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校美育教育第二课堂教学效果方法研究
——以西南林业大学大学生森林合唱团排演为例

2020-07-12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650224

大众文艺 2020年10期
关键词:合唱团第二课堂团员

(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650224)

2019年3月,国家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高校美育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美育教育工作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第二课堂美育教育作为第一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对深入开展高校美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审美,促进学生成才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时代背景下,有着“绿色希望大合唱”这一悠久美育传统的西南林业大学积极响应,成立了以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领导、音乐系专业教师和部分优秀学生代表为班底,全校万余名学生自愿选拔参加的“西南林业大学大学生森林合唱团”(以下简称森林合唱团)。建团两年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宝贵时间排练了十余首深受当代学生喜爱的中外著名作品。经过云南省教育厅选拔,森林合唱团代表西南林业大学先后参加了云南省首届大学生合唱节展演、云南省第一届大中小学美育成果展演等省级重要演出,并入选云南省教育厅“高雅艺术进校园”合唱表演团队,受教育厅指派赴本省各高校为师生们送上了精彩的合唱专场音乐会演出。

森林合唱团的团员平时都有较为饱满的日常学习任务,如何使第二课堂成为学生向往参与的课堂,怎样让美育第二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达到预期,是合唱团领导和老师一直重视的问题。笔者以亲身参与者的身份对此分享几点粗浅心得,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得到更多同行的关注与探讨。

一、围绕美育教育本质挖掘学科美育内涵

美育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在美育第二课堂中可作为教学载体的学科很多,它们并不需要完全采取专业的学科教学体系开展教学。能够紧紧围绕美育教育的本质,将认识和体验美的思想贯穿于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的本源,是提高美育第二课堂教学效果的根本。森林合唱团一直秉承“没有我,只有我们”的合唱理念,教育学生如何倾听其他声部以及怎样把自己的声音融入整体,使学生体验到整体的和谐和美妙。通过有的放矢的技术训练,提升了演唱水准,也提高了团员团队协作能力和共同创造美的能力。学生从声音的角度认识到“和谐美”的价值,对他们走出校门维护和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此外,在作品的选择上合唱团的老师也作了细致的思考,适合第二课堂演唱的作品要有良好表演效果,还应兼备美育教育的功能。例如作品《追寻》透过感人至深的旋律和歌词,向学生传递了信仰的力量,体会到忠诚与坚定的内心信仰之美。而以云南少数民族元素创作的作品《回家》则唤起了无数学生心中思乡的共鸣,通过自己的演绎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美,进一步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另外诸如《黄河大合唱》中的爱国主义情怀,《雪花的快乐》中的文学诗词韵律,从不同角度展现美的同时也深受当代学生喜爱。由此可见,学科美育内涵的深度挖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美的标准,审美素养的提升也让他们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美育课堂的建设和学习中来,实现教学的良性循环。

二、采用要点精练教学方法的必要性探讨

第二课堂由于没有第一课堂的“必修必选”属性,其学习大都安排在传统授课时间之外进行。有的学生会因学习目标不够明确或热度逐渐衰退而对第二课堂有一些抵触情绪,这是可以预见的。关于如何鼓励学生我们后面再谈,这里仅对时间效率问题加以探讨。不仅仅是美育教育,事实上所有的第二课堂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最大的问题是时间有限,无法像第一课堂一样有充足的时间对知识点系统地进行铺垫、展开、深入、贯通和总结。相反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避免对第一课堂知识点的罗列性重复,迅速直击要点,反复精练难点以求突破是第二课堂老师可以采取的教学手段。笔者这里并不是主张对知识点断章取义,而是强调在不违背客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因此教师对学科体系的全面掌握与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就显得尤为关键,这对高效利用第二课堂教学时间来说其作用是直接的。此外,学生基于第一课堂的惯性思维导致他们对“休息日”这一概念根深蒂固,合理安排第二课堂授课时段也较为重要。第二课堂若非特别有必要,一般还是避免占用周末,使其与第一课堂的作息在大方向上保持一致。课程尽可能做到提前规划、劳逸间隔,引导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森林合唱团每周集训两次,临近上台会增加次数有限的必要训练。指挥老师善于抓住要点进行突破,两小时的排练总能让合唱团在某方面技术上较之以前有明显的进步,这是在较短时间内能收获成绩的关键。

三、注重自我提升与大众认可的双重激励

我们都希望自己所学的东西是有用的,这是学习的出发点。“有用”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除了强调自己技能的提升外还包括获得大众的认可,这与第一课堂的学习预期大致相同,但也存在一些区别。比如第一课堂会给学生带来分数提高这一红利,而第二课堂通常不安排考试,也不一定和传统学分挂钩,它更多带来的是综合素养的提升。这种提升是潜移默化的,是在不知不觉中积累,在某个点上量变到质变展现出来的。因此第二课堂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展望,让学生感知自己的细微成长,沉下心来细读细品,在坚持中静待花开。与此同时,学生坚持第二课堂的学习往往还能获得很直接的大众认可,这种认可通常是在第一课堂中需要花费数倍的精力和时间才有可能达到的。以笔者所在的森林合唱团为例,当团员们在舞台上完成精彩的表演,他们收获的是全场热烈的掌声和同学羡慕的目光,是校领导积极的肯定和老师不遗余力的表扬,在同龄人圈子里也可以推特或微信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成长。这些看似理所应当的认可恰恰是第二课堂的魅力所在,是第一课堂难以短时间内给学生带来的荣誉感。第二课堂也让学生更加坚信付出会有收获,从而正面促进了第一课堂的学习。值得一提的是,森林合唱团的一些优秀团员还凭借第二课堂中学到的技能,被邀请到各兄弟学院指导学生合唱比赛,获得了同辈学生的赞扬和认可。而他们自己也体验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变,积累了非常重要的社会经验,从不同的高度认识了合唱团学习的重要意义。注重自我提升与大众认可的双重激励,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热情持续走高的重要手段。

四、倡导教学思维转换建立学分制度保障

前文提到第一课堂因其“必修”属性让学生为之全力以赴,而第二课堂则需要更多的价值认同和制度激励来促进学生的坚持。教师能了解这一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并尝试引导学生将其与传统美育教育价值观相互融合,使之成为学生渴望参与第二课堂学习的源动力,是对学生实施有效激励的可行途径。第一课堂里教师传授知识可以明确告诉学生你只需要认同就好,如果不认同那就修正你的价值观去认同,这是对“学习过程”的具象化理解。而第二课堂中教师或许需要加入一些“我们怎样引导才能让学生认为这样做有价值”的思考。在第二课堂中我们要面对的一个情况是“学生的价值认同可能不完全和教师的价值认同平行”,毕竟各代人成长环境不同认知也不尽相同,这是客观存在的。提倡教师进行必要的教学思维转换,适当调整引导角度,对提升美育第二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有裨益的。此外,从学校或学院层面为美育第二课堂提供制度保障,设立美育第二课堂学分,甚至进一步探索建立一二课堂学分转化机制,完善一二课堂的衔接,从制度上激励团员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2019年笔者所在的学院就曾为森林合唱团参演团员加持了可观的第二课堂美育学分,从政策上肯定和表彰他们为集体荣誉所付出的努力,受到团员的一致好评。

总的来说,高校美育教育第二课堂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系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和范例值得我们去学习。同时它又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相对新兴的分支,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领域。提升美育教育第二课堂的教学效果,把美育教育第一课堂成熟的运行方式与第二课堂更好地结合起来,使之形成合力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是未来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猜你喜欢

合唱团第二课堂团员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团员想入党怎么办
青蛙合唱团
红红火火合唱团红红火火的十年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成长课堂
介绍人要不断关心新团员
老团员要为新团员树立个好榜样
团员在团内进行选举或表决时可不可以弃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