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信普遍服务试点行政村工程的探索与实践
2020-07-10刘宏柯
刘宏柯
摘 要 国家通过实施村通工程、电普工程提供电信普遍服务,尤其是为农村和偏远地区群众提供无地域、资费、质量歧视的电信业务。本文以广西移动为例,根据农村实际情况,从基础配套、无线网络、传输网络等方面分析、探索电普工程通4G网络的具体实践,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基础设施,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 农村;电信普遍服务;4G网络;工程实践
引言
电信普遍服务试点行政村工程(以下简称“电普工程”)的前身是农村通信服务普遍工程(以下简称“村通工程”),为了缩小城乡数字差距,引领广大农村和亿万农民迈上小康之路,国家在2004年提出以村通工程实现村村通电话的目标,到2010年底全国100%行政村均已通2G网络电话,再到2015年以来提出电普工程实现行政村通光纤宽带、行政村通4G网络的愿景,截止2019年底全国98%以上的行政村已普及光纤有线宽带、普及4G无线网络。本文就是以广西移动为例,对电普工程通4G无线网络项目的实施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今后促进我国农村接入信息化网络、普及信息化应用、跟上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步伐创造条件。
1电普工程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分析
1.1 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大时代背景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动下,通过深入实施电普工程,在广大农村及偏远地区开展4G网络建设,在满足基本2G网络无线通话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4G网络无线高速上网服务,解决电信服务领域城乡发展失衡、需求满足不充分问题,为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打牢健壮的电信网络服务、提供重要基础设施支撑。
1.2 广西移动农村网络覆盖现状
广西移动深耕广西,在全区持续开展中国移动4G网络建设,截止2019年末已完成全区乡镇以上区域的连续覆盖及100%行政村的4G信号覆盖,在此基础上还将通过电普工程进一步提高无4G网络覆盖的行政村下辖20户以上自然村、移民安置点、交通要道沿线、农林场矿区、水利设施、景区等4G信号覆盖能力[1]。
2电普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2.1 建设成本高、收益低
受地形地貌、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因素的影响,偏远行政村4G基站建设、运营成本高,投资回收周期长,致使4G覆盖范围和信息化业务应用水平与先进城市差距明显,呈现出落后区域明显低于发达区域、农村区域明显低于城市区域的状况。
4G网络发展的主要瓶颈不在技术,也不在市场,而在投资,资金匮乏已经成为影响农村4G网络建设进程的突出问题。边远地区特别是位于偏远山区的行政村,村民居住分散而且分布面广,4G基站建设范围广、难度大、投资高。欠发达地区的行政村村民居住地分散,而4G网络建设所需新建光缆、电缆距离较长,且多为山地,施工难度大,造价高。但是农村地区4G终端用户普及率较低,单基站下4G用户数较少,ARPU值较低,农村地区4G网络投资回报率极低。
2.2 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低
“十三五”期间,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已开始探索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为数字农业的建设积累经验。例如积极开展农副产品的互联网销售,借助部分示范性互联网销售平台,全力推动农村特色产品的在线销售等。各级政府涉及农村农业的部门都设立了专门机构普及、推动信息化应用,在有条件的行政村还配备了专/兼职信息化服务人员,通过乡村广播、乡村大喇叭、乡村亲情电话、乡村互联短信等方式实现村内各类信息快速、准确地上传下达。
但与城市相比较,还存在着明显短板。一是农村居民知识水平和受教育层次相对不高,对信息化生产方式的领会和应用还不是很充分,农业生产、生活模式比较传统、单一,各行业涉农服务的专业性、网络信息资源还处于匮乏状态,村民对信息化应用的重要性了解不足,4G网络普及率还比较低;二是行政村公共信息服务水平仍然相对偏低,内容不丰富,信息化服务特色不够明显,村民不能享受信息化时代的成果;三是各部门、行业涉农服务之间的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技术架构和标准规范不统一的现象依然存在。
3电普工程建设实施方案规划
3.1 基站配套设施
基站配套设施是指:为满足无线设备及天面挂载空间的需求,在服务区域内建设机房、塔桅及附属设施,包括机房(含一体化机柜)、铁塔(含增高架、桅杆、楼顶抱杆)、配套设施(交/直流配电箱、组合开关电源、蓄电池、空调、防雷地网)等。
(1)机房。无线基站机房设计应符合防火、抗风、抗震、环保等硬性条件要求,施工前需确认站点位置无安全隐患。机房的设计使用年限不低于50年,防火等级大于等于二级。机房的抗风能力应满足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按50年一遇设计基本风压。抗震设防烈度应根据各地抗震烈度进行设计,机房抗震加固应大于等于抗震烈度。
(2)铁塔。铁塔的抗地震能力为高于当地地震烈度1度,设计耐久年限为50年(楼面类塔形为20年)。铁塔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铁塔结构所承受的风荷载计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按照50年一遇设计基本风压,但基本风压应当大于0.35 kN/m2。制造各种塔形、塔身基本結构件的材料需满足国家行业标准的要求,并提供材质证明作为依据。
(3)配套设施。基站交流从附近的变压器次级或从周边用户家里直接引出,新建交流引入机房,在机房内必须设置独立的交流配电箱,所有涉及用电的设备,包括照明系统、保温系统、基站主设备用电等都从此配电箱中引出,配电箱内必须有保护地线。进入基站的所有电缆都必须在入口处加装昉雷器,基站内设备电源避雷保护设施按B级防雷标准确定,主要包括三层结构:第一层在低压电力电缆引入机房处就近装置避雷器;第二层在站内供电设备交流进线开关后装置避雷器;第三层在电源出线端处装置压敏电阻。
3.2 无线网络规划
电普工程4G网络建设立足FDD900为主的打底基础覆盖,充分发挥FDD900低频覆盖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村广覆盖,针对站间距较近、人口数量较多的自然村,充分利用FDD1800终端渗透率高、容量大的优势,考虑新建FDD1800基站。对于低价值农村,大力推进低成本建设方式实现覆盖。
(1)网络建设原则:①针对无覆盖自然村聚集且人口较多区域,及时将具备条件的2G站点升级至FDD900或共址建设FDD900,仍无法解决的考虑新建FDD900;②针对自然村聚集且人口较多区域,但周边站间距小于2KM建设FDD1800加强覆盖,针对80户人口以上的弱覆盖自然村优先考虑通过FDD1800进行覆盖;③积极推进4G技术演进,规模部署下行载波聚合,按需部署上行载波聚合,积极推进4G新技术的部署实施,有效提升4G网络性能。
(2)站址选点原则:①满足覆盖和容量要求,在选择站址时根据周边村落分布情况开展预测,把基站建在能充分吸纳话务和数据业务的区域;②符合网络组网要求,基站站址在计划覆盖范围内尽可能均匀设置,吻合蜂窝网络组网原理规则,基站站点设置与标准蜂窝组网的差异小于站点距离的四分之一;③避免周围环境对网络质量产生影响,天线挂高在区域范围内基本保持相当、不宜过高,且要求天线主打方位上无直接阻挡。
3.3 传输网络规划
传输网从网络架构上可分为核心处理层、汇聚业务层和接入需求层。核心层网络主要解决省内各地市间的中继电路和转接电路,汇聚层网络主要解决本地市内的语音和数据业务收敛,接入层网络主要解决市区及各县基站和数据接入点的传输接入需求。电普工程传输建设主要涉及接入层网络。
(1)接入设备建设原则:①BBU站点以成环建设为主,线路末端可采用支链组网,室内站和室外站应分别成环;②城区PTN单个接入环上所承载的基站数量设置为6~8个,最大值為10个;乡镇农村区域单个接入环上所承载的基站数量设置为6~10个,最大值为15个;③基站接入环向上归属于汇聚环,应设置在两个不同的汇聚节点上,优先建设城区(含县城)室内宏基站的 PTN接入设备成环,对于农村区域供电不稳定的站点可不纳入传输环网。
(2)光缆线路建设原则:①电普工程所有站点均采用光缆接入,对于光缆线路建设段落较长或者光缆施工受阻等情况,可采用微波设备临时开通,等光缆建设条件具备后再改为光缆接入;②站点接入以就近接入为原则,若附近分纤箱纤芯不足时,考虑从附近基站接入;③敷设路由兼顾沿途村庄或其他业务需求后期接入,设置光缆分纤点,分纤点容量按需配置。
4结束语
广西通管局于2019年启动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包括全区14个地市共4492个4G基站,共划分为2个分标。其中广西移动中标B分标,共2268个4G基站。项目要求在每个试点行政村区划范围内选取测试点,通过4G普遍服务工程专用APP进行测试,并将信息上报至电信普遍服务系统支撑平台。每个基站下测试点数量应不少于3个,所有测试点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值应大于–110dBm,且至少有一个测试点下行速率不低于10Mbps。
广西移动将按时完成项目所确定的4G基站建设,保证所提供的服务符合强制性的国家技术、质量规范,保证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建设项目的工程施工作业符合相关部委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施工规范要求,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脱贫攻坚保障坚实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1] 于增仁.基于4G通信工程施工技术及实践分析[J].数字化用户, 2019,23(6):217.