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中的爱情婚姻悲剧书写

2020-07-12

大众文艺 2020年15期
关键词:贾宝玉林黛玉悲剧

(延边大学,吉林延边 133000)

曹雪芹历经十年时间,增删五次,于悼红轩中完成了中国古代白话长篇章回体小说《红楼梦》。这部小说融汇了曹雪芹对生活中酸甜苦辣的体验,其中对爱情婚姻悲剧的描写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红楼梦》是一幕悲剧,曹雪芹笔下的爱情婚姻,是封建腐朽社会制度的牺牲品,爱情婚姻的悲剧结局也预示了封建腐朽社会必然走向衰败,最终的结局呈现出“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1]的画面。

一、《红楼梦》中的爱情婚姻悲剧形态

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2]在《红楼梦》的世界里,爱情婚姻悲剧具有多样化的表现,有贵族小姐的,也有下层女仆的……每个人心中都有对爱情的向往,如泼辣强权的凤姐、带发修行的妙玉等等。然而,当其期待被毁后,她们的爱情婚姻悲剧便各具不同形态。

(一)因父母强命而致的爱情婚姻悲剧

婚姻,自古以来就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说法,如《诗经·南山》有诗曰“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3]。《红楼梦》中的婚姻也多不考虑当事人的想法,而是由家中长辈决定。同时,由于长辈多坚持门当户对的原则,因而导致诸多爱情婚姻均以悲剧结局。

即使是文本中最受家长喜爱的贾宝玉的婚姻亦不能例外。贾宝玉在贾母眼中是如玉钏所说的“凤凰”,而在他的终身大事上呢?张道士曾试着给贾宝玉提亲,被贾母否决了。当时贾宝玉也在身旁,溺爱孙子的贾母没有让贾宝玉说出自己的想法,似乎这和贾宝玉毫无关系。贾政管教、呵斥贾宝玉时,贾母永远不讲原则地袒护孙儿,但在贾宝玉的婚姻问题上,贾母却不会考虑贾宝玉的意愿。即便贾宝玉是她最疼爱的孙子,贾宝玉也只能唯命是从。为了家族的利益,被迫与自己思想观念、精神寄托相背离,与有着“金玉良缘”之说的宝姐姐成婚,而心心念念、与自己有着相同思想的灵魂伴侣林妹妹此生无缘。最终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贾宝玉与薛宝钗喜结缘。即便拥有万千宠爱,“木石前盟”依旧没有再续。贾宝玉经历了不如愿的婚姻、对林黛玉的不舍、家族的落魄、亲人的失去等,逐渐舍弃世俗,剃度出家,了却红尘。

(二)无爱的婚姻悲剧

王安忆说:“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爱情竟成了一桩麻烦事。它本来应当是凡俗人间的一个超脱或者神游,结果却成了麻烦的焦点。”[4]没有爱情、没有妻妾争宠的自然婚姻状态在《红楼梦》一书中大量存在着。

王夫人拥有着尊贵的地位:赫赫有名的金陵王家是她的娘家,地位尊贵的元妃娘娘是她的长女,下凡的神瑛侍者是她的儿子。但她与贾政的婚姻里却看不到爱情。她与贾政的婚姻,共同的目的就是维护家族的利益。在这场婚姻的交易中,除了爱情,她得到了一切。贾政与赵姨娘之间有着爱情,但赵姨娘地位低微,性格狭隘,女儿贾探春从不把这位亲生母亲放在眼里;儿子贾环被描写成丑陋荒唐、自轻自贱的无赖小儿形象。在婚姻中,拥有爱情的赵姨娘,一直都受着众人的奚落与排斥,她很嫉妒并觊觎着王夫人的权势地位,赵姨娘想要得到的正是王夫人所拥有的。然而没有爱情的王夫人则依旧享受着位高权重所带来的尊敬。

在《红楼梦》中,有情人难成眷属,无情人却成就婚姻。虽然婚姻中没有爱情的存在,但他们的婚姻都稳固地存在着。夫妻共同操持着家庭的生活,养儿育女,安然的生活,度过自己简单的一生。在平淡中,享受着另一份安心与淡然。与相爱而不能相伴的人相比,这份婚姻似乎更能让人在垂暮之年体会一丝余味。

二、《红楼梦》中爱情婚姻悲剧的书写方式

《红楼梦》运用各种巧妙的手法将爱情婚姻悲剧描绘的丰富多彩,真实地展现了形态各异的社会生活,体现作者对人生的认真思考,以及传达出作者对社会产生的强烈悲剧意识。

(一)个体需要与家族要求的矛盾书写

为了获得巨大的利益,封建家族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经济地位,并且要扩大政治权势,因此就注定他们要不断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从书中的情节安排上可以看出,从一开始就倾向于接受婚姻中没有爱情的存在。婚姻是关联家族关系网的重要因素,门当户对成为标准。在第四回中,门子给贾雨村护官符时说道:“这四家皆连络有亲,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个人的爱情与婚姻的现实利益相比较,微不足道。

在贾家为贾宝玉制定的择偶标准即根基儿、家私儿、性格儿和模样儿面前,林黛玉彻彻底底输给了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之女薛宝钗。林黛玉虽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儿,但贾母作为贾府最高统治者,为了大局考虑,还不致弃贾府之安危于不顾而选黛弃钗。薛家作为四大家族之一,拥有着百万家产的皇商,在经过薛蟠打死冯渊一事后,意识到虽然自己有家产,但在政治地位上却是远远落后于舅家和姨家。所以,经过反复思考,钗玉的婚姻一蹴而成。

根基和背景都是结成婚姻最重要的条件。自身的性格以及模样的标准与否,与家族利益相比,都是可以被轻易忽略的。婚姻是家族之间获取利益最便捷的渠道,“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就是通过婚姻这一渠道而结成了强大的关系网。婚姻着眼于现实的利益。尽管社会地位不同,思想性格各异,但总根源是“盛世”下遮盖的“末世”的伪善、腐败、凶残。

(二)爱情与婚姻的张力书写

在《红楼梦》所描写的婚姻中,婚姻与爱情几乎无关。从贾赦贾政这一辈,到下一辈的贾珍贾琏等人的婚姻中,会发现有爱情存在的婚姻生活充满遗憾。而几乎没有爱情存在的婚姻生活中,夫妻之间相敬如宾、相濡以沫。

一桩婚姻对于人们来说是庄重而又严肃的,从提亲开始,就颇费精力。薛姨妈给薛蝌求亲时,是请史老太君作媒,才顺利地订下了婚事。当初尤二姐取消与张华的亲事,张员外毫不犹豫退掉与守备家的婚约。这两家退婚的原因是相同的,即另结高亲。攀龙附凤的尤、张两家,都解除了曾经结成的亲事,但都赔上了女儿的性命。忠贞不渝地维持婚姻是固有的传统道德。因为贾琏家比张华家更有势力,尤老娘对于尤二姐抛弃丈夫,而与贾琏结成夫妻,持以支持的态度。尤二姐素日的名声以及悔婚等诸多事情,不仅体现出她个人的轻浮,而且也与尤老娘言传身教的影响有着巨大的关系。尤二姐的悲惨下场,带有着浓烈的讽刺意味。

爱情和婚姻,一个是自愿的,不需要仪式与中介;一个是家庭赋予的,需要媒妁之言与家长的商讨。爱情可以缘起缘灭,婚姻则受到监督与保护,地位差距悬殊会让爱情存在,却不会让婚姻存在。

三、《红楼梦》中爱情婚姻悲剧书写的审美效应生成

当我们阅读一部书籍的时候,应该了解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深入当时的思想潮流,明白当时的精神文化,体会这部作品,品读那个时代的历史。这样,我们才会感受到这部作品的审美精神,深刻理解这部作品生成的审美效应。

(一)凄美

作者将笔墨倾注于描写林黛玉进贾府,以宝黛二人初次见面及贾宝玉发痴摔玉之事拉开故事的序幕。自宝黛见面起,林黛玉的眼泪就没有停歇过。因有贾宝玉为神瑛侍者下凡人间之说,故可以联想到林黛玉就是神瑛侍者尽心浇灌的绛珠仙草,绛珠仙草下凡人间是为还神瑛侍者雨露之惠,故而有“还泪之说”。绛珠仙草修成女体后,饿食秘情果,渴时饮灌愁水,所以林黛玉的愁是骨子里就存在的。作者曹雪芹把林黛玉描绘成一个灵敏聪慧、命途多舛的“凄美”形象。“凄”主要表现在林黛玉的多愁多病的身体、泪尽而亡的人生结局等,“美”则表现在她的倾国倾城的容貌以及超凡脱俗的才华等。两者相互融合构成了林黛玉“凄美”的形象。

王熙凤为了迎合贾母、王夫人的心思,采用“掉包”的计策,假意哄骗贾宝玉娶他心心念念的林妹妹为妻,实则强行贾宝玉娶薛宝钗。得知此事的林黛玉怨恨攻心,在极度的悲哀中迷了心智。钗玉的婚事是她多年的心病,一时急怒,生命奄奄一息。林黛玉撒手西去时,正是贾宝玉娶薛宝钗的时辰。一边是人间四喜之一“洞房花烛”的良辰美景;一边香魂一缕随风散,唯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所模仿的行动,不但要完整,而且要能引起恐惧与怜悯之情。”[5]悲剧的艺术价值正是如此。林黛玉留下的是恐惧(凄凉)和怜悯(美丽)。

(二)婉美

宝黛二人相互钟情数年,最后二人的爱情果以遗憾告终。而仅仅占《红楼梦》篇幅一小部分的娇杏与贾雨村的婚姻,却让我们缓解心中一直挥之不去的凄凉之感。因为娇杏偶然地看了贾雨村一眼,被贾雨村误认为这女子中意他,便念念不忘,娶来做妾,又生了个儿子。贾雨村正室亡,娇杏就被扶正了,“偶然一着错,便为人上人”。“错”是指娇杏偶尔的回头一撇,作者认为正是因为娇杏当时没存有儿女私心寄情于贾雨村,才有一个圆满的人生结局。“娇杏,侥幸也。”娇杏没有花费任何心思,偶因一回头的机缘,就由一个丫头到被扶为正室,在《红楼梦》故事中仅此这一例。然而侥幸何来?正是那“无儿女之心”!曹雪芹让这个毫无心机的丫鬟得到了最不可能发生的好事。所以,在严重的封建观念意识中,少了“门当户对”的封建观念的阻碍。爱情的结果会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美好画面。有自由相爱的环境,有二人共同保护婚姻幸福的决心,没有家族长辈的束缚,也许这样的爱情模式在当时社会家庭中,婚恋悲剧才不会发生。

《红楼梦》中的爱情描写里,凡痴情相爱的人,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他们的爱情都没有得到大团圆的结局。爱情没有与婚姻同时存在,其实是体现了婚姻排斥爱情的存在;另一方面,爱情又会影响婚姻的稳定,甚至是影响整个家族的利益。人们对婚姻有诸多的要求,婚姻要承担起它神圣的职责,但对于婚姻里的男女,婚姻给他们的是义务,而不是情爱。在曹雪芹的创作中,爱情的理想境界是婚姻,但爱情却没有与婚姻同存在。他赋予了《红楼梦》爱情与婚姻的悲剧性,尤其是对不同人物但却近似相同悲惨命运的困惑和悲哀,这是文学也是历史不可逃脱的宿命。

猜你喜欢

贾宝玉林黛玉悲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贾宝玉三次劫难及其佛教隐喻——“三毒”与情
《红楼梦》中谁得过“玉”的好?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贾宝玉:暖男的爱仅仅如此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你要有拒演悲剧的底气
画家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从林黛玉之死看刘心武的荒谬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