中的空虚感,购买到心宜的红色文化产品,使受众的满意度得到提升。与此产生的连锁效应,反向二度传播了红色文化。互联网为依托的功能性产品成为搭载红色文化的载体,产品开发和景点宣传上能够达到同时并举。这在互联网时代下在满足了受众的文化需求外,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多向反馈进行产品、产业再开发,对红色文化的传播进行推波助澜。
四、结论
传播红色文化同“互联网+旅游”战略相结合,有利于红色文旅发展模式的开发探索,以互联网为依托打造自身旅游品牌,将提升地区旅游业的竞争力和文化的影响力。在“互联网+旅游”的发展理念下,淮安红色文化的传播将取得进一步成效,更多的游客了解淮安,感受红色文化,体验红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