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俭奢论消费思想探究及设计启示

2020-07-12浙江理工大学310000

大众文艺 2020年10期
关键词:消费观念墨子工业革命

(浙江理工大学 310000)

李商隐《咏史》一诗中写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在几千年来“成由俭,败由奢”看似成为了亘古不变的真理。在新华字典中“奢”字释义为用钱没有节制,过分享受:奢侈、奢靡、穷奢极欲。奢侈一词一定程度带有了贬义。当下流行的“轻奢”风格,“轻奢”是对“奢”做了程度限定,字面意义来看是在一定节制下对奢华的满足,更深层来看是对满足人更高层次消费需求肯定与限定。我国古代围绕俭奢论的消费观念之争。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儒家、墨家、道家、佛教和程朱理学为代表,其主要思想是“崇俭黜奢”,即从不同程度节制人欲的满足程度;另一类是以管子,陆楫为代表,其主要思想是“崇奢黜俭”,即合理满足人更高层次的需求。

一、崇俭黜奢

儒家—礼欲,作为儒家代表的孔子对于满足人欲的问题上有一套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那就是礼,礼具体又是什么呢?孔子阐述之礼普遍界定为周礼,周礼因为生活资料的匮乏,而注重并且提倡节俭。孔子讲“奢则不孙,俭则固陋。与其不孙也,宁固。”出于礼的考虑,孔子认为即便节俭看起来有些简陋,却不伤与礼,孔子由此更倾向节俭,反对奢侈提倡节约。

墨家—节欲,与儒家孔子礼欲相比较,墨家墨子忽视了满足人欲的必要性,墨子对人欲的满足是基于生存健康,在他看来,穿衣服只要能“冬以御寒,夏以御暑”即可,饮食只要能“充虚继气,强股肮,使耳目聪明”就行,住房只要能“御风寒”、“别男女之礼”即可,车辆“完固轻利,可以任重致远”就已经达到目的了,墨子就丧葬提出了“节葬之法”即“棺三寸足以朽骨”。由此看来,墨子对人欲的节制相较于儒家更加彻底。

道家—无知无欲,老子认为形形色色的物质刺激使得社会动荡不安,老子希望回归到一种原始的生活状态,人知道的少,需要满足的欲望也就少。老子是极力崇俭,痛恨奢侈的,老子曾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佛教—修行禁欲,与道家老子相似的是,佛教认为人类的“欲”是由色、声、香、味、触的感知所带来的苦恼,与道家老子不同的是,佛教并不主张以回到原始来躲避人自身的感知,而是要求通过人的自我修行来抑制自己的消费欲望,甚至是抛弃种种消费欲望。

儒、墨、道三家对奢俭消费的辩证是基于封建统治者生活奢靡,天下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社会常态论述的。出于对普通老百姓“居处不安,饮食无时”和“冻饿死者,不可胜数”的生存状况的深切悲痛,墨子才提出过于节俭的消费思想。从“服文彩,带利剑,厌魔饮食,财货有徐。是谓盗夸,非道也哉”的论述中,可以窥见老子对统治者强盗行径的奢侈生活恨之入骨。

二、崇奢黜俭

崇奢黜俭的思想家相较于崇俭黜奢的思想家寥寥可数。如春秋时期的管仲,明代的陆楫,清代的魏源。

管仲创作的《管子·侈靡》对人的逐利做了肯定。陆楫在《管子》侈靡论的基础上,撰写的《蒹葭堂杂著摘钞》中,他认为虽然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家庭可以靠节俭使自己及家人避免贫困,但是“奢”却能使得整个天下富强起来。《默觚》中魏源也曾辩证论述过奢俭问题。魏源提出对于富民不能过于提倡崇俭,而是应当适当的鼓励其尚奢。他认为富人尽情享受衣食住行,就能达到富人穷人之间“通功易事,泽及三族”。对这种奢如若禁止,就有可能使得“富者益富,贫者益贫”。

三、中西奢俭论对比

西方社会就奢俭的消费观念问题主要分三个阶段,工业革命前,工业革命时期,和工业革命后,在工业革命前西方社会也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生产的资源有限性也一定程度促成了工业革命前西方思想主流是崇俭黜奢的,最典型的是欧洲中世纪宗教的禁欲主义,禁欲主义强调抑制物质刺激以及肉体享受,放下全部欲求是禁欲主义的典型特征,这与东方佛教,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有着几分相近。工业革命时期结合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这时西方的消费观念仍然是以崇尚节俭为主,但不同与工业革命前的是这时崇尚节俭主义主要是为了积累资本做准备。工业革命后期西方社会消费思想有了改变,这与1930年西方爆发的经济大萧条有很大关系,随着生产水平提高,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严重产能过剩。使得其必须由生产主导型型社会向消费主导型的社会转变,并开始研究怎样通过刺激消费使得经济发展得到促进。这也就是说这时不再是考虑怎样抑制人的欲望以用来缓解有限物质资源和生产力与人口之间的矛盾,而是再探讨怎样增进人对物质资源的欲求来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这时消费观念已经不是崇尚节俭了,而是趋向一定的奢念的消费与生活。

四、设计启示

时下兴起的轻奢消费观念集中在年轻一代,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使得他们在平时生活中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消费来犒劳自己,肯定自己价值。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经济分配格局将逐渐趋向橄榄型社会结构,中等收入的人口数量将逐年剧增,追求轻奢消费的群体也会越发的庞大,轻奢消费也具有了长期持续性。

设计该如何满足轻奢消费观念下的用户诉求?回顾西方设计史上极简主义、功能主义以及后现代出现的绿色设计都很好的契合了崇俭黜奢的消费观念,而在崇奢黜俭的消费观念下的设计运动却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像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过于繁缛奢华,一定程度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有计划的废止制,过于追求眼前商业利益,抛弃了设计应有的伦理责任,法国的装饰主义运动为了奢华而奢华。

本文以CNKI为中文文献的数据来源,文献检索表达式为:主题词=轻奢 and 主题词=设计,时间跨度不限,进行主题词检索。轻奢设计的相关文献15年至今逐年增长。围绕轻奢理念的设计集中于家具、皮具产品,轻奢设计理念与经济发展态势关系紧密。轻奢家具的设计风格集中于中式风格。

在轻奢消费理念越发为人接受的今天,设计应当批判性的看待以刺激消费需求为目的的装饰主义、有计划废止制等此类设计思想,在方法和手段上避免对资源的过度浪费,除此之外,我们应借鉴后现代主义思想出现的文脉主义,隐喻主义,即在设计的装饰、材料等方面考虑设计文脉,让装饰契合设计本身。目前正在进行的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转型的大背景下,教育、娱乐、旅游等产业持续增长,轻奢理念融入到非物质设计当中可以有效避免资源矛盾,又可以为消费者带来多元层次需求的满足。

投资、出口和消费被生动比作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总之,社会生产水平日趋强大的今天,适当通过设计引导和刺激轻奢消费需求,可以有效扩大内需,有助于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有助于拉动经济增长。

猜你喜欢

消费观念墨子工业革命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墨子破云梯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墨子训徒
墨子教诲青年
高中生消费观念与学校周边经济生活的关联探讨
大学生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调查分析
跟新工业革命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