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以《包装设计》课程为例

2020-07-12江苏商贸职业学院226000

大众文艺 2020年10期
关键词:艺术类包装设计专业课程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226000)

一、高职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被安排在各个专业的公共课程中。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成长需求、社会需求的变化,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渐渐无法满足育人的要求,思政课与专业课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看似只是词汇顺序的交换,却是教学思想和模式的重大变革。从教育的角度来讲,通常将一个人的素质分为四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四个方面不能孤立存在,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并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和发展。而“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无疑使素质教育的实践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课程一直以来主要遵循“实践为主,理论够用”的原则进行课程设置,主要是因为学生学习的总课时有限,为了培养具有较高职业技能,满足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很多专业都是对理论课时进行了一定的压缩。但是知识经济时代,为了使我们的毕业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具有更大的竞争力,当下老师们应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客观要求作出适当的提高,而不是仅仅盯着学生的专业技能。而“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将思政内容贯穿专业课程的始终,深度挖掘专业知识点与思政的结合,极大地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能通过专业课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二、高职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的作用

1.促进教师素养的同步提升

韩愈的《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世间的真理。传道是首要任务,古往今来,教师都是学生前行的引路人。课程思政开展得如何,关键还在于教师。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教师的素养也应该同步提升。“在过去,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对于学生来说,在相关的素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思想政治教师及相关领导,与其他专业类的教师等没有丝毫的关系。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无论是哪类教师,他们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产生直接且重要的影响。”1因此需要专业课教师在不断提高授业本领的同时,还要具有坚定的信仰、宽广的视野、灵活的头脑等各方面的综合素养。从专业课程的知识点中,不断挖掘思政育人的元素,而艺术类课程在这方面其实是具有很多优势的。艺术类课程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历史、心理、科技等众多领域,它植根于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沃土之中,例如传统书画、汉字、民间工艺、文化习俗、神话传说等等,任何一部分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都将对课程产生积极的影响。而给学生传达的过程,同样也是自己获取的过程,因为教师在查询、收集、归纳、整理、增补这些相关资料的时候,都体现着自身的文化观、价值观、教育观、审美观,这就自觉或不自觉地经历着学习、改造和创新,使教师的专业相关知识得到了提升。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扬各部门协同育人,通力合作的精神,特别是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来提升文化育人和思政教育的成效。

2.推动课程改革创新的着力落实

“课程思政”推广以来,老师们在思想上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和转变,那么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又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既要将思政内容讲得轻松自然,不教条;又要紧紧围绕课程,不孤立。那就必须不断思考和创新授课的内容和形式。

首先,在制定教学大纲环节,就要明确提出本课程的思政目标,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等设计在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中,起到引领的作用。其次在课堂实施环节,结合课程特色和艺术专业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但理论基础较薄弱的特点,从优化教学内容和形式为起点,将教材内容转换成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并通过互动式、合作式、体验式、情景式教学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将德育教学和专业教学相结合,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艺术类课程还要推崇标新立异,倡导个性发展,提倡教师运用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式教学,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新想法,提出新问题和新看法,在自由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师生双方的创造性思维。

最后的课程评价环节中,将思政内容细化为多个可直观评价的指标,进行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纳入最终成绩的考核。例如是否运用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设计、是否在学习和实践中体现出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是否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集体观念、奉献精神等职业道德。

三、包装设计课程思政的切入点

1.确立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境界高低的标准之一,如果能做好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那么道德教育、爱国教育等就会很容易被他们吸纳。在课程之初,先让学生自行去发现和总结目前包装所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将包装课程与社会、民生联系起来,引出包装设计师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这一主题,引发交流和讨论。在调研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了很多与当下提倡的“节约型社会”背道而驰的包装现象,基于这些反面例子,教师运用大量的国内外优秀的“绿色包装”设计案例,来诠释3R1D设计原则和方法,即减量化原则、重复使用原则和可降解原则。这个过程同学们感受到了关注社会、放眼未来的触动,使接下来的学习更有方向。并且这种意识可以渗透到课程的其他知识讲授环节,比如包装法规、包装材料等。

2.培养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

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想要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很多时候都需要分工协作。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领域,在实践中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而具有竞争意识,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素质,良性的竞争同样可以推进事物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设计行业特别需要这两种品质,因此在包装设计课程中也应该注重两者的培养。在包装设计系列化设计实训环节,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教师特地安排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成设计团队完成作业。在之后的几周里,学生的协作及沟通情况,哪位学生表现出了较好的决策能力,哪位同学组织协调能力强,哪位同学具有奉献精神等教师都可以清晰掌握。待作业完成,进行课程作品展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除了作品效果、操作技能这些常规的考核点以外的多个角度去评判了。也让学生了解职业素养对于一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性。

3.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从精神层面到物质层面涵盖非常广泛,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灵感来源。挖掘包装设计中所包含的民族智慧和艺术基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有机地结合,在实践中寻求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包装设计,使学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信。例如在讲述包装的历史时,教师可以重点讲述利用自然物的包装案例、纸张的发明、木器、陶器、青铜器等的发明来感受先民的智慧。在包装设计制作时,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的汉字、传统图案、传统色彩为设计元素,结合现代审美进行设计,让作品更具文化底蕴。

4.培养创新意识和毅力

教育的灵魂是个性,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当下每个教师不可推卸、必须严肃对待的一项任务。在包装设计课程中把学生作为主体,为他们留出更多的发挥个性的空间,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思索和钻研,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的平台。例如在包装系列化设计实践中,提出如何打破常规设计思维与手段,将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这样一个命题进行训练。从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这三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促使他们形成对待任何问题和挑战都应具有的创新素质。

当然包装设计课程思政的切入点还有很多,比如敬业精神、工匠精神的、诚信品质等,这些都可以与设计活动相结合。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是国家交给每位一线教师的育人重任。只要善于思考,每位专业课教师都可以成为“大思政”格局的有力践行者。

注释:

1.孙耀胜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探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7年6月,第56页.

猜你喜欢

艺术类包装设计专业课程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2020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部分)
山西省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安排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浅析现代包装插画设计的商业应用
螺旋上升教学策略在包装设计项目课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