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客家山歌的艺术特征与传承的现状
2020-07-12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公共事业服务中心518121
(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公共事业服务中心 518121)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精髓、活化石,历史悠久、曲调鲜明、技法完善、表演形式灵活等都是其呈现的特点,如何在多元文化发展浪潮中将客家山歌传承下去至关重要。针对客家山歌传承中各方面呈现的问题以及多样化的影响因素,深化探究、分析艺术特征的同时优化传承各环节,让客家山歌在有效传承、合理保护的基础上走得更远。
一、客家山歌概述及其艺术特征
1.客家山歌概述
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歌体裁中山歌类的一种,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用客家方言演唱,故称"客家山歌"。自唐代以来,客家山歌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客家山歌有着鲜明的客家特色,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内涵丰富、内容广泛、语言朴素生动等。与此同时,客家歌词常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韵脚齐整,歌词大多“每句七字,逢一、二、四句多押平声韵。
2.客家山歌艺术特征
(1)曲调鲜明与内涵丰富
客家山歌的艺术特征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客家方言、山歌调式、演唱方式、表现技法、曲调、内涵、服装。客家山歌类型多样化,曲调鲜明、丰富,比如,号子山歌、五句山歌、快板山歌。客家山歌和我国其他民族的山歌有着根本上的区别,歌曲的调式、调性比较多,朴实无华是歌曲在调性上呈现的一大特点。客家山歌有着的丰富的内涵,这是因为客家文化的形成和中原文化、岭南文化的有机融合息息相关,客家山歌和这两类文化也有一定的联系,在吸收、借鉴以及融合二者的基础上得以发展,通过简单的山歌可以有效宣泄以及表达多种情感,比如,家庭情感、男女之情、革命之情。
(2)表现技法完善与演唱方式多样
客家山歌的表现技法是比较完善的,利用不同手法,表达不同的情感,比如,利用含蓄、暗示等手法,表达男女间的情真意切。以《敢放白鸽敢响铃》为例,“上山想同阿哥行,唱歌想“奔”阿哥听,燕子含泥难开口,想爱阿歌难出声。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生动描写男女相思的情感,充分展现了技法上的精妙绝伦,还营造出烂漫温馨、清新纯美的意境。此外,客家山歌的演唱方式特别多,比如,独唱曲目有《山歌唱出好兆头》《喜事好运滚滚来》《歌声飞过淡水河》等;对唱的有《一树难开两样花》《新客家情歌》、小组合唱《山歌唱出客家情》等,让呈现的山歌更具生命力、感染力。
二、客家山歌的传承现状与优化对策
1.客家山歌的传承现状
客家山歌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一大产物,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部分。客家山歌的传承方式并不单一,家族传承、民间艺人传承、培训班传承、媒体传承等,主要体现在自然传承、口授心传、半口授半定谱等层面。家庭、社会是客家文化传承中的两大关键性因素,在多样化方式作用下,客家山歌传承取得一定成效。以“培训班传承”为例,是政府部门组织的,投入一定的资金,到培训班学习客家山歌的学生全部免费,只要是有兴趣的居民群众都可报名参加。我作为一名客家山歌手,也经常被邀请到社区为山歌兴趣班辅导学员学山歌,如土洋社区老年山歌班,传授她们音乐知识以及新老客家山歌,由于她们演唱有特色,曾于2018年亮相中央电视台,在国家级的大舞台上演唱客家山歌,也将客家山歌不断的宣传与发扬。另外还邀请一些著名的山歌手、知名的民间艺人等,充分调动学员学习客家山歌的积极性,让其在和客家文化近距离接触过程中深化认识的同时主动融入到山歌传承、保护中。以“媒体传承”为例,现代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客家山歌的传播渠道,通过线上与线下丰富多彩的比赛、演出等活动,让客家山歌不断进入不同地区社会大众的视野,在感知、了解的过程中日渐喜欢上了极具客家特色的山歌,比如,《客家妹》《客家娘酒》《武麒麟》等,大力支持对客家山歌的传承、保护。由于受到多层面主客观因素影响,客家山歌在传承过程中也呈现一些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在培训班传承过程中培训老师缺乏,客家山歌传承方式有待完善,客家山歌保护不科学,年轻一代演唱传承有待加强,客家山歌传承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在问题解决、优化完善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客家山歌传承效果。
2.客家山歌传承的优化对策
(1)科学保护以及推广客家山歌,加强培训班与兴趣班师资建设
科学保护以及推广是客家山歌传承中的关键点,需要从不同层面入手深入探究保护客家山歌的思路、方法、途径,转变保护客家山歌的传统思想观念,科学保护、推广客家山歌,使其符合新时期我国文化发展客观规律,能够满足现代人在山歌方面的审美需求,避免客家山歌在多元文化思潮冲击中失去原本的精髓、底蕴,在传统宣传、现代宣传衔接过程中大力推广客家山歌文化。还需要加强培训班以及兴趣班师资建设,通过高校、社会人才机构等,加大对各类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客家山歌传承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在高校毕业生、艺术团、当地知名民间艺人等相互作用下,填补师资空缺。比如,邀请到其他国家、全国各地进行交流访问演出的艺术团,从认谱、视唱到山歌体裁、演唱方式等方面入手,进行详细教学,在教唱客家山歌的过程中对培训班、兴趣班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为传承客家山歌文化提供多样化的支撑力量。
(2)创新客家山歌传承方式,注重年轻一代对客家山歌的演唱传承
针对客家山歌呈现的多种艺术特点,具体分析传承问题的同时创新传承方式,将多种可行的方式渗透到客家山歌传承全过程,比如,市场传承方式、政府传承方式、学校传承方式4,将家庭、社会、学校三者协调统一,在形成合力过程中促使客家山歌传承更加时效、有效。年轻一代在传承、保护以及创新发展客家山歌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解析传承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宣传、教育等方式,提升年轻一代对客家山歌的认知度,在和客家山歌进行时空对话过程中主动融入到客家山歌不同形式的传承、保护、发展中,丰富山歌文化积淀的同时增强对族群文化的认同感,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以“校园传承”为例,政府部门要在联系客家山歌传承现状基础上通过多样化路径和地方高校进行多层次沟通,在有效协调过程中形成合力,计划编写校本教材,开展多样化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比如,《客家山歌的艺术特征》《客家山歌的传承现状》《客家山歌欣赏》《客家山歌演唱》,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多样化实践过程中深化认识客家山歌。此外,还要注重年轻一代对客家山歌的演唱传承,可以定期在学校开展不同形式的非遗传承活动,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客家山歌传承活动,亦可通过客家艺韵文化节、客家山歌节、非遗专题演出等活动,让学员多欣赏、多参加,让客家山歌文化在走进学校过程中得到更好地传播、保护以及传承。
3.加强客家山歌资源数字化建设,提高客家山歌传承信息化水平
在信息化背景下,客家山歌传承信息化至关重要,要巧用现代化技术设备,加强客家山歌资源数字化建设,比如,构建类型多样的客家山歌数字博物馆,设置多样化的客家山歌数据库,通过虚拟场景展示客家山歌,深化多种传统保护方法,比如,拍照、录音、摄影,优化客家山歌采集、开发、传播、保护等环节,丰富客家山歌资源,在字幕、声音、动画等无缝衔接过程中更好地呈现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客家山歌。此外,在巧用互联网、计算机、大数据等技术过程中,构建形式多样的客家山歌传承平台,社会大众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参与不同形式的客家山歌比赛活动,也可以发表自己原创的客家山歌,参与关于客家山歌传承的各类互动话题,在网络、新媒体等作用下,更好地走进客家山歌文化,将线上以及线下传播协调统一,提高客家山歌传承信息化水平,让其在媒体传承过程中充分展现自身独特魅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客家山歌传承的现实意义不可忽视,在当下复杂多变的文化大环境中,客家山歌的传承面临全新的挑战、困境,要在反思、梳理、总结的过程中以艺术特征为切入点,探索全新的思路、对策、路径等,在优化、完善、创新的基础上改变传承现状,让客家山歌在传承、保护过程中得以创新发展,充分展现客家特色,让优秀的客家文化更好地绽放时代光芒,推动我国新时期的文化事业深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