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典剧目如何复排
——以3D舞台艺术片《白毛女》为例
2020-07-12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250000
( 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 250000)
近十年来,国内影视剧界、话剧界对于经典作品的翻拍风和复排风蔚为大观,质量良莠不齐,观众“骂声”居多。在影视剧界,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为代表的翻拍作品,虽然投资高昂、制作比之前的经典版本要精良许多,但观众仍然不接受。在话剧界,以林兆华为代表的一批话剧人通过改编、解构、组合的方式试图重现话剧经典,评价也不甚高。甚至出现杨立新版《雷雨》演出时观众全场爆笑的情况。基于此,就产生了这样的几个问题:我们的舞台艺术为何需要经典的不断滋养与灌溉?经典对于今日之舞台,价值何在?为何要复排经典?怎样复排经典?
这确实是值得我们艺术工作者思考的问题,问题的答案或许可以从3D舞台艺术片《白毛女》中一窥端倪。其故事性有两方面特点,其一故事经典易懂,喜儿的悲惨经历在解放前的旧中国发生率极高,而白毛女能够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传说,是大部分旧社会受到压迫人民的共同写照,具有一定的共性,各个文化层次的观众看了都会产生共鸣。无论是从小听着白毛女故事长大的五六十年代的父辈们,还是新一辈的青少年,都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旧社会亿万农民备受压迫的苦难经历,甚至为剧中人物流泪。对封建的剥削制度“使人变成鬼”,劳动人民做主的新社会“使鬼变成人”的主题深有感触。其二用新的技术讲述经典故事,新一版的歌剧《白毛女》电影版创新的采用了3D技术,无论是屏幕中飘得雪花,还是杨白劳为喜儿扎的红头绳,都逼真的呈现在观众眼前。翻拍经典的目的是为了让经典源远流长,更是为了在广大青少年中推广,使新一辈的年轻人不要忘记我们的国家还经历过艰苦的斗争。新一版的《白毛女》选择以3D的形式呈现,使得青少年的接受程度更高。
要想复排、翻拍经典,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经典、为何要重视经典作品。
经典是高峰,一代代艺术家一次次带领着观众攀登,我们的技艺,也就这样一代代地在对经典的复兴与表达中得到了锤炼。在国外,各类戏剧节中,唱主角的依然是莎士比亚、契诃夫、莫里哀这些大师们的作品,依然是以名剧为主。英国有一家剧院,每十四年就要重排一遍莎翁的戏,一年一部,虽然就是这十四部戏,但常排常新,每一次重排都是攀登高峰的一次旅程,都体现着时代的内涵和精神。在国内,曹禺、老舍、何冀平的话剧作品也是戏剧节的常客,甚至已经成为检验一个剧团水平的试金石。
重排经典是当代艺术家的善意,也是一种情怀与责任。经典作品是有着非凡的生命力的,七十年前的《白毛女》放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当今世界艺术界,各种文艺思潮和流派层出不穷,但无论何种思想,都有其渊源和灵感之根,每一种成功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思潮都离不开对经典的深刻研究。中国优秀灿烂的古典文化,是当代艺术家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但令人心忧的是,当代青年人却似乎越来越漠视我们民族的文化和经典。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大解放和经济全球化的社会现状,外来文明时时处处冲击着传统的世界观。文化越来越多元,观众的审美也越来越趋于不同,在学习外来文明的同时,应该对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足够的重视,这才是我们的根。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小说,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诞生出许许多多的经典,今天的年轻人应该从这些经典中汲取营养,创作出更多体现我们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
重排经典是一种温故知新的文化态度,是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根基。以戏曲为例,如果一个剧种、一个行当不尊重自己的传统、不向前辈学习,再多保护也于事无补。当今天的艺术工作者向观众传播经典时,首先要潜心把传统技法学到自己身上。以《白毛女》为例,歌剧艺术需要高超的身体协调性与控制力、声音塑造能力、节奏把握能力等等,如果没有掌握这些技能,何谈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我们今天有太多无意义的“创新”,在这方面,新戏要向老戏学习,通过复排经典提升演员的技法与导演的创作能力。
重排经典是提升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是培育青年人家国情怀的有益方式。当下影视剧和话剧的艺术创作中有两个现象非常突出,那便是“IP热”和“剧本荒”。一方面网络流行文化大行其道,另一方面优秀剧本却很难产,荧幕上充斥着大量无营养、无文化、无品味的垃圾作品,已经给青少年的心灵审美和价值取向造成了伤害。通过复排经典,能够让我们认识到文化的力量,让我们将个体生命反思与时代命题、民族命运相关联,看到作品所折射出的不同时代的个体担当与家国情怀。尤其是青年学子,经典作品可以培养青年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可以塑造他们坚韧和敬业的艺术品格,又培养了他们有责任、敢担当的家国情怀,他们将会自觉地成为经典作品的阐述者和传承人。
经典作品之所以生命力强,是因为它关注人的生命存在、社会存在、命运存在,这是超越时空的。对于经典作品的复排,首先要做到尊重原著,其次要赋予作品新的时代内涵。经典作品所蕴含的力量是不以时间流逝而转移的,每一次审视都能产生出新的体味和感慨。我们不能一味的去“解构”经典,而要思考如何在继承内涵和解构素材的基础上进行“重构”,使之反映新的时代命题。让观众在观看角色中反省、反观、丰富、提升自己人性的真善美。为什么《雷雨》经久不衰?为什么距今已有七十年的《白毛女》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依然会让观众流泪?答案就在于此。
回到3D舞台艺术片《白毛女》。这部作品无疑是成功的,在保留原汁原味的故事内核的基础上,能够明显的看出导演和演员对这部跨越了三代人的经典剧目的创新。重排经典和当代创新是不冲突的。一方面,我们经常看到人们在复排经典时,其表现样式富有强烈的艺术家个人的理解角度与当代性的审美表达;另一方面,只要我们足够真诚,只要我们每次都犹如第一次登台那样去表演,让一切都像是新的,这就是一个人在舞台上的新鲜的生命感,这就是创新。在新版《白毛女》中,主创们刻意弱化了阶级斗争的情节,关注的是社会底层群众的生存状态和他们的出路,故而将这个七十年前的故事放在今天仍然有很高的价值。因为关注底层人、关注社会现实并探索发展趋势,是一个普世价值,再过七十年它依然会存在舞台上。
至于如何复排经典,如何才能不让经典在今天的舞台上沦为观众的“笑场”,这想必是每个对经典心存敬畏的艺术家都思考过的问题。法国著名导演、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获得者文森特·考林在中国排演莫里哀的《太太学堂》时曾说过:“在任何时代,经典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这个道理显而易见。话剧也好,别的艺术样式也好,不要把经典做成博物馆里的艺术。”法国所有舞台艺术导演都希望排出具有自己风格的莫里哀,但是几乎所有的戏剧人都在做创新的工作。“因为我们不甘心做莫里哀的囚徒,就像英国人也并不甘心做莎士比亚的囚徒。”所以,充分挖掘经典内在的深刻意义,融入当下时代的精神内涵,用与时俱进的思维去解读经典,想必是一条行得通的路子。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无论何种舞台艺术形式,都要顾及到观众的审美需求。七十年前的延安贫困、落后,观众看到这样一台伟大的作品当然会引起共鸣,但是如今的中国富强而先进,观众的审美观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类舞台艺术手段和效果的创新也拓展了观众的审美需求,所以如何让年轻观众接受这样一台“老古董”,是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新版《白毛女》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以3D技术作为呈现载体,既保留了原作的味道,又创新了呈现方式,让年轻观众想看、爱看、能看得下去,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白毛女》作为我国歌剧艺术的代表作,体现出了浓郁的民族特色,七十余年前上演时轰动全国,放在今天也依然赚取了观众的热泪,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将经典作品融入时代精神,重新搬上舞台,是对经典作品和大师的最高礼赞,也是对我们民族文化的最佳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